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利斯坦運動是印度的一股民族分離主義運動,目的是建立一個錫克人國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卡利斯坦運動
- 民族:錫克人
- 性質:民族分離主義運動
- 意義:純潔的土地
簡介,歷史,
簡介
卡利斯坦運動的目的是建立一個錫克人國家。卡利斯坦(旁遮普語: ਖ਼ਾਲਿਸਤਾਨ ),意為“純潔的土地”。卡利斯坦運動所構想的卡利斯坦國涵蓋今印度旁遮普邦、哈里亞納邦、喜馬偕爾邦、古吉拉特邦、拉賈斯坦邦等邦的部分土地。
歷史
在1970年代、1980年代,該運動曾達到高潮。今則多以小規模的抗爭出現。
金廟事件
錫克教徒尚武,又有極端獨立組織存在,歷史上,印度政府軍多次進攻金廟。80年代初旁遮普地區的錫克教徒掀起要求獨立的“卡利斯坦國”運動。錫克教極端分子組織武裝部隊,在金廟內設立總部。 1983年10月英迪拉-甘地總理宣布解散旁遮普邦政府,實行總理治理,並調大批警察進駐該邦。1984年5月代表錫克教徒利益的阿卡利黨宣布,為制止糧食外運,從6月3日起開展“不合作運動”。旁遮普作為印度糧倉,為印度提供一半的商品糧。阿卡利黨的行動將對印度經濟產生巨大影響,對面臨大選的英-甘地總理十分不利。
1984年6月2日,英-甘地總理宣布出兵旁遮普邦,對錫克教金廟及其他40多個廟宇進行圍攻,占領了金廟。錫克教激進派領袖賓德蘭瓦勒等被打死,共有1千多人被打死,溫和派領導人等7千多人被逮捕。金廟事件加劇了印度政府與錫克教徒的矛盾,英-甘地總理於同年10月被錫克教衛兵刺殺身亡。
而2014年是金廟事件30周年,6月6日,在印度錫克教聖地阿姆利則金廟的30周年悼念活動中,數十名錫克教激進信徒與活動組織方,錫克教全國最高決策委員會(SGPC)爆發衝突。雙方揮舞著佩劍和箭簇,嘶吼著進攻口號,刀光劍影,混戰場景驚心動魄,但據報導並無人員傷亡。
1984年6月2日,英-甘地總理宣布出兵旁遮普邦,對錫克教金廟及其他40多個廟宇進行圍攻,占領了金廟。錫克教激進派領袖賓德蘭瓦勒等被打死,共有1千多人被打死,溫和派領導人等7千多人被逮捕。金廟事件加劇了印度政府與錫克教徒的矛盾,英-甘地總理於同年10月被錫克教衛兵刺殺身亡。
而2014年是金廟事件30周年,6月6日,在印度錫克教聖地阿姆利則金廟的30周年悼念活動中,數十名錫克教激進信徒與活動組織方,錫克教全國最高決策委員會(SGPC)爆發衝突。雙方揮舞著佩劍和箭簇,嘶吼著進攻口號,刀光劍影,混戰場景驚心動魄,但據報導並無人員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