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剪嘴鷗(學名:Rynchops albicollis):是鳥綱、剪嘴鷗科的中型水鳥,體長40-43厘米。嘴粗,長而側扁,基部較寬。下嘴較上嘴顯著為長。嘴的顏色為橙紅色,尖端黃色,腳短,紅色。頭頂至枕黑色。嘴基、頰、後頸和整個下體白色,上體和翅黑褐色,翅長而窄尖。飛翔時下體白色,上體黑色,極為醒目。
性群居。也在黃昏和夜間活動,飛行敏捷和快速,但並不很強健,在水面飛行中雙腳懸於水上,以刀狀下嘴“耕犁”水面覓取食物。主要以小魚、小蝦 及其他小型甲殼動物、浮游生物為食。叫聲粗大如咆哮,求偶時鳴聲輕柔。分布於印度、孟加拉國、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和越南。偶爾遊蕩於中國。
(概述圖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物種現狀,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印度剪嘴鷗是大中型似燕鷗類水鳥,兩性相似,雌體稍小。體長42厘米。具橙紅色的大嘴,直長而尖,下嘴比上嘴長得多,嘴端側扁呈薄刀形。頂冠色深,上體黑褐色、石板灰色或淺褐色。下體白色或近白色,後頸、次級飛羽橫紋、尾上覆羽及尾均白。亞成鳥褐色而具白色鱗狀斑紋。兩翼特別尖長。尾較短,凹形;腳非常短小,具微蹼,爪小而尖利。
幼鳥上體淡褐色,具有一些白色鱗狀斑。
虹膜褐色,嘴橙紅色,尖端黃色。腳和趾鮮紅色。
大小量度:體長400-430毫米;嘴峰58-75毫米,下午嘴78-100毫米,翅344-398毫米,尾104-112毫米,跗蹠24-28毫米。
棲息環境
出現在大型河流、湖泊、沼澤、河口和海濱等濕潤地區。最常見於淡水,特別是在繁殖季節。繁殖群落在島嶼或沙礫上,通常在河流中。
生活習性
性群居。也在黃昏和夜間活動,飛行敏捷和快速,但並不很強健,在水面飛行中雙腳懸於水上,以刀狀下嘴“耕犁”水面覓取食物。鳥兒在水面上飛得很低,隨著魚喙打開,下頜骨在水中掠過,以此方式覓食。當遇到一條魚時,它向下移動下頜骨,然後抬起上頜骨並用頭部的動作將其扣住。聚小群覓食,經常與燕鷗混群。叫聲粗大如咆哮,求偶時鳴聲輕柔。
主要以魚類為食,但也以小蝦及其他小型甲殼類動物、浮游生物和昆蟲幼蟲為食。
分布範圍
原產地:印度、孟加拉國、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和越南。
可能滅絕:高棉。
區域滅絕:中國和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
遊蕩: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阿曼和泰國。
繁殖方式
繁殖季節主要在3-5月。多達40對聚集到一起繁殖,通常與燕鷗和其他鳥類一起繁殖。巢是在地面上簡單的刮一個淺坑,一般置於開放的沙灘上。每窩產3-5枚卵,卵淺黃色或白色,有棕色斑點和條紋。該物種更多地傾向於在一天中較冷的時候孵卵,並且經常在一天中較熱的時候遠離巢穴去覓食。據說孵化的成鳥常常用腹部半浸在潮濕的水口遮蓋鳥卵以保持適當的溫度。曾經觀察到一隻印度剪嘴鷗在巢中抬起自己的一條腿並浸到旁邊的小河裡降溫。
小剪嘴鷗出生後要靠父母餵養6周。父母會不辭辛苦、盡心盡力。當河裡魚多的時候,它們每10分鐘便會叼著捕到的魚飛回來給小剪嘴鷗吃。它們對孩子關懷備至。直到把小剪嘴鷗餵飽了自己才吃。
物種現狀
種群現狀
該物種曾經廣泛分布在印度次大陸的河流以及緬甸和湄公河的河流系統中。寮國,高棉和越南的記錄主要來自19世紀。
該物種主要分布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境內,估計約為6,000-10,000隻。它們受到棲息地喪失、退化、碎片化、污染和人類干擾的威脅。大多數繁殖地都沒有受到保護,但有些存在於自然保護區內,如印度的昌巴爾國家保護區(Chambal Sanctuary)。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易危(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