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生活在伊朗和馬來半島,為了控制鼠害被帶往模里西斯、斐濟、夏威夷和西印度群島等地,致使當地鳥類、爬行和兩棲類動物滅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印度小貓鼬
- 外文名:Herpestes javanicus
- 體型:身體細長,腿短,頭形瘦長
- 偏好 :乾燥的棲地
- 壽命: 3 - 4 年
基本信息,物種描述,棲地描述,主要影響,註解說明,用途,地理分布,管理資訊,食物營養,繁殖資訊,生命周期,
基本信息
印度小貓鼬 (Herpestes javanicus) 是體形纖細的小型掠食者,原產地從伊朗、經印度、到緬甸與馬來半島。它被引進到模里西斯、斐濟、西印度群島與夏威夷這類島嶼,用來控制老鼠,特別是甘蔗田中的鼠類。不幸的是,這些島嶼的原生哺乳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與無脊椎動物反倒是較容易獵殺的對象,因而貓鼬已經至少造成三個物種完全滅絕以及許多起的區域性滅絕。它也是狂犬病的病媒之一 。
物種描述
印度小貓鼬 (Herpestes javanicus,Indian small mongoose) 身體細長,腿短。頭形瘦長,鼻口部尖突。尾巴基部肌肉強健,隨長度逐漸變尖細。頭身長是 509 - 671 公釐。耳朵短,只些微地突在毛皮之外。腳有五趾,具不能伸縮的銳利長爪。體毛短。雌雄皆具有可展開的肛門墊,肛門側邊有管腺。毛皮軟,色澤從白色到具金色斑點的深褐色都有,身體下側的毛色較身體其他部分灰白。眼睛呈琥珀色/褐色,但幼體是藍綠色。有明顯的性二型。雌鼬體長 509 - 578 公釐,平均 540 公釐;性成熟時體重 305 - 662 公克,平均 434 公克。雄鼬的頭較寬,身體較強壯,體長 544 - 671 公釐,平均 591 公釐 (Nellis, 1989)。
棲地描述
有報告說印度小貓鼬偏好乾燥的棲地,且據觀察證實:在大多數情況下,雨天時陷阱捕獲成功率會下降至零。目前尚無印度小貓鼬在原產地的棲地偏好調查研究,但此物種似乎偏愛牧草地和次生林甚於茂密的森林。在人類居住環境周圍也可發現印度小貓鼬的蹤跡。加勒比群島的研究顯示,印度小貓鼬明顯偏好乾燥的天然區域,較不喜歡多雨的地方。夏威夷群島上印度小貓鼬的族群密集到它們開始利用潮濕地區 (Hays and Conant, 2007)。在模里西斯,可以在岩石區、河岸棲地和具灌木叢的成熟森林、長草區 (甘蔗園)、短草區和小徑上輕易地找到印度小貓鼬 (Roy et al., 2002)。在波多黎各,雨林區內的雄貓鼬體型大於乾燥森林的雄貓鼬 (Vilella, 1998)。
主要影響
印度小貓鼬 (Herpestes javanicus) 對引入區域的原生物種已產生重大影響。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本土野生動物的生活環境中並未演化出掠食性哺乳動物,因此它們特別容易受到貓鼬掠食的威脅。因印度小貓鼬的掠食而被認為是已經趨於滅絕的物種有:斐濟的斑翅秧雞 (參見IUCN 紅皮書受威脅物種 Nesoclopeus poecilopterus)與波多黎各游蛇 (Alsophis melanichnus) (Hays and Conant, 2007)。極度瀕危到幾乎滅絕的牙買加海燕 (參見IUCN 紅皮書受威脅物種 Pterodroma caribbaea) 19 世紀時個體數量的遽減便可能是印度小貓鼬與老鼠的掠食所致 (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04)。貓鼬也已被證實與許多他種鳥類、爬蟲動物與哺乳動物的族群量下降有關。貓鼬也吃無脊椎動物,但對無脊椎動物族群的影響為何則還沒有人研究。在美屬維京群島的聖約翰島,印度小貓鼬是玳瑁蛋的主要掠食者 (參見IUCN 紅皮書受威脅物種 Eretmochelys imbricata),若在易受攻擊的海灘周圍設下陷阱,可使玳瑁的繁殖成功率大增 (Coblentz and Coblentz, 1985)。模里西斯的貓鼬是造成外來種獵鳥與黑背鸌 (Puffinus l'herminieri) 滅絕的元兇,它也是造成瀕危的特有種粉紅鴿 (參見IUCN 紅皮書受威脅物種 Nesoenas mayeri) 族群下降的幫凶 (Roy et al., 2002)。在日本,此物種對瀕危的奄美野黑兔子有極大的負面影響 (參見IUCN 紅皮書受威脅物種 Pentalagus furnessi) (Watari et al., 2008)。印度小貓鼬也是狂犬病的病媒。
