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及英文
Yindunixiya xiju印度尼西亞戲劇Indonesian Theatre
簡介
伊斯蘭教傳入後,在一些傳統劇目中又注入伊斯蘭教思想。哇揚戲不少為連台本戲,連演數夜,由一個稱為搭郎的職業藝人主持。哇揚戲對其他藝術形式有深遠影響,而戲中的著名人物形象也成為家喻戶曉的性格典型。哇揚戲後來趨於多樣化,除皮影哇揚戲外,先後出現有木偶哇揚戲、假面哇揚戲等,19世紀出現了人扮哇揚戲。
在傳統戲劇中,除哇揚戲以外,爪哇島尚有幾種地方戲劇,其中較重要的有假面戲、格多柏拉戲、勒囊戲、魯德鹿戲等。假面戲在16世紀末至17世紀中葉已廣泛流傳。格多柏拉戲據傳產生於1885年,流行於日惹南部的農村,以演農村題材的戲為主,後來一度衰落。1926年東山再起,1945年印尼獨立後日益受到歡迎和重視,在日惹成立了全印度尼西亞格多柏拉戲劇聯合會。勒囊戲主要流行於雅加達一帶,從演出服裝上可以看出葡萄牙的某些影響,而在演出方式上又可看到受中國戲曲的某些影響。魯特鹿戲流行於東爪哇一帶,是民間喜聞樂見的一個劇種。
萌發
印度尼西亞的現代戲劇萌發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西方文化和戲劇的影響下,1891年奧古斯·馬赫由在泗水創立了一個商業性的新劇團,上演伊斯坦堡戲劇,伊斯坦堡戲劇融樂、 歌、舞、演、白5事以推進故事的開展,演員自編台詞,即興表演。伊斯坦堡戲劇起初多取材於阿拉伯、波斯、印度、中國和西方的著名神話傳奇故事, 如《一千零一夜》、 《蕾莉與瑪傑農》、《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後來也演莎士比亞名劇如《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等。20世紀後開始演反映印度尼西亞生活的現代劇,如《達希瑪姨娘》、《大盜希佐納》等。伊斯坦堡戲劇由於深受市民歡迎而風靡一時,各地紛紛成立類似的職業劇團,其中邦沙萬歌劇團和因陀羅邦沙萬劇團最負盛名,故伊斯坦堡戲劇後來也被稱為邦沙萬戲劇。1926年俄裔藝人畢葉德羅創立達達尼爾歌劇團,對伊斯坦堡戲劇作了重大改革,使演出更趨正規化和現代化。
現代戲劇創作
20世紀初
印度尼西亞的現代戲劇創作大約發軔於20世紀初,最初從事戲劇創作的多為華裔作家,著名的有楊眾生(又名門希爾·安哇爾,1902~1962)、郭德懷(1880~1951)、溫正兆(又名布魯托·蘇臘梭諾,1900~ )等。1911年發表的《危險的財產》可能是華裔作家創作的最早劇本。反映民族覺醒、與民族解放運動相聯繫的現代戲劇創作一般認為始於20世紀的20年代,以魯斯丹·埃芬迪(1903~1979)的3幕詩劇《貝巴沙麗》(1924/1928?)為先導。這部詩劇通過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神話故事,以象徵和影射的手法,揭露和抨擊殖民主義者,號召印度尼西亞青年為爭取民族自由獨立而鬥爭。但發表不久便遭到殖民當局的禁絕。耶明(1903~1962)為1928年印度尼西亞全國青年代表大會創作的 3幕歷史劇《庚·阿洛與庚·德德絲》也採用借古喻今的手法表現強烈的民族主義思想。30年代“新作家”時期,戲劇創作仍以歷史題材為主,曲折表達民族願望。最主要的劇作家是詩人薩努西·巴奈(1905~1968),著有《克爾達查雅》(1932)、《麻若巴歇的黃昏》(1933)等歷史劇。他於1940年發表的《新人》是印度尼西亞戲劇史上第一部以工人鬥爭為題材的 4幕現代劇。這個時期的另一個重要劇作家是爾敏·巴奈(1908~1970),主要劇作有《時代畫像》(1937)、《楞剛·甘扎納姨娘》(1939)等。
1942~1945
1942~1945年日本占領時期,占領當局企圖利用戲劇作為宣傳工具,印度尼西亞的劇作家則利用此機會大力發展民族戲劇事業。這個時期的戲劇創作主要特點是鼓吹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思想,但也有為宣傳日本“大東亞戰爭”效勞的戲劇。當時的主要劇作家後來都出有劇作選,如爾敏·巴奈的《貌柔質剛》(1953),埃爾·哈金(1906~1979)的《亞洲上空的風暴》(1949),烏斯馬爾·伊斯馬義(1921~1971)的《悲與喜》(1949)等。1944年 5月烏斯馬爾·伊斯馬義在雅加達創立瑪雅劇團,這是印度尼西亞的第一個戲劇社團,對後來的戲劇發展起了促進作用。
1945~1949
1945~1949年為印度尼西亞的八月革命時期。這一時期的戲劇創作在數量上有所下降,但在思想內容上則大有提高,作品更直接地反映民族鬥爭和現實生活,具有較濃厚的時代感。主要劇作家有烏杜伊·達唐·宋達尼(1920~1979)、特里斯諾·蘇馬爾佐(1916~1969)、巴赫迪爾·賽坎等。烏杜伊於1946年發表的詩劇《笛子》用象徵的手法描述了民族鬥爭的整個歷史進程;1947年發表的話劇《飯店之花》反映了現實生活的美與醜和對自由的嚮往;而1951年發表的《阿瓦爾與米拉》則反映了人們對八月革命後的現實感到不滿和沮喪。巴赫迪爾·賽坎的《後卷》(1950)從另一個側面表現了革命者對鬥爭失敗的自省。
1959
印度尼西亞成立了戲劇協會。巴赫迪爾·賽坎的《麥拉比火山下的紅岩》和達麗婭根據普拉姆亞小說改編的《萬登新豪傑》都是不同時期人民鬥爭的真實寫照。此外,代表不同思潮的戲劇也有較大發展,先後成立各種戲劇協會和劇社,如伊斯蘭藝術文化協會,基督教戲劇社、茂物市戲劇聯合會、日惹戲劇研究會等。在戲劇創作方面也湧現一批青年劇作家,如倫特拉(1935~)、莫丁戈·布舍(1937~ )、吉爾佐慕里約(1930~ ;)、納夏·查明(1924~ ;)等。1955年創立印度尼西亞民族戲劇學院,這是專門培養戲劇人才的第一所高等戲劇學院。
60年代以後
戲劇創作的發展日益艱難。西方荒誕派的影響增大。這個時期最著名的劇作家除倫特拉外,還有布杜·威查亞(1944~ ;)等。
(梁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