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柯定律,聞名於國內信號領域的卡斯柯,成立於1986年,是鐵路系統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它與上海捷運的淵源,始於上世紀90年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卡斯柯定律
- 聞名於:國內信號領域的卡斯柯
- 成立於:1986年
- 定位:是鐵路系統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
卡斯柯的發家史,歷程,
卡斯柯的發家史
1994年,卡斯柯與當時的外方母公司美國GRS(現為ALSTOM)一道,奪得上海捷運1號線信號系統ATC的契約大單。這是當時國內第一個具備列車自動駕駛(ATO)功能的固定閉塞捷運信號系統。
起初,該項目因使用國外貸款而採用了國外設備,因此相應地,車輛等機電系統也採用了由國外公司提供的類似於“交鑰匙”的承包建設模式,全線由美國進口引進。
但據卡斯柯公司的自我介紹,通過上海捷運1號線共三期工程的實施,卡斯柯已經完全掌握了基於固定閉塞技術的捷運信號系統。從1997年初開始,卡斯柯公司參考上海捷運1號線ATS的系統結構和功能,僅用18個月的時間,就自主開發了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ATS100系統,並聲稱,這是卡斯柯捷運信號系統國產化的起點。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篇名為《卡斯柯公司捷運信號系統國產化報告》中,透露了上海捷運1號線的信號系統從進口轉為國產的過程。“由於ATS100的成功,在2001年上海捷運1號線北延伸升級改造時,上海捷運建設公司(現為上海申通捷運集團公司)決定使用卡斯柯公司的ATS100,更換1995年從美國GRS進口的ATS系統,卡斯柯提供的新型ATS系統在2003年初投入使用,成為國內捷運線路中第一個全國產化的實用ATS系統。”
由此可見卡斯柯對自主研發的ATS100的自信程度,以至於要全線更換掉原美國進口系統。自此,上海1號線成為卡斯柯公司的“代表作品”。
但令卡斯柯引以為豪的上海1號線同樣有過事故前科。早在2009年的12月,因卡斯柯公司提供的信號系統誤發速度碼,導致兩列車側面相撞,所幸司機及時制動,未造成傷亡。
儘管如此,卡斯柯仍然是上海捷運信號系統的“巨頭”,公開資料顯示,上海1、3、4、10號線以及明珠線二期工程,其信號系統都與卡斯柯簽訂了相應的契約,幾乎占了上海捷運的半壁江山。僅僅到2006年,卡斯柯公司捷運相關市場契約已占公司全年市場契約總額的一半,產生了大量利潤。
不僅在上海如此,從該公司網站上公布的情況看,2000年之後,卡斯柯公司始終保持著年均30%左右的增速。其生產的信號系統遍布上海、大連、長春、天津、深圳、廣州等多個城市的捷運線路,承攬或參與的已建、在建捷運信號項目達28項,其中僅京滬兩地就占20項,數量相當可觀。
僅2009年上半年,卡斯柯在捷運市場先後簽約深圳捷運二號線、五號線,廣州六號線,北京捷運亦莊線、九號線、房山線等信號系統項目,契約總額超10億元。
歷程
“從1993年開通的上海捷運一號線,到2004年開通的上海3號線、4號線;從2008年中國第一條基於無線通信的北京2號線CBTC信號系統,到中國第一條無人駕駛的北京機場線信號系統,再到已於近期開通的上海10號線,卡斯柯在不懈地推進著軌道交通信號系統的國產化進程。”2010年,《中國電子報》一篇宣傳卡斯柯的報導,如此讚美了卡斯柯的成績。
就在2011年4月,上海軌道交通建設表彰大會上,卡斯柯10號線項目部還獲得2010年度上海市重大工程優秀集體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