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29直升機(卡-29)

卡-29直升機

卡-29一般指本詞條

卡-29直升機(英文:Kamov Ka-29),是20世紀70年代初期蘇聯卡莫夫直升機科學技術聯合體(原卡莫夫實驗設計局)在卡-27直升機基礎上研製的雙發突擊運輸及電子戰直升機。

該機研發概念是一機多型,為突擊運輸、電子對抗、兩棲戰鬥兼運輸類型的直升機。

卡-29直升機於1985年進入俄羅斯北海艦隊和太平洋艦隊服役。1989年在莫斯科航空博覽會上首次亮相。總計生產了59架卡-29直升機,截止2013年仍有30架正在服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卡-29直升機
  • 前型/級:卡-27直升機
  • 次型/級:卡-31直升機
  • 研製時間:1976~1979年
  • 服役時間:1985年
  • 國家:前蘇聯
  • 研製單位:卡莫夫設計局
  • 綽號:蝸牛-B
  • 首飛時間:1976年7月
發展沿革,研製概況,主要型號,技術特點,旋翼系統,動力裝置,機身結構,機載電子,性能數據,尺寸數據,重量與載荷,性能數據,作戰使用,總體評價,

發展沿革

研製概況

卡-29 是俄羅斯卡莫夫公司(即以前的卡莫夫設計局)在第三代艦載反潛直升機卡-27 的基礎上研製的雙旋翼共軸式戰鬥突擊/武裝運輸直升機,北約給它起的綽號是“蝸牛-B”(Helix-B)。
卡-29直升機卡-29直升機
卡-29 的研製最早可以追溯到 20 世紀 70 年代初期。那個時候,卡莫夫設計局根據海軍的要求研製出第三代艦載反潛直升機卡-27,準備用卡-27 去替換比較陳舊的第二代反潛直升機卡-25。
與此同時,蘇聯軍事當局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是大大提高海軍登入作戰能力。為此,要建造許多大型登入艦,艦上要配備專用的戰鬥突擊/武裝運輸直升機。這種直升機既要能執行艦基作戰任務,又要能執行陸基作戰任務;它所攜帶的武器既要能攻擊和摧毀水上裝甲目標,又要能攻擊和摧毀陸上裝甲目標;這種直升機既要能執行作戰任務,又要能執行運輸任務——運送登入隊員和作戰裝備、軍用物資等。總而言之,這種直升機應該能夠大大提高海軍陸戰隊的機動性和作戰效率。
卡莫夫設計局自 20 世紀 70 年代中期起,就開始在卡-27的基礎上研製軍方急需的這種新用途直升機卡-29。卡-29 直升機計畫總負責人是設計局總設計師米海耶夫,設計和試驗的具體領導工作由副總設計師佛明負責。在反覆論證的基礎上確定了設計方案,然後設計工作全面鋪開,製造出試驗樣機並開始進行地面和飛行試驗。
1976 年 7 月,功勳試飛員拉柳申駕駛卡-29 試驗樣機成功地進行了首次飛行。以後又進行了大量的試驗和改進工作。
卡-29直升機
1979 年卡-29 成功地通過了國家級試驗並開始在庫梅爾套航空生產聯台企業投入批生產,總計生產 59 架。
卡-29 直升機從 1985 年起進入蘇聯北海艦隊和太平洋艦隊服役,主要是在“伊凡.羅格夫”、“亞歷山大.尼古拉耶夫”、“米特羅范.莫斯卡連科”等大型登入艦上使用。每艘艦的頭部和尾部都有供直升機起降的甲板,每艦通常搭載 4 架卡-29 直升機。現有30多架在俄羅斯海軍航空兵使用。還有一些卡-29 在烏克蘭海軍使用。每架卡-29直升機價格大約800萬美元。

主要型號

戰鬥突擊型
是卡-29 最主要的型號。跟卡-27 不同的足,卡-29 的戰鬥突擊型沒有安裝雷達和反潛系統,而是把米-24V 陸軍戰鬥直升機的武器系統加以改進,移植了過來。其武器系統主要包括:機身兩側短翼掛架上掛有兩個四管 9M114 反坦克飛彈發射架,可帶 8 枚反坦克飛彈;也可掛 4 個 B-8V20A 火箭發射器,攜 80 枚口徑 80mm 的火箭彈;還可以掛兩個機炮吊艙,內裝口徑 23mm 機炮。機身左側直升機重心處裝一門固定的口徑 30mm 的 2A42 機炮,備彈量 250 發。
卡-29直升機
武裝運輸型
是卡-29 的戰鬥運輸型。其運兵艙/貨艙內可坐 16 名全副武裝的登入隊員。用於救護時,可載 4 副擔架和 7 名坐著的輕傷員或醫務人員。用於運送作戰物資時,艙內可載 2000kg 物資,在必要時可利用外吊掛運送 4000kg 作戰裝備。機頭下裝有一挺口徑 7.62mm 的 4 管 9A622 機槍,備彈量 1,800 發。機槍不用時可縮回藏進“射擊孔”內,關閉口蓋。