註解說明
印度小貓鼬 (Herpestes javanicus) 的分類地位仍不斷地在爭辯中,此物種也曾經被歸為 H. auropunctatus (例如 Nellis, 1989)。
此物種能長距離移動。在模里西斯,其平均活動範圍為 770 平方公尺 (250 - 1100 平方公尺) (Roy et al., 2002)。
用途
印度小貓鼬 (Herpestes javanicus) 曾以生物控制的目的被引入,用來控制甘蔗田的老鼠,但成效並不突出,相對於對本土物種產生的巨大影響,其成本遠超過任何益處。
地理分布
原生地:印度小貓鼬 (Herpestes javanicus) 原產於沙烏地阿拉伯北部、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 (南至巴基斯坦信德省西部與印度奧里薩邦東部)、尼泊爾、孟加拉、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寮國、越南與包括海南島在內的中國南部。
已知引進地區:(括弧中數字表示引進年度) 此物種已經被引進西印度群島的安地卡島、巴貝多 (1877),英屬維京群島的牛肉島、雄鹿島 (1910),克羅埃西亞 (1910),古巴 (1866),斐濟群島 (發現於維提島與瓦努阿島,1883年引入),法屬蓋亞那、西印度群島的格瑞那達 (1882),法屬瓜德羅普群島、加勒比海的蓋亞那島、夏威夷群島 (發現於夏威夷大島、茂伊島、莫洛凱島與歐胡島,1883引入),加勒比海的西班牙島 (1895),牙買加 (1872),日本 (發現於琉球與奄美,1910引入),英屬維京群島的約斯特范戴克島、法屬西印度群島的拉迪斯拉地島、拉范格島、馬菲亞島 (坦尚尼亞)、瓜德羅普群島中的瑪莉加蘭特島、加勒比海的馬提尼克島、小安地列斯群島中的尼維斯、波多黎各 (1887),法屬西印度群島的聖十字島 (1884),聖約翰島、聖基茨島 (1884),聖露西雅島、聖馬丁島 (1888),聖湯瑪斯島、聖文森島、南非的蘇利南 (1900),英屬維京群島的托爾托拉島、千里達 (1870),波多黎各的別凱斯島與美國處女群島中的水島 (Nellis, 1989; Hays and Conant, 2007)。
管理資訊
物理方法:設陷阱普遍被用來移除敏感地區的印度小貓鼬 (Herpestes javanicus)。短期來看通常可以非常成功地移除動物;不幸的是,幾乎必須不斷地執行陷捕計畫,因為貓鼬可以很快地重新建立族群 (Roy et al., 2003; Hays and Conant, 2007)。在模里西斯,圍籬被提議作為一個可能的防治方法,但是防範掠食的圍籬不僅昂貴而且缺乏彈性,因為必須保護的區域會改變 (Roy et al., 2002)。
化學方法:在夏威夷抗凝血劑得伐鼠殺鼠藥被用來控制貓鼬 (Hay et al., 2007)。模里西斯已在考慮使用這種毒藥,但是施藥方法必須避免非目標物種的中毒 (Roy et al., 2002)。
綜合管理:在模里西斯有個顧慮,在不去除貓與老鼠的情況下移除貓鼬對本土物種而言也會是個災難,因為此舉將造成老鼠與貓的族群增加 (Roy et al., 2002)。
食物營養
印度小貓鼬 (Herpestes javanicus) 是雜食性,食物種類繁多。此物種在原生地的食性還沒有被調查研究,但在引入地區已有很多研究報告。印度小貓鼬的食物通常由哺乳動物、鳥、兩爬動物、無脊椎動物與植物組成。這些飲食項目的比例隨著可利用度以及研究地點的不同而改變。某些族群食用大量的昆蟲;某些則可能在年中的部份季節大量食用果實 (Hays and Conant, 2007)。高度的攝食彈性使印度小貓鼬成為一個成功的入侵種。
繁殖資訊
行兩性生殖的胎盤哺乳動物。每年有 2 - 3 次的生育期,雖有生育高峰期,但沒有特定季節。雌貓鼬每年可產下兩窩,每窩三隻。雌貓鼬從 10 個月大開始具有生育能力。
生命周期
懷孕期為 42 - 50 天,5 周斷奶,10 個月大時達性成熟,野生的印度小貓鼬壽命為 3 - 4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