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技術用落棒式粘度計測定漿狀油墨和連線料的流變性

印刷技術用落棒式粘度計測定漿狀油墨和連線料的流變性

《印刷技術 用落棒式粘度計測定漿狀油墨和連線料的流變性(GB/T 22770-2008/ISO 12644:1996)》等同採用ISO 12644:1996《印刷技術用落棒式粘度計測定漿狀油墨和連線料的流變性》(英文版)。為了便於使用,本標準對IS012644:1996僅做下列編輯性修改:刪除IS012644:1996的前言。本標準的附錄A為規範性附錄。本標準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提出。本標準由全國油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北京印刷學院、洛陽百林威油墨有限公司、浙江永在化工有限公司。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魏先福、吳鐵軍、吳敏。

基本介紹

  • 書名:印刷技術 用落棒式粘度計測定漿狀油墨和連線料的流變性
  • 作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 出版日期:2009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155066136341
  • 外文名:Graphic Technology-Determination of T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Paste Inks and Vehicles By the Falling Rod Viscometer
  • 出版社:中國標準出版社
  • 頁數:10頁
  • 開本:16
  • 品牌:北京勁松建達科技圖書有限公司
內容簡介,文摘,

內容簡介

《印刷技術 用落棒式粘度計測定漿狀油墨和連線料的流變性(GB/T 22770-2008/ISO 12644:1996)》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

文摘

著作權頁:



插圖:



3.4測試準備
將測試樣品(約5 g)用調墨刀充分調勻並調至測試溫度,樣品應均勻且沒有任何粗糙顆粒。載入荷重的選擇應參照樣品粘度。
註:最大載入荷重一般應使下落時間在4 s~10 s範圍內。測試熱固油墨時,最大載入荷重的下落時間可適當減少。
測試樣品的用量要足夠填滿落棒和圓環孔隙的間隙,且要塗抹在棒的下部。開始測試前,旋轉棒,使樣品均勻分布。使用最大載入荷重進行一次測試,此時落棒和孔隙四周均被測試樣品潤濕。在測試開始之前,將落棒插入圓環孔隙至支撐片,使其靜止。
3.5測試過程
選擇一系列載入荷重依次進行測試,最長下落時間不應超過60 s,每次操作完後,都要用調墨刀將落棒上的樣品刮下,將其重新塗在棒的下部。測試中,不應添加其他液體。
測試前後都應檢查樣品溫度。
對於高觸變性樣品,需先進行一次預操作。
3.6清洗
測試完成後,要立刻用不起毛的抹布和適當的溶劑將儀器清洗乾淨。
4校正
安裝粘度計時,應將儀器固定在堅固的檯面上,需放置在不通風的環境中。用水平調節器調整儀器至水平狀態。計時器和兩個感測器的距離在最初安裝時就應校正好。計時器應經常進行校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