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柱苣苔

卡柱苣苔

卡柱苣苔(學名:Chirita ‘Kazu’)是苦苣苔科唇柱苣苔屬線葉唇柱苣苔和唇柱苣苔寬葉變種雜交選育得到的園藝品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葉基生,革質,兩端漸狹,邊緣有淺鈍齒,葉脈稍下陷。傘形花序,花冠淡紫色,內側有條紋,上唇有黃色斑塊;4-6月開花。

分布於中國香港、台灣。喜溫暖濕潤環境。

卡柱苣苔在養分供應充足時,可持續開花,開花旺盛,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在非開花時期或花謝後可將花梗全部清理後作為觀葉植物,其葉片翠綠,四季常青,也有較佳的觀賞效果。

(概述圖參考來源:室內觀賞植物新品種:卡柱苣苔)

基本介紹

植物學史,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植物學史

卡柱苣苔是苦苣苔科線葉唇柱苣苔Chirita linearifolia W. T. Wang)和唇柱苣苔寬葉變種(Chirita sinensis var. latifolia雜交選育得到的園藝品種。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具粗根狀莖。葉基生,革質,長5-16厘米,寬3-6厘米,兩端漸狹,邊緣有淺鈍齒,葉脈稍下陷。花序3-5,似傘形花序,2-3回分枝,每花序4-8朵花,花序梗長5-15厘米。
花冠淡紫色,內側有條紋,下唇內有2條黃色縱條,上唇有黃色斑塊;筒長1.8-2.5厘米,口部粗1.1-1.3厘米。花期4-6月,溫室栽培時如養分供應充足,秋季9-11月可繼續開花。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香港、台灣。喜溫暖濕潤環境。
卡柱苣苔
卡柱苣苔

繁殖方法

卡柱苣苔分株和扦插均宜在春夏兩季進行。
分株:卡柱苣苔栽培時根狀莖基部可萌發新的植株,盆栽時逐漸長得飽滿,可採下新苗進行分株繁殖。
扦插:卡柱苣苔也可採用葉片進行扦插繁殖,可取下部老葉進行扦插,扦插時要注意保濕,春夏季一般10天左右即可生根,4-6周開始出苗。
扦插方式有全葉插、兩段式、三段式,成活率均很高,全葉的成活率達到100%,兩段扦插成活率較低,只有86.7%,也顯著低於三段式扦插。生根時間和出現子株所需的時間差異較大。兩段式葉插試驗的時間為11月至翌年5月,正好橫跨整個冬季,扦插後氣溫即下降,溫室加溫溫度不夠,冬季溫室內極端低溫降到5℃,生根緩慢,生根時間為42-63天,出現子株時間為63-84天,第二年2月下旬氣溫回升後才開始出現子株。而在9月份進行的三段式葉插試驗時,生根時間為29-36天,並在扦插後50-57天時均出現子株,明顯較冬季兩段式和全葉扦插試驗時要快。但比較同一時間可以看出,兩段式葉插的上半葉和三段式葉插的上段和中段插穗的扦插生根時間明顯短於帶葉柄的下半葉和全葉扦插,出現子株的時間也明顯縮短,說明不帶葉柄有利於生根和出苗。葉片上段和中段每個插穗形成的子株數量也明顯較帶葉柄的下段或全葉多,全葉插的到5月仍有個別沒有出苗,而秋季扦插的葉片中段平均每個插穗產生1.65個子株。葉片的上半部分插穗以及三段式扦插的上部及中部插穗,除在中脈部分生成愈傷組織和不定根外,在切斷的二級脈和較粗的三級脈部位也有不定根和不定芽生成。而全葉插及切葉帶葉柄部分的扦插,均只在葉柄切斷處生成不定根和不定芽。但帶葉柄插穗扦插生成的子株葉片數量要多於不帶葉柄扦插形成的子株。

栽培技術

選盆:卡柱苣苔適宜盆栽,單株可選擇口徑10-15厘米花盆。
栽培介質:卡柱苣苔在較低溫度條件下仍能生長良好,室內栽培時的葉片可適當噴霧。喜歡疏鬆透氣的栽培介質,介質pH從6.5-7.5均能較好生長,可採用泥炭土、珍珠岩按照比列為1:1混合的介質裝盆進行盆栽。
澆水:介質通氣不良或澆水過多,根和根狀莖易腐爛,夏季保持介質濕潤但不積水,冬季要嚴格控制水分,但不要讓介質完全乾透,一般2-3周澆一次水即可。
遮陽:卡柱苣苔比較耐陰,夏季需要進行遮陽。冬季應入室養護,最耗能保持溫度在10℃以上。
施肥:肥料宜選擇課件集控(緩)釋肥。如每年早春每盆施18-6-12的控釋肥3-5克即可。

主要價值

卡柱苣苔如能保持穩定度15℃,養分供應充足時,可持續開花,開花旺盛,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在非開花時期或花謝後可將花梗全部清理後作為觀葉植物,其葉片翠綠,四季常青,也有較佳的觀賞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