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屬於茜草科帽蕊木屬,原產於東南亞的印度和馬來西亞。樹葉具有藥用價值。荷蘭植物學家 Pieter Korthals首次觀察記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卡痛
- 外文名:不詳
- 原產:東南亞的印度和馬來西亞
- 科屬:茜草科帽蕊木屬
- 界:植物界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安全性,各國法規,泰國,美國,
形態特徵
高3.7-9.1m,直徑4.6m,在適宜的生長環境中,可高達12-30m。樹幹直立,具分枝。葉片深綠色,長180mm,寬100mm,卵形或漸尖,對生。頭狀花序黃色,頂生。這也是帽蕊木屬的特徵,每個花序有小花120朵。在花蕾階段,小花被小苞片完全包圍。 卡痛屬於落葉樹種,但是除了季節的影響外,環境條件也會影響其落葉。一年中,旱季落葉多,而雨季會長出許多新葉片。
分布範圍
原產於東南亞的印度和馬來西亞。
主要價值
屬於茜草科帽蕊木屬,樹葉具有藥用價值。荷蘭植物學家 Pieter Korthals首次觀察記錄。
卡痛的藥理功能主要是通過生物鹼7-羥基帽柱木鹼和帽柱木鹼實現的。雖然這些生物鹼分子的結構和致幻劑相似,但是這些物質沒有致幻劑活性。相反地,這些生物鹼主要與腎上腺素和阿片受體相互作用。因此,卡痛提取物常常用來阻止或緩解阿片類藥物依賴患者的戒斷症狀,或者被用來降低對阿片類藥物的依賴。除此之外,卡痛提取物也可用於其他的醫學目的。 由於卡痛葉的延緩戒斷綜合徵作用,其也有一定的被濫用為毒品的風險。
據美國《紐約時報》,在泰國,流行一種卡痛葉製成的“毒品雞尾酒”,很多青少年已經淪為卡痛葉成癮者。卡痛葉雞尾酒是一種致幻毒品,通常將從卡痛葉中提取的汁液與止咳糖漿、可口可樂和冰塊混合而成。這種雞尾酒的流行導致卡痛葉的需求迅速上漲。很多年輕人偷偷潛入森林保護區,偷運卡痛葉。泰國南部的居民大多是穆斯林,由於穆斯林禁酒,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卡痛葉的需求。卡痛葉的毒性遠遠不及冰毒和海洛因,但由於十分猖獗和導致嚴重的社會問題,這種天然毒品引起了泰國政府的重視,加大了打擊力度。[1] 20片卡痛葉便可以調製一杯可滿足幾個人需要的毒品雞尾酒,價格不過3美元。在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尼等地,卡痛通常被用作興奮劑,但在西方國家,是在19世紀由民族植物學家正式引入的。除了卡痛這個名稱,在東南亞和太平洋島嶼亦被稱作Krathom、ithang、biak biak、ketum、kakuam,在南部地區,又被稱為thom。在這些地區,廣大體力勞動者使用卡痛,在民間醫學方面,卡痛通常被用於治療藥物依賴及腹瀉。 兩種主要的活性成分中,對於帽柱木鹼的研究比對於7-羥基帽柱木鹼的研究更加深入。低劑量時,帽柱木鹼表現出與育亨賓相似的與α-腎上腺素能受體的結合特性,同時有一部分與δ阿片受體結合。隨著劑量的增加,與δ阿片受體的結合(性)增加,更大計量時,與μ阿片受體的結合開始出現。 7-羥基帽柱木鹼後來才被發現是卡痛的主要活性成分。有限的動物試驗研究顯示,7-羥基帽柱木鹼是強效的阿片激動劑,但試驗的天花板效應“掩蓋”了呼吸抑制以及欣快症發生的可能。尚未發現卡痛的超大劑量致死效應。 對1例泰國使用者的研究發現,卡痛在低劑量時有輕微的鎮靜作用,調整為高劑量時,轉變成溫和的刺激作用。其他無對照研究的資料表明,在低劑量時,它可能具有類似咖啡因的刺激作用,但高劑量時,刺激作用減弱,這與帽柱鹼的受體結合譜是一致的。然而,有研究指出,不同的生物鹼類可能在對抗鎮靜作用時發揮了溫和的刺激作用。但是,高濃度的帽柱木鹼可作為鎮靜劑,7-羥基帽柱木鹼在降低阿片成癮造成的壓力方面似乎是一種重要的生物鹼類。效果在使用後的5至10分鐘內開始顯現,一直持續數小時,這取決於個體的生理機能。 副作用少見,但可能引起口乾、排尿增加或減少、食慾下降以及噁心或嘔吐。長期使用可能產生的副作用有厭食和體重下降、失眠以及產生依賴性。大量的有關長期使用卡痛可能造成的潛在健康風險的相關科學和臨床研究正在開展。 由於卡痛在很多情況以及疾病如疼痛、抑鬱、焦慮和阿片癮戒斷方面的寶貴套用價值,卡痛最近在歐洲和北美得以更廣泛的認識及套用。 Macko、Weisbach和Douglas(1972)曾報導,帽柱鹼具有提高痛閾值以及鎮咳的作用,但並沒有其他功效。
安全性
卡痛在其天然狀態下具有相對的安全性,高濃度的生物鹼類提取物可能比未經加工的葉片更具危害性,而且,卡痛若與鎮靜劑如酒精等混合使用,有可能產生累加效應。與任何共同吞下的物質相互摻雜或污染也是風險之一。在歐洲,非法摻入了未公開的合成阿片受體激動劑O-去甲基曲馬多以及咖啡因等其他物質的某些品牌的卡痛已被曝光。2010~2011年瑞典有9人的死亡便與摻入了幾種其他物質而非純天然卡痛的卡痛製品有關。
各國法規
泰國
泰國政府通過了《Kratom Act 2486》法案並於1943年8月3日生效。這個法案使得種植卡痛樹成為非法行為,並且,要求砍伐現存的卡痛樹。由於卡痛樹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這個法案並沒有成效。如今,卡痛被列入《Narcotics Act》(1979)法案中,同一目錄下還有大麻和迷幻蘑菇。相關的物種爪哇帽柱木常被用作卡痛的替代品,但並不被認為有效果。2010年,泰國毒品防制局提出將卡痛非刑式化,從此卡痛成為泰國種植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們認為數十年使用並未產生問題,且未對健康和社會造成危害,禁止卡痛葉片就顯得沒有必要甚至適得其反了。根據泰國毒品防制局的報告,卡痛是因經濟原因被禁止而非任何健康或社會原因。在泰國,卡痛首先是在1943年被《Kratom Act》(法案)限制。那時,政府向卡痛使用者以及與阿片交易有關的商店徵稅。由於阿片價格的增長,很多使用者轉而用卡痛來維持他們的戒斷症狀。然而1942年大東亞戰爭的爆發以及阿片貿易收益的減少,令泰國政府用規定卡痛交易的非法化來限制和鎮壓阿片市場的競爭。
美國
2012年,一些州開始立法禁止卡痛,包括路易斯安那州、愛荷華州、麻薩諸塞州和印第安納州,路易斯安那州僅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卡痛。印第安納州是唯一立法禁止(卡痛)種植的州。卡痛本身並未被指定,然而它的兩種主要活性生物鹼帽柱鹼及7-羥基帽柱鹼被列為受管制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