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歷程
卡力崗黃河公路大橋總投資490萬元,於2004年
5月開工
建設。
橋樑建築
橋位處原為卡力崗黃河吊橋,因其老舊失修,加之
寬度和設計時速等滿足不了目前通車
要求,於
2004年5月20日前拆除,在原址開工重建凝土拱橋。大橋由青海省公路局建設,青海公路科研勘測設計院設計,中國冶金建設集團公司承建,橋面寬6m,橋型為1-80m箱型
拱橋,橋址河段為石質峽谷河道,河谷狹窄,水流湍急,河床穩定,縱向沖刷劇烈,河寬約160m。
重要意義
相關文化
卡力崗黃河公路大橋左岸發源乾瑪
雪山的曲什安河,流程約200km,在
興海縣至卡崗注入黃河。這裡草灘密布,
土壤肥沃,河流湍急,資源十分豐富。右岸的同德縣巴溝鄉,是黃洞游較大支流巴溝的入黃之處。1995年在這一帶發的
宗日遺址,研究分析是已知新石器時代馬家窯化分布最靠西的一處大型
遺址,以其
豐富的
文物體和獨特的文化內涵已被命名為馬家窯文化的一新的類型——宗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