技術特點

卡-29的技術特點,與同時期陸用的米-24作一些比較。這兩型直升機有不少共同之處,如都用2台2200馬力的TB3—117型渦軸式發動機;反坦克飛彈的數量都是8枚;機炮都是30毫米且備彈都是250發;無控火箭口徑都是80毫米且備彈都是80發4兩座掛箱式機炮口徑都是23毫米;乘員都是2人。
卡-29直升機三視線圖卡-29直升機三視線圖
但是,這兩型直升機也有不少不同的地方。如旋翼直徑,卡一29為15.9米,米一24為17.3米;機長,卡一29還是15.9米,而米一24為21.35米;卡一29的起飛重量為21噸,米一24力21.2噸;卡—29的靜升限為3700米,而米—24隻有2000米;卡一29外掛的轉運載重量4000公斤,米一24僅為2500公斤。作為艦載直升機,卡一29不僅載重能力和靜升限大大超過米一24,而且其高溫、高原性能也要好得多。
卡一29直升機的型式為共軸雙旋翼,同樣動力條件下,旋翼直徑就比米一24單旋翼的直徑小得多,非常適合進駐空間較小的艦艇。同時,卡一29的反轉雙旋翼可相互抵消使直升機打轉的力矩;不需要平衡用的尾槳;使其全機尺寸大大縮短;不需要使直升機平衡而消耗發動機的功率,在速度為120一130公里/小時的效率可達0.65—0.70。而有平衡槳的直升機只能達到0.50一0.60。機上的共軸雙翼可使運動時所引起的振動互相抵消,其振動水平很低,對瞄準和準確射擊十分有利;可延長機體和設備的壽命;對減輕乘員的疲勞、提高工作效率也大有好處。
卡-29直升機(卡-29)
卡一29的尾部是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可用腳蹬操縱直升機繞其垂直軸線原地轉圈,在靜升限上亦可進行.這在世界上戰鬥直升機中是絕無僅有的。主管設計師格里高利博士認為,這將有利於提高機動性和保證在極限低空飛行的安全性,對在極短的時間內占領攻擊陣位、並實施精確的射擊都十分有利。他還認為這可使直升機在退出攻擊時和與敵人接近的時間縮短3—5倍。
同米一24一樣,卡一29也有強力裝甲。能保證其在作戰中有足夠的生存能力。機上乘員為並排雙座.從而壓低了直升機的側面尺寸,不僅減小了側面被彈面積,而且有利於兩名乘員的動作協調,米一24的乘員是前後串座,不僅側面尺寸較大,而且乘員間的協調動作可能也不如卡一29方便。卡一29的乘員距旋翼軸線特別近,直升機繞軸線轉動時,乘員會感到是在繞著他自己的身體在轉動,不過據說還不會產生不方便的感覺。卡一29是4條“腿”,且重心低,整個直升機顯得很低矮,因此防傾倒角比3條“腿”的要大,穩性更好,抗艦艇搖擺能力較強,很適於艦載。該機還可在海面上迫降。在載艦的飛行甲板上,設有“魚叉”裝置或“拉降”裝置,外觀上只能看到十字交叉的繩索,十分簡單,但據稱很有效。
卡一29被稱為“艦載戰鬥--運輸直升機”,因為其有一定的搭載能力,機上設有絞車,可吊載300公斤(不是西方常用的270公斤)物資。機內可運送16名海軍陸戰隊隊員或10名傘兵,也可內裝2000公斤或外掛4000公斤物資。
據報導,卡一29裝備有先進和完備的觀察通信和火控設備.(包括雷射測距儀),可在晝夜複雜的氣象條件下活動。武器裝備除前所述的還可攜帶口徑為7.62毫米的活動式機槍,備彈1700發。卡一29隻比起飛重量為4000公斤的法國“海豚”直升機略大一些(“海豚”直升機的機長為13.29米),但起飛重量卻為“海豚”兩倍之多。此外,卡一29的最大外掛重量也為“海豚”的2.5倍(“海豚”為1600公斤),而乘員與“海豚”一樣都是兩名。由此可見,卡一29的作戰效能要比“海豚”高出一大截。卡一29的尺寸雖然比“海豚”大一些,但機翼摺疊後,長寬都與“海豚”相當。只有機體高度比“海豚”高出一米。這對藏艦機庫中央部分的高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卡-29直升機卡-29直升機

