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林步兵

卡洛林步兵(瑞典語:karoliner)是瑞典國王卡爾十一世 與卡爾十二世手下的士兵。他們的戰術同西歐不同,卡洛林步兵更依賴於矛、輕劍、刺刀,以及無止境的進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卡洛林步兵
  • 外文名:karoliner
卡洛林步兵,士兵的士氣與宗教信仰,建立的根本:配給制,軍隊制服,裝備,

卡洛林步兵

由於瑞典土地的貧瘠,整個國家的資源與人口嚴重缺乏,極大地限制了瑞典的擴張。瑞典試圖通過一種全新方式來建立一支軍隊以克服此困難。他們的創新手段事實上完全成功,這是瑞典成為強權力量的重要一步,卡洛林步兵應運而生。
納爾瓦、里加、以及大北方戰爭中的一系列戰役中,卡洛林步兵完全證明了他們是瑞典最為有效的軍事力量。但由於瑞典本身人口的稀少,卡洛林步兵本身規模並算不上大。也正因如此,卡洛林步兵無法經受重大的打擊,導致指揮官只得謹慎指揮以減少傷亡。儘管卡洛林步兵的有效性來自於來自於他的精簡,但過小的規模也不足以瑞典維持他的強權地位。大北方戰爭後,瑞典帝國從此衰亡。
卡爾十二世被射殺時穿著的制服。他的死亡象徵了帝國的終結。卡爾十二世被射殺時穿著的制服。他的死亡象徵了帝國的終結。

士兵的士氣與宗教信仰

卡洛林步兵因其獨一無二的戰術而聞名,他們的接戰距離是當時歐洲最短的,只有50米甚至30米,以至於可以看見對面第一排的眼白,這樣他們的每一槍都不可能落空,而這樣的戰術毫無疑問需要嚴格的紀律。他們高漲的士氣幾乎令所有敵人感到退縮。
這種嚴格的紀律在軍規中體現地淋漓盡致。士兵的私生活受到管束,軍官們在駐紮地和野外隨時巡查。瑞典人利用宗教來提升士兵的士氣。牧師們定時布道,向他們宣揚為國王效忠與應徵入伍是無上的榮耀,司鐸隨時與士兵一同參與戰鬥,讓士兵們感受到上帝與他們同在,正如三十年戰爭古斯塔夫二世身為福音派聯盟盟主所宣告的那樣。在狂熱的宗教熱情指引下,卡洛林士兵的士氣幾乎永遠高漲。納爾瓦戰役後,幾乎所有士兵都相信上帝已經將他們帶入勝利之中。正因如此,他們在波爾塔瓦的失利被他們認為是上帝對他們的傲慢的懲罰。
卡洛林步兵的聖餐儀式,在戰前尤為重要。卡洛林步兵的聖餐儀式,在戰前尤為重要。
為了使來自不同地域的士兵集團保持團結,來自同地域的士兵被安排一同訓練。教會也宣稱向敵人作戰是為了保衛瑞典人民的共同信仰——路德宗,從而保障了不同地域的士兵始終保持團結。

建立的根本:配給制

1680年,卡爾十一世在議會實施軍政改革,成為了實際的瑞典獨裁者。他建立了一套配給制:
他命令每個地區的農民都必須向王室提供1000名精壯男子。同時他建立了一個單位“root”(註:此處應為瑞典語“rote”的錯譯,類似於中國連坐制中的什伍),將一到五名農民編為一個rote。每個rote為國王提供一名士兵,都可以獲得一間小屋和一座花園。如果rote還提供了一匹馬,那么rote還可以獲得減稅特權。
卡爾十一世國王,配給制的創造者卡爾十一世國王,配給制的創造者
通過這種分配方式,卡爾獲得了一支擁有18000名步兵和8000名騎兵的職業軍隊,在芬蘭還獲得了7,000名步兵和3,000名騎兵,為卡洛林軍隊的建立打下了基礎。沿海城市和各大重要城市的港口海員也被引入該制度,從而為瑞典海軍提供了6,600名海員,在芬蘭也提供了600名海員。

軍隊制服

卡洛林軍隊制服是卡爾十一世時期瑞典軍服的改造版。大衣主體為藍,而袖口為黃。馬褲的顏色為白色,背心則為黃色。但各團隊都擁有自己的制服版本。

裝備

大多數卡洛林步兵都裝備著燧發槍,每名士兵配備有一桿輕劍與一包彈藥。每箇中隊的三分之一的士兵都配備有長矛。中隊中設定有12名精銳,由最強壯和最高的男子擔任。精銳部隊的燧發槍上配有一柄刺刀,常常被放置於軍隊兩翼以防騎兵衝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