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弋鄉

卜弋鄉

卜弋鄉是以以駐地卜弋橋而命名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卜弋鄉 
  • 羅馬字母拼寫:Boyì Xiāng
  • 性質:歷史地名
  • 省份:江蘇省
地名含義,歷史沿革,

地名含義

以駐地卜弋橋得名。

歷史沿革

卜弋歷史可追溯到宋代,在南宋鹹淳年間編篡的《毗陵志》附圖上,已清清楚楚地標有“卜弋”兩字,另據清道光《武進陽湖合志》記載:“卜弋宋有坊”,說明在宋代,卜弋設立關卡,徵收捐稅,已初步形成集鎮。民國時這裡設過卜弋橋鎮和徐右鄉、石佛鄉,新段鄉。1949年4月卜弋鎮解放。人民掌握政權,新的卜弋鎮誕生,卜弋區政府仍設鎮上。1955年卜弋橋鎮改為卜弋鄉。1956年新段鄉大部併入卜弋鄉,石佛鄉、萬覺鄉一部、徐右鄉一部合併為港口鄉,徐右鄉大部併入森莊鄉。1957年,森莊鄉一部、蠡河鄉一、九社,港口鄉併入卜弋鄉。1958年以卜弋鄉建立了卜弋人民公社。1959年9月至1961年9月,又先後劃出鄒區、蠡河、泰村三個公社,僅留下原卜弋建置。1965年撤銷卜弋鄉保留公社。1983年卜弋人民公社改為卜弋鄉。1991年12月30日,卜弋撤鄉建鎮。1999年12月,泰村鄉與卜弋鎮合併,建立新的卜弋鎮。2001年9月,武進進行村級區劃調整,卜弋鎮由22個行政村調整為15個。2007年3月,卜弋鎮和鄒區鎮合併新建鄒區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