旋翼系統

採用共軸式雙旋翼布局。兩副完全相同的三槳葉全鉸接式旋翼一上一下地安裝在同一根旋翼軸上,兩旋翼垂直間距 1.40m。旋翼槳葉為複合材料結構,其壽命比金屬槳葉大大延長。旋翼槳葉可摺疊,以便於在空間狹小的機庫內停放和在升降機上輸送。槳轂由鈦合金和鋼製成。這種獨特的共軸式旋翼使直升機尺寸小,結構緊湊,對風向和風速不敏感,特別適於艦上使用;這種共軸式旋翼氣動力平衡而對稱,使直升機振動水平達到最低限度,大大提高了固定武器的瞄準精度;這種共軸式旋翼的扭矩相互平衡,不用安裝尾槳,從而節省 12% 的發動機功率,提高了直升機的性能。本文後面在與單旋翼直升機的比較中將更詳細加以說明。
卡-29直升機(卡-29)

動力裝置

卡-29 裝有兩台克里莫夫設計局研製的 TV3-117 渦軸發動機,每台功率 1640kw(2,200 軸馬力)。發動機關鍵部位有裝甲保護。發動機排氣口裝有排氣屏敝裝置,能降低排氣溫度,
TV3-117 渦軸發動機TV3-117 渦軸發動機
減少被紅外製導飛彈跟蹤的機率。輔助動力裝置用於發動機起動。
裝有抗墜毀防彈油箱,油箱壁充填聚氨酯泡沫,具有防爆功能。油箱壁具有自密封保護層,可防止被子彈擊穿後漏油。

機身結構

卡-29 為半硬殼式機身結構,其隔框、桁條、蒙皮由鋁台金製成,尾錐為復台材料結構。其前機身有駕駛艙,艙內有兩個並排的飛行員座椅。與卡-27 駕駛艙不同的是,卡-29 的駕駛艙增寬 50cm,駕駛艙周圍有重裝甲保護,能抗擊 7.62mm 子彈打擊。其駕駛艙風擋用三塊平板玻璃取代了卡-27 風擋的兩塊曲面玻璃。平板玻璃有助於減少反光,防備目視發現。駕駛艙內裝有 SUV-252 武器控制系統。駕駛員負責駕駛直升機並操縱固定武器,他的前方有 ASP-17VK 瞄準具,用於非制導火箭、機炮和吊艙式武器的瞄準;武器操作員主要負責使用飛彈和活動的機炮,他前方有光學觀察儀表,用於發現和識別目標並將反坦克飛彈引向目標。在需要的時候,武器操作員也可以在自己的位置上駕駛直升機。
卡-29直升機(卡-29)
駕駛艙後面是運兵艙/貨艙,其尺寸為:4.52 x 1.30 x 1.29m。可載 16 名全副武裝的登入隊員或 4 副擔架及 7 名坐著的輕傷員或醫務人員。貨運時可載 2,000kg 軍用物資。其艙門分為向上和向下打開的兩部分,便於登入隊員快速下機。
機身後部有全金屬半硬殼式尾梁和尾翼。尾翼為張臂式結構,由平尾、升降舵、兩個端板式垂尾和方向舵組成。尾翼有鋁合金構架和複合材料蒙皮。
裝有不可收放的四點式起落架,主起落架輪距為 3.50m,前起落架輪距為 1.40m,前、主起落架縱向輪距為3.00m。起落架上裝有性能良好的油氣減震支柱。前起落架機輪可以轉向。這樣的起落架特別適於在搖晃的甲板上起降。

機載電子

裝有兩套獨立的液壓系統,主要用於機輪剎車操縱,一旦主系統出現故障。可啟用應急系統。
卡-29直升機側視線圖卡-29直升機側視線圖
增裝的無線電設備有:自動導航無線電羅盤,“桉樹”聯絡設備,用於與陸軍聯絡。
機上裝有光電干擾台和假紅外目標發射裝置。

性能數據

尺寸數據

旋翼直徑(每副)15.90米;槳葉長度、翼型剖面(每片)5.45米;槳葉弦長 0.48米;兩旋翼垂直間距 1.40米;機長(不包括旋翼和機頭探管)11.30米,(旋翼轉動)15.90米;機高 5.40米;機寬(兩側掛架中心線之間)5.65米,(駕駛艙寬度)5.65米;主機輪輪距 3.50米;前機輪輪距 1.40米;前、主起落架縱向輪距 3.00米。
卡-29直升機三視線圖卡-29直升機三視線圖

重量與載荷

空機重 5500千克;最大內部載荷 2000千克;最大外掛重量 4000千克;最大戰鬥載荷 1800千克;正常起飛重量 110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內部裝載)11500千克。

