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天主教

印度基督教主要派別之一。為亞洲第二大天主教會,僅次於菲律賓天主教。在文化和體制方面具有多樣性,其中有屬於拉丁禮儀的教會和屬於敘利亞禮儀的教會,後者分為敘利亞馬蘭卡拉派教會和敘利亞馬拉巴派教會;教徒中有西化成員和部落人員。印度喀拉拉邦的天主教在人數和質量上居全國首位,天主教徒占該邦總人口4%左右。按照公認說法,天主教由耶穌十二使徒之一多馬傳入,多馬殉難地靠近馬德門斯市的米拉布爾,為朝聖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印度天主教
  • 外文名:Catholicism in India
  • 所屬國家:印度
公元4世紀,印度南方的馬拉巴海岸至少有一個完全本地化的基督教教會即敘利亞基督教教會或聖多馬派教會,僅限於印度半島的西南端,其教徒屬於迦勒底禮教派,嚴格遵循本派教會的神學、教律和禮儀傳統。1498年,葡萄牙將拉丁禮天主教帶入印度。15世紀末,葡萄牙迫使當地居民基督教化,建立“保教權”體制,後方濟各會士、耶穌會士至印度,以果阿為總主教駐地,劃分教區,在果阿建立宗教裁判所,天主教傳教區一直延伸到科羅德爾海岸和孟加拉。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和德國傳教士在印度建立教會。19世紀初,羅馬教宗任命一大批宗座代牧,印度本地的葡萄牙神職人員和代牧主教發生衝突,並持續大半個世紀。1857年,葡萄牙與羅馬訂立有關主教敘任權的初步協定,但衝突仍未徹底平息;1886年,葡羅雙方簽訂新協定,恢復原來行使“管教權”下的主教區,建立一個獨立的印度與錫蘭聖統制”教會後,衝突告結。葡羅衝突告終標誌著印度教會走上穩定階段,印度天主教會有屬於自己的分為若干教省、每個教省各有一總主教的聖統制,敘利亞禮儀的馬蘭卡拉派教會和馬拉巴派教會被正式承認,並建立自主的都主教區。
1947年印度獨立,自此後30多年來,印度天主教會發展迅速,教區由1946年的48個發展至1984年的110個,增長129%;堂區有5100多個;主教有125位。1945年,印度天主教成立主教團;1950年,召開首次公會議;自1945年起,成立印度天主教醫院聯合會和印度全國天主教大學聯合會。印度天主教徒由1946年的不足500萬人增加到1985年的1300萬,增長2.6倍;神父人數從3500人增至1.2萬人,增長近3倍;修女人數由1.2萬人增至5萬人,增長4倍;會籍修士達2800人;修生超過7500人。印度天主教開辦的高等院校從30所猛增到125所,學生由4萬增加到14.2萬多,分別增長4.2倍和10倍;中學從30所增到近3000所,中學生人數達160萬人,國小增加到6200所,小學生人數達200萬左右,醫院從53所增到600所,門診所從153個增加到1500多個,分別增長11.3倍和9.8倍。此外,印度天主教開辦的慈善事業迅猛增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