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洛維特

卡爾·洛維特

卡爾·洛維特(Karl Löwith,1897—1973),德國哲學家,猶太裔基督徒。胡塞爾和海德格爾的學生。德國20世紀最偉大的哲學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卡爾·洛維特
  • 外文名:Karl Löwith
  • 國籍德國
  • 民族:猶太人
  • 出生地:德國
  • 出生日期:1897年
  • 逝世日期:1973年
  • 職業:哲學家
  • 畢業院校:馬堡大學
  • 信仰:基督教
  • 代表作品:《從黑格爾到尼采》,《歷史中的意義》,《世界歷史與救贖歷史》
  • 身份:猶太人
一、生平簡介,二、著作及評述,

一、生平簡介

卡爾·洛維特(Karl Löwith,1897—1973),德國哲學家,猶太裔基督徒。
1897年1月9日生於慕尼黑一個信仰猶太教的猶太中產家庭,後改宗基督新教。
1914年從軍,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在義大利作戰時,負傷被俘兩年。
1918年,因戰俘交換計畫,回到德國。兩個月後,進入慕尼黑大學就讀。
1919年在慕尼黑,因聽到韋伯《學術作為一種志業》的演講,決心鑽研哲學。後轉學,前往弗萊堡,投入胡塞爾門下。後轉入馬丁·海德格爾門下,成為海德格爾的學生。
1923年,完成博士論文:《論尼采的自我解釋和對尼采的解釋》,並獲得博士學位。
1928年,他完成就職論文:《人的共在中個體的角色》,獲得馬堡大學“編制外講師”的身份。
1929年,與柏林那女孩埃達(Ada)結婚。
1931年,在馬堡大學正式任職,擔任哲學講師。
1933年,希特勒上台,猶太人開始遭受迫害。洛維特亦受到影響。
1934年到1936年間,洛維特得到美國洛克斐勒基金會的獎學金,前往義大利。
1935年,教職被剝奪,準備離開德國。
1936年,義大利法西斯黨開始迫害猶太人,下令外國籍的猶太人必須在半年內離境。他往日的同學,日本哲學家九鬼周造,幫他在日本仙台的東北帝大找到講座,邀請他前往日本。10月11日,洛維特夫婦在那不勒斯搭上日本“諏訪丸”(Suwa Maru)郵輪,前往日本,途中曾在台灣短暫停留,訪問了基隆與台北。
1936年—1941年,日本留學任教期間,在觀察東方文明的基礎上,開始審視並比較歐洲文明精神。
1941年,在田立克與尼波爾(Reinhold Niebuhr)的幫助下,洛維特由日本前往美國,任教於麻州哈特佛神學院(Theologishes Seminar in Hartford)。在他們夫婦到達美國後不久,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開始。
1949年,洛維特至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任教。
1952年,漢斯-格奧爾格·伽達默爾邀請他回到德國海德堡大學哲學系任教,與他往日的老師馬丁·海德格爾成為同事。
1953年出版《海德格爾:貧困時代的思想家》。
1964年退休,1973年5月26日過世。

二、著作及評述

卡爾·洛維特是二十世紀最多產的德語哲學家之一,他的傳記作者統計他的著作目錄,其著作多達300多種。他最負盛名的著作為《從黑格爾到尼采》,以黑格爾和歌德為起點,描述黑格爾的“歷史”原則和歌德的“自然”原則在整個十九世紀中相互纏繞的關係,進一步敘述了這兩個原則在十九世紀德意志精神史中的影響;《歷史的意義》描述了思想史中的歷史與神學的相互關係,他認為西方的歷史思想混淆了基督教觀念與現代性觀念,它應該是既非基督教也非異教徒的;另一部名著《世界歷史與救贖歷史》以倒敘的方式闡釋了西方基督教式的歷史觀的歷史進程。除此之外,還著有《尼采的永恆復歸》《韋伯與馬克思》《海德格爾——貧困時代的思想家》《雅各布·布克哈特》等著作。
他以歷史哲學、宗教哲學和生存哲學為研究重點,並對海德格爾思想及現代哲學有所批判。他的整個理論傾向在於以研究思想史進行現代性批判,而他的批判側面集中在歷史哲學之中,他認為西方現代性的歷史哲學以及歷史主義是源於希伯來的基督教的線性歷史觀,不同於希臘式的循環的歷史觀,而現代性的歷史主義已經造成了極其巨大的破壞,因此,必須回歸古希臘的主要是斯多亞式的歷史觀才能夠解決基督教以及現代性的歷史觀造成的後果。他認為,對於斯多亞式的“自然”歷史觀,現代的真正傳人是歌德和布克哈特,黑格爾對於歌德、馬克思對於布克哈特的理論勝利導致現代性歷史主義的弊病越來越嚴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