性能數據

最大平飛速度(海平面)280千米/小時;正常巡航速度 240千米/小時;最大爬升率(海平面)14.8米/秒;靜升限 3700米;動升限 5000米;作戰半徑(用6至8枚飛彈攻擊目標)100千米;航程(最大標準燃油量)460千米,(轉場)740千米;最大垂直過載 2.3g。

作戰使用

作為海軍陸戰隊的兩棲戰鬥--運輸直升機。從作戰角度來看,卡-29是以攻擊地面目標和水面目標為主要任務;同時,也要具備一定的近距空戰能力。此外,卡-29也具備運送兵員和作戰物資的能力。因此其基本作戰使用方法大致有以下幾點:
卡-29直升機卡-29直升機
實施補充偵察 對已粗略偵察的預計登入地域,進行上陸前的詳細、周密的補充偵察,徹底查明當前最實際的情況,為登入指揮人員隨時提供登入地域有關情報。
參加火力準備 對預計實施登入地域,協同其它航空兵兵力.進行航空火力準備。攻擊、摧毀敵在登入地域附近的各種重要兵器和陣地,消滅、殺傷孜有生力量。
運送 運送並掩護登入兵力(含所需武器、彈藥、器材和物資)搶占登入場地。
突擊火力支援 對已離開飛機或直升機集合展開戰鬥活動的陸戰隊或其他登入兵力,實施及時的航空火力支援,壓制、消滅敵方抗登入反擊兵力的反擊行動。
掩護登入兵力撤退上船 如登入行動失敗或登入兵力難以在登入場地立足,卡一29可裝載登入兵力撤回登入運輸船隻,並可擔負火力掩護任務,阻擋敵方各種兵力對己方登入兵力的追殲。

總體評價

從卡-29、卡-28和卡-32三型直升機的外型、尺寸、動力和重量等指標都基本相同上看,這幾型直升機可以認為是按一機多型的思想研製的,其中卡-28是艦載反潛型機,卡-29是艦載兩棲戰鬥兼運輸多用途型機,而卡-32則是可艦載的運輸(亦可民用)型機。一機多型或一機多用的設計思想和作法,已在全世界被廣泛採用,卡-29系列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型號之一。 此種設計思想和作法之所以得以推廣,原因是多方面的:
卡-29直升機卡-29直升機
首先,現代高性能飛機和直升機的研究時間已長達10—15年,費用也很高,同時研製和採購多型飛機或直升機,連美國和獨立國協也難以承受,只能設法將多型機合併成一型機來發展。於是,在美國海軍出現了F/A-18、在美國空軍出現了F-15E和在獨立國協海軍出現了蘇-27K這樣的雙用途戰鬥機。
其次,有些不同用途的飛機或直升機,設計時對其飛行性能、機體尺寸、結構和動力等方面的要求十分接近,存在合併發展的可能性,卡-28、卡-29和卡-32就是這樣。不過究竟是採取一機多用的作法好。還是採取一機多型的作法好,則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卡-29的主要打擊對象之一,是對方的地面和水面目標,其作戰範圍基本上是近戰,可能受到對方地面和水面大量對空射擊武器的打擊。為保證應有的生存能力,卡-29在乘員的下方、側方、後方甚至前方的部位都設定了堅厚的強力表甲。前蘇聯軍隊在阿富汗作戰的實踐證明,這是完全必要的。但這樣直升機顯然會增大機體重量,減少燃油或載重量,對執行反潛任務和運輸任務是不利的。 儘管卡-27和卡-32與卡-29有許多相同之處,但也不能完全使用相同的機體,在設備(包括武器裝備)方面也有很大差別,所以採用一機多型的做法比較合理。
卡-29和米-24這兩型戰鬥直升機大約都是在60年代末期開始研製的,前蘇聯為什麼要搞兩個型號呢?明顯的原因之一,是米-24太大(長達21.35米)、難以進駐一般戰艦,作為艦載機顯然不如卡-29。而在陸上作戰對直升機的尺寸沒有太嚴格限制,米-24是原蘇聯陸軍米-8直升機的後繼機,不但便於掌握,且速度比卡-29快,更適合於空戰。60年代末,美、蘇處於嚴重的對峙狀態,包括發展新式武器裝備在內的軍備競賽十分尖銳。加強海軍陸戰隊的兩棲作戰能力,也是當時很受蘇聯海軍重視的建設項目之一,這就需要兩棲戰鬥直井機。卡-25需要更新換代的後繼機,海上艦艇編隊也需要垂直補給工具,這樣,作為一機三型之一的卡-29也就與其他兩型直升機應而生生了。
卡-29直升機(卡-2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