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卡羅·里査尼
- 外文名:Carlo Lizzani
- 星座:牡羊座
- 出生日期:1922-4-3(義大利羅馬)
- 職業:導演,編劇,演員,製作人
- 去世日期:2013-10-5
主要作品
上映時間 | 劇名 | 扮演角色 | 導演 | 主演 | 擔任職務 |
2011 | 衝擊 | 烏高·格萊格萊蒂 | 保羅·布里古力亞,Massimo Ranieri | 導演編劇 | |
2010 | Vittorio Racconta Gassman: Una vita da Mattatore | Himself | Giancarlo Scarchilli | 艾格斯蒂娜·貝利,塞吉·卡斯特里圖 | 演員 |
2010 | Ritratto di mio padre | Himself | 瑪麗亞·索雷·托尼亞齊 | 普皮·阿瓦蒂,貝納爾多·貝托魯奇 | 演員 |
2009 | 在眼中 | Francesco Del Grosso | 馬可·貝羅奇奧,卡羅·里査尼 | 演員 | |
2008 | Giuseppe De Santis | 卡羅·里査尼 | 導演編劇 | ||
2007 | 美娜旅館 | 卡羅·里査尼 | Majlinda Agaj,Eugenio Allegri | 導演 | |
2007 | Viaggio in corso nel cinema di Carlo Lizzani | Himself (voice) | Francesca Del Sette | 阿萊西奧·博尼,安妮塔·卡皮奧尼 | 演員 |
2005 | 墨索里尼的女兒 | 喬吉奧·卡皮塔尼 | 馬西莫·吉尼,克勞德·布萊塞 | 演員 | |
2005 | Elio Petri... appunti su un autore | Himself | Federico Bacci | 羅伯特·奧特曼,烏蘇拉·安德絲 | 演員 |
2001 | 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 | 馬可·貝羅奇奧 | 導演 | ||
1999 | 盧奇諾·維斯康蒂 | 卡羅·里査尼 | 伯恩·安德森,赫爾穆特·貝格 | 演員導演編劇 | |
1997 | 哪些因素與愛 | Marco Speroni | Giovanni Guidelli,Stefania Orsola Garello | 演員 | |
1996 | Celluloide | 卡羅·里査尼 | 吉安卡羅·吉安尼尼,馬西莫·吉尼 | 導演編劇 | |
1991 | The Wicked | 卡羅·里査尼 | Giuliana de Sio,朱利安·山德斯 | 導演 | |
1989 | 義大利十二導演與十二城市 |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 導演 | ||
1988 | Caro Gorbaciov | 卡羅·里査尼 | 哈威·凱特爾,Flaminia Lizzani | 導演編劇 | |
1985 | Mamma Ebe | 卡羅·里査尼 | Berta Domínguez D.,阿歷桑多羅·哈伯 | 導演編劇 | |
1984 | 告別柏林 | Ugo Adilardi | 導演 | ||
1977 | 出軌淑女心 | 卡羅·里査尼 | 柯瑞妮·克萊瑞,布魯斯·羅賓遜 | 導演 | |
1976 | 聖徒巴比亞的20個小時 | 卡羅·里査尼 | Daniele Asti,Brigitte Skay | 導演編劇 | |
1974 | 瘋狂的喬 | 卡羅·里査尼 | 彼得·伯耶爾,寶拉·普林蒂絲 | 導演 | |
1974 | 墨索里尼的未日 | 卡羅·里査尼 | 羅德·斯泰格爾,弗蘭科·尼羅 | 導演編劇 | |
1971 | 羅馬的愛與性 | 卡羅·里査尼 | 森塔·伯格,Vittorio Caprioli | 導演編劇 | |
1969 | 愛情與憤怒 | 馬可·貝羅奇奧 | Tom Baker,Julian Beck | 導演編劇製作人 | |
1969 | 格拉米格納的情人 | 卡羅·里査尼 | Gian Maria Volontè,史蒂芬尼婭·桑德雷莉 | 導演編劇 | |
1968 | 黑色基督 | Valerio Zurlini | 伍迪·斯特羅德,Franco Citti | 製作人 | |
1968 | 來自米蘭的惡棍 | 卡羅·里査尼 | 導演編劇 | ||
1967 | 死亡和祈禱 | 卡羅·里査尼 | Lou Castel,馬克·達蒙 | 導演製作人 | |
1966 | 染血山谷 | 卡羅·里査尼 | Thomas Hunter,亨利·席爾瓦 | 導演 | |
1964 | La vita agra | 卡羅·里査尼 | 烏戈·托格內吉,喬凡娜·拉利 | 導演 | |
1963 | Processo di Verona, Il | 卡羅·里査尼 | 肖瓦娜·曼加諾,Frank Wolff | 導演 | |
1961 | 決鬥冠軍 | Ferdinando Baldi | 艾倫·拉德,Franca Bettoia | 編劇 | |
1960 | 駝背人 | 卡羅·里査尼 | Gérard Blain,安娜-瑪利亞·費萊羅 | 導演編劇 | |
1958 | La muraglia cinese | 卡羅·里査尼 | Giancarlo Vigorelli,Chet Huntley | 導演 | |
1955 | 拔螺絲 | 卡羅·里査尼 | Dario Fo,Franca Rame | 導演編劇 | |
1954 | 苦難的情侶 | 卡羅·里査尼 | 安娜-瑪利亞·費萊羅,Cosetta Greco | 導演編劇 | |
1954 | 特攻魚雷戰 | Antonio Leonviola | Paolo Bergamaschi,Nerio Bernardi | 導演編劇 | |
1953 | 都市愛情 |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 Rita Josa,Rosanna Carta | 導演 | |
1951 | 注意匪徒! | 卡羅·里査尼 | 吉娜·勞洛勃麗吉達,安德烈·切齊 | 導演編劇 | |
1950 | 橄欖樹下無和平 | 朱塞佩·德·桑蒂斯 | 雷夫·瓦朗,露西婭·波塞 | 編劇 | |
1949 | 粒粒皆辛苦 | 朱塞佩·德·桑蒂斯 | 維托里奧·加斯曼,肖瓦娜·曼加諾 | 編劇 | |
