印度自治領,英國按照《蒙巴頓方案》給英屬印度中印度教徒居民為主組成的印度聯邦以自治領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空前高漲,英國被迫做出移交印度...
自治領(Dominion) 是大英帝國殖民地制度下一個特殊的國家體制,是殖民地步向獨立的最後一步,除內政自治外,自治領還有自己的貿易政策,有限的自主外交政策,也有自己...
巴基斯坦自治領,英國按照“蒙巴頓方案”給英屬印度中伊斯蘭教徒居民為主的地區以自治領地位,組成巴基斯坦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印度民族運動空前高漲,英國被迫...
1942年3月,英國政府曾派掌璽大臣、下院領袖克里普斯前往印度,許諾戰後給予印度自治領的地位。克里普斯到達印度後,提出了英國對印提案,也就是“克里普斯提案”。其內容...
1947年7月英國議會表決通過,並定名為《1947年印度獨立法》。根據此法案,實行印、巴分治,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別成為大英國協的兩個自治領。參見“蒙巴頓方案”和“印巴...
他們通過《印度》、《論壇》等報刊宣傳社會主義思想,以青年社會主義派或黨內少壯派而聞名。其政治綱領是:反對《尼赫魯報告書》提出的給印度以自治領地位的要求,爭取...
[1] 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領。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共和國,同時成為大英國協成員國。 [1]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 [1] ,也是金磚國家之一,印度經濟產業...
印度分治慘案發生原因 編輯 1947年9月8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幾乎沒有什麼時間來慶祝獨立,自治領的大部分地區充滿恐怖陷於癱瘓。穆斯林教徒和印度教徒奮戰至死,街道上...
英國議會於1935年制定的關於英屬印度憲政體制的根本法。其突出特點是實行省自治。《印度政府法案》包括兩部分內容:全印聯邦結構和省自治。它規定,印度的國家體制為...
該教綜合了多種信仰,非常複雜。德里蘇丹國時期,伊斯蘭教傳入了印度。英國殖民後,將英屬印度分為以印度教為主的印度和伊斯蘭教為主的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中文...
1600年英國建立東印度公司,對印度進行經濟掠奪。1849年英占領印度全境,開始了殘酷的殖民統治。1947年8月15日印度宣布獨立,成立自治領。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印度...
有兩個舊石器時代遺址經過廣泛研究被作為印度早期舊石器文化的典型,即北方的梭安...根據該方案,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個自治領分別於1947年8月14日和8月15日成立,英國...
按照《蒙巴頓方案》規定:土邦在英國移交政權後享有獨立地位,可自由決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任何一自治領,也可與英國保持原有關係。後來絕大部分加入印度,少數加入...
1916年12月與國大黨達成《勒克瑙公約》,規定印度應達到在大英國協內與自治領平等的自治。一貫主張按不同的宗教劃分選民單位,實行單獨選舉。20世紀30年代開始,倡導在...
《獨立後的印度史》是2005年1月1日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第二節 自治領政府的政策第三節 印度共產黨和社會黨第四節 憲法的制定,印度...
本書是一部印度獨立後的政治、經濟、社會發展史,時間範圍是從自治領政府建立起到拉·甘地出任總理止。拉·甘地執政時期到印度人民黨執政時期打算以後如有可能另出...
1947年8月14日,蒙巴頓在喀拉蚩主持了巴基斯坦獨立儀式,隨後又於8月15日在新德里主持了印度獨立儀式。原英屬印度帝國變為印度自治領後,蒙巴頓的“副王”頭銜也被取消...
7月18日實施的1947年印度獨立法規定,英屬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新國家,兩國在各自的憲法(印度憲法及巴基斯坦憲法)實施之前是大英國協的自治領(和加拿大及...
大英帝國統治下的英屬印度解體,除了誕生印度聯邦和巴基斯坦自治領兩個新國家外,協定還包括了印度政府部門的資產、包括印度公務員、印度陸軍、皇家印度海軍、印度鐵路和中...
1931年3月5日,印度民族運動領袖甘地與英印政府總督歐文勳爵(即哈里法克斯伯爵)...同年9月甘地赴倫敦參加第二次圓桌會議,英國仍拒絕甘地提出的給予印度自治領地位...
昌迪加爾是印度兩個邦政府、一個中央直轄區政府所在地,印度三個“省”的“省會”城市。1945 年8月,巴基斯坦和印度自治領相繼成立,兩國實際上獲得了獨立。獨立伴隨...
現在更多地稱為『王侯領』,因為其英文為prince state,翻譯成“土”邦有歧視印度王公的封建領地的意味。是英國殖民統治時期,一部分 土邦未被納入英國直接統治的英屬...
1947年6月,英國公布了“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領。1950年1月26日宣布為共和國,仍為大英國協成員。同年4月1日同中國建交。...
1947年6月,英國最後一任駐印度總督蒙巴頓提出了把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的“蒙巴頓方案”。 根據“蒙巴頓方案”的規定,印度教徒居多數的地區劃歸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