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卦台山賦
- 創作年代:2015年
- 文學體裁:漢賦
- 作者:劉曉林(自署玉龍閣主、九天居士)
創作過程,作者簡介,
卦台山賦
劉曉林
卦台山,伏羲畫卦之地也。伏羲祖因卦台山而察往來,卦台山因伏羲祖而名古今。相得益彰者,殆類此乎?互為不朽者,斯之謂歟!
“伏羲作造六峜,以迎陰陽。作九九之數,以合天道。”仰觀俯察,近取遠索。文成規矩,思合文契。呈現萬物之情態,囊括六合之機樞。一畫開天,混沌立判。八卦成圖,文明肇啟。九天居士曰:“乾天緬邈九代尊,坤地厚德一世魂。巽風乍起二體動,震雷聲撼八相門。坎陷濤涌七竅盡,離火絢耀三界神。艮山無覓六如客,兌澤喜連四方倫。”八表秘奧,盡在其中。幻變萬方,以至無窮。
仰韶文明時期,先民蒙庥於卦台。開皇大業年間,伏生修禪於白鹿。宋太祖乾德六年,設三陽寨。元成宗貞元元年,建二皇殿。逾明清風雲,歷民國波劫。異世嬗變,千秋雲走。芸芸穿梭,萬里風飈。若夫其處,渭水環北,周道修南。峭然壁立,如台之升。九龍朝拜,不亦巍巍乎?若夫其景,伏羲聖廟,龍馬仙洞。神石秋聲,三陽開泰。經天緯地,豈非造化哉?若夫其功,孕育人文,澤被萬代。闡發秘奧,遙通神明。導夫六經,必留千秋矣!
廿一紀乙未暮春,九天居士應雍梁名士常青賢兄相邀,攜朋儔參謁卦台山。日漸西斜,妙境在前。逸興遄飛,拾級而上。俶爾即至,叩啟山門。疑流光凝滯,本乎天地之心。觀古柏聳天,取會風騷之意。予悄然移步,過戲樓、午門、東西朝房……入伏羲大殿。羲皇坐持玄圖,目光如炬。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區區躬拜太昊,靈府若洗。寂然凝慮,思接千載。嗟青帝已去,惜卦台猶在。廁身殿內,若聞吐納珠玉之聲。悠遊山巔,如睹卷舒風雲之色。余隨咨客,踏幽徑以徜徉,瞰沃野以騁懷。秦州葳蕤,一覽眼底。三陽光明,遍揣襟懷。智門照有,萃人間萬象。慧門鑒空,悟海外微塵。待及下山,方知是日乃7000年一遇也!
世間多見理在方寸而求諸域表之流,亦有義在咫尺而思隔山河之儔。《雕龍》曰“道心惟微,聖謨卓絕。牆宇重峻,而吐納自深。譬萬鈞之洪鐘,無錚錚之細響矣。”予之思:“一呼一吸,謂之活。一張一馳,謂之衡。一命一運,謂之定。一陰一陽,謂之道。活受制于衡,衡受制於定,定受制於道。道法自然,彌綸天地。明理有常,通變無方。”噫!天地洪洞,渺無端涯。心拜卦台山,或可得之。
囑書者誰?昌黎陸浩先生也。維時公元二零一五年十月一日。
創作過程
開篇,作者首先闡明了卦台山與伏羲祖的不可分割性。伏羲祖因卦台山而察往來,卦台山因伏羲祖而名古今。兩者可謂相得益彰者,互為不朽者。
卦台山在文化史上留給世人的貢獻之一史八卦面世,開啟了中華文明。八表秘奧,盡在其中。幻變萬方,以至無窮。第二段,作者以個人對易學的理解、用古詩的形式闡述八卦的內涵。九天居士曰:“乾天緬邈九代尊,坤地厚德一世魂。巽風乍起二體動,震雷聲撼八相門。坎陷濤涌七竅盡,離火絢耀三界神。艮山無覓六如客,兌澤喜連四方倫。”
在第三段,作者先介紹了卦台山的歷史沿革。緊接著分別寫了卦台山的地理位置、主要景觀、人文地位。
智門照有,萃人間萬象。慧門鑒空,悟海外微塵。在7000年一遇的2015年5月15日下午5時15分,作者與眾友人參謁卦台山。親身感受了卦台山:寂然凝慮,思接千載。嗟青帝已去,惜卦台猶在。
為文的根本在於表達由自然景觀所引出的感想,而非就事論事。哲思能引起世人的遐想:“噫!天地洪洞,渺無端涯。心拜卦台山,或可得之。”
文章的結束點明了撰文時間是公元二零一五年十月一日。
作者簡介
劉曉林,1975年出生,山東人。自署玉龍閣主、九天居士。獨立學者、易儒佛道研究者、藝術家、評論家、鑑賞收藏家。曽言:“神賞十萬狂花忽入蒼生夢,天賜一泠清泉頓洗八極塵。”秉信:察己明物,諳道得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