1948 | 德意志零年 | 羅伯托·羅西里尼 | Ernst Pittschau,Franz-Otto Krüger | 編劇副導演/助理導演 | |
1947 | 悲慘的追逐 | 朱塞佩·德·桑蒂斯 | 馬西莫·吉洛提,安德烈·切齊 | 演員編劇 | |
1946 | 吶喊 | Aldo Vergano | Elli Parvo,Massimo Serato | 演員編劇 |
人物關係
合作關係 | 人物名稱 | 合作作品 |
合作最多的導演 | 弗朗西斯科·馬塞利Francesco Maselli | 合作作品(4):《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告別柏林》,《都市愛情》,《衝擊》 |
合作最多的男演員 | 安德烈·切齊Andrea Checchi | 合作作品(4):《Processo di Verona, Il》,《特攻魚雷戰》,《注意匪徒!》,《悲慘的追逐》 |
合作最多的女演員 | 肖瓦娜·曼加諾Silvana Mangano | 合作作品(3):《盧奇諾·維斯康蒂》,《Processo di Verona, Il》,《粒粒皆辛苦》 |
合作兩次以上的影人TOP10 | Franco Fraticelli | 合作作品(8):《The Wicked》,《Mamma Ebe》,《聖徒巴比亞的20個小時》,《墨索里尼的未日》,《羅馬的愛與性》,《格拉米格納的情人》,《死亡和祈禱》,《出軌淑女心》 |
迪諾·德·勞倫提斯Dino De Laurentiis | 合作作品(7):《瘋狂的喬》,《格拉米格納的情人》,《Processo di Verona, Il》,《駝背人》,《特攻魚雷戰》,《粒粒皆辛苦》,《來自米蘭的惡棍》 | |
Ugo Pirro | 合作作品(6):《Celluloide》,《聖徒巴比亞的20個小時》,《格拉米格納的情人》,《Processo di Verona, Il》,《駝背人》,《注意匪徒!》 | |
埃尼奧·莫里康內Ennio Morricone | 合作作品(5):《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義大利十二導演與十二城市》,《聖徒巴比亞的20個小時》,《墨索里尼的未日》,《染血山谷》 | |
吉洛·彭特克沃Gillo Pontecorvo | 合作作品(5):《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義大利十二導演與十二城市》,《告別柏林》,《都市愛情》,《吶喊》 | |
朱塞佩·德·桑蒂斯Giuseppe De Santis | 合作作品(4):《橄欖樹下無和平》,《粒粒皆辛苦》,《悲慘的追逐》,《吶喊》 | |
盧西亞諾·文森佐尼Luciano Vincenzoni | 合作作品(4):《羅馬的愛與性》,《La vita agra》,《決鬥冠軍》,《駝背人》 | |
吉奧里亞諾·蒙塔爾多Giuliano Montaldo | 合作作品(4):《告別柏林》,《決鬥冠軍》,《苦難的情侶》,《注意匪徒!》 | |
Nino Crisman | 合作作品(4):《瘋狂的喬》,《羅馬的愛與性》,《黑色基督》,《La vita agra》 | |
Vittorio Duse | 合作作品(4):《死亡和祈禱》,《注意匪徒!》,《悲慘的追逐》,《吶喊》 |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1951 | 第2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編劇(故事) | 粒粒皆辛苦 | 提名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1968 | 第2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 來自米蘭的惡棍 | 提名 |
1954 | 第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電影節大獎 | 苦難的情侶 | 提名 |
1954 | 第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國際獎 | 苦難的情侶 | 提名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1996 | 第5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皮埃特羅.比安奇獎 | ---- | 獲獎 |
1988 | 第4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義大利參議院主席金質獎章 | Caro Gorbaciov | 獲獎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1969 | 第1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 | 愛情與憤怒 | 提名 |
1968 | 第1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 | 來自米蘭的惡棍 | 提名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1948 | 第3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最佳原創劇本獎 | 德意志零年 | 獲獎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07 | 第51屆義大利大衛獎大衛終生成就獎 | ---- | 獲獎 |
1996 | 第40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編劇獎 | Celluloide | 獲獎 |
1996 | 第40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導演獎 | Celluloide | 提名 |
1968 | 第12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導演獎 | 來自米蘭的惡棍 | 獲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