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河-雅魯藏布江縫合帶

印度河-雅魯藏布江縫合帶是高原上最年輕的一條大陸縫合帶,西起印度河谷,向東經阿依拉山、門士,過馬攸木山口後大體沿雅魯藏布江河谷分布,繞過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後向南急拐,與印緬邊境的那加山帶相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印度河-雅魯藏布江縫合帶
  • 類型:大陸縫合帶
在我國境內長達2000多公里,連續性十分好。它由蛇綠岩、混雜岩、蘭片岩、高壓變質帶和一套深海沉積層組成,標誌了它是由海洋岩石圈在消亡過程中經構造變形後殘存下來的遺蹟。由於雅魯藏布江蛇綠岩十分年輕,雖然經過了強烈的構造變動,仍然保存完好;而且從蛇綠岩的化學成分和從含放射蟲化石的矽質岩所代表的遠洋深水環境,都表明屬真正的大洋環境,代表了新特提斯主洋盆的位置。雖然目前從放射蟲化石的時代看,大洋地殼主要形成於侏羅紀和白堊紀,但從其它地質資料分析,海洋從三疊紀晚期已基本形成,並且一直延續活動到4000萬年前的始新世。據古地磁資料推算,白堊紀時新特提斯深水大洋的寬度至少在1500公里以上,有人估計可達5000-6000公里。因此,在大陸碰撞前,已有大量的新特提斯大洋岩石圈物質下插到了亞洲大陸下面的軟流圈中,並參與了新的地幔對流循環。大陸碰撞後,海洋消亡,在縫合帶中留下了一些殘缺不全的海洋遺蹟——蛇綠岩,並經過強烈的構造變形擾動,使原來位於不同環境和不同成因的各種岩石攪拌在一起,形成雜亂無章的混雜岩,並且具有強烈片理化、揉褶沖斷和構造透鏡體的剪下帶。因此,縫合帶通常是由蛇綠岩、混雜岩、深海沉積物等組成的強烈變形的巨大規模的剪下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