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集典藏館:魯濱孫漂流記

博集典藏館:魯濱孫漂流記

《博集典藏館:魯濱孫漂流記(權威全譯插圖典藏版)》內容簡介:魯濱孫出身於中產階級,他父親常用知足常樂的哲學教育他,要他滿足於中間階層的幸福生活。但他抵擋不住海外新世界的誘惑,幾次三番出海闖蕩,終於有一次被困在了一個荒島上。二十八年的孤島生活仍然未能阻止他的冒險精神。面對死亡的威脅,他憑著堅忍的毅力,在蠻荒之地白手起家,造房子、修田地、種植糧食、馴化野獸,與食人族大戰,勇奪叛變水手控制的商船,歷盡千辛萬苦,最後終於脫險,得到可觀財富,成為一個時代的傳奇人物。

基本介紹

  • 書名:博集典藏館:魯濱孫漂流記
  • 譯者:曾沖明
  • 出版日期:2011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0448752
  • 作者:丹尼爾•笛福
  •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 頁數:352頁
  • 開本:32
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丹尼爾·笛福(Daniel Defoe) 譯者:曾沖明

丹尼爾·笛福(Daniel Defoe ,1660—1731),英國小說家,英國啟蒙時期現實主義小說的奠基人,被譽為“英國小說之父”。1719年,年近60歲的笛福發表了第一部小說,這就是世界上著名的冒險小說之一《魯濱孫漂流記》。近三百年後的今天,這部小說仍然膾炙人口。

圖書目錄

原序
Chapter 1
Chapter 2
Chapter 3
Chapter 4
Chapter 5
Chapter 6
Chapter 7
Chapter 8

文摘

大約是一天中午,我走去看我的船,卻發現海邊上一個人的腳印,一隻赤腳清晰地印在沙灘上。猶如晴天霹靂,或者白日見鬼,我驚呆了。我站在那裡,側耳傾聽,又環顧四周,可什麼也沒有聽到,什麼也沒有見到。我跑上高坡向遠處看,又在海邊來回走了幾趟,可除了這個腳印,再也看不到人的其他跡象;我再一次走到腳印前,看有沒有別的腳印,察看它是不是我的幻覺。但都不是,這明明就是一隻腳的痕跡:腳指頭、腳後跟,一隻腳的其他各個部分;但這腳印怎么會留在這裡呢,我無法知道,也幾乎無法想像。這使我心慌意亂了,於是像一個神經錯亂、精神失常的人那樣,拔腿跑回自己的堡壘。一路上,驚恐萬分,魂不附體,感覺不出自己是在飛跑;但走兩三步我就要看看身後,遠處的每一棵樹、每一處樹叢、每一個枯樹幹,都像人的怪影。當時,我的想像中出現多少可怕的怪影,幻覺里瞬間出現多少荒誕的想法,進入腦海的無數的奇思怪想究竟是什麼,真是一言難盡,無法形容。
我跑到自己的城堡(我認為以後就該這樣稱呼它了),就一溜煙竄了進去,像後面真的有人在追趕。至於是按原先考慮那樣用梯子爬牆進去,還是從岩洞裡的門走進去的,我就不記得了,甚至第二天早上也想不起來。因為我跑回來時,如同一隻受驚的野兔逃往草窩,一隻受驚的狐狸逃進地穴,我當時的恐懼程度一定超過它們。
這一夜我完全沒有睡。我離受驚的現場越遠,反而越胡思亂想,疑神疑鬼——這有點違反事理,特別不合乎動物受驚時的常態。但我是驚弓之鳥,草木皆兵,儘管現在離腳印已經很遠。有時候,我覺得那一定是魔鬼,理智也隨聲附和,支持這種幻覺。因為這個地方怎么會有人的蹤跡呢?把他們送到島上來的船在哪裡呢?其他人的腳印又在哪裡呢?一個人又怎么可能來到那裡呢?但後來又想,魔鬼撒旦何必在那個他毫無必要的地方顯露人的形狀,又何必毫無目的地留下他的一隻腳印,撒旦未必相信我會看到它,所以這種幻覺是可笑的。於是我認為:魔鬼可以找到許多其他辦法,決不會用這一隻腳印來嚇唬我。此外,我根本住在島的另一邊,魔鬼絕不會頭腦如此簡單,居然把腳印留在我萬分之一可能看見的地方,而且還留在沙灘上,一個風浪就可以把它沖得一乾二淨。這一切看來不符合事實本身,也不符合我們通常關於魔鬼狡猾的看法。
以上種種分析促使我打消了腳印是魔鬼的想法,於是我立即得出結論,那一定是某種更危險的動物,也就是說一定是我對面大陸上那些野人來過;他們划著獨木舟出海,被急流捲走了,或被逆風颳到了島上;他們上了岸,也許不願留在這荒島上,所以又離岸出海了,否則我就發現他們了。
當這些想法在我頭腦里轉動時,我心裡非常感謝上帝,慶幸自己當時沒有在島那邊,他們沒有看見我的小船。否則,他們就會斷定這地方有人居住,說不定會進來搜尋我。想到這裡,我又惶恐不安,擔心他們真的已經發現了我的小船,他們真的來過這裡。如果這樣,他們還會來更多的人,吃掉我;即使他們找不到我,也一定會發現我的圈地。那樣,他們就會把我的穀物通通毀掉,把我馴養的羊群全都帶走,最後我只有餓死。

序言

譯者序

既然是譯序,就從翻譯談起。
這裡重點討論一下書名《魯濱孫漂流記》的翻譯。原書在1719年4月25日第一次問世,當時的書名相當長,直譯為《約克水手克羅索·魯濱孫的生活和離奇的冒險經歷》。1905年,著名的翻譯家林琴南先生,雖然不懂英語,但用聽別人口譯的辦法,記錄、改寫和筆譯出了該書在中國的第一個譯本《魯濱孫漂流記》,此書名從此世代相傳,沿用至今。雖然有些譯者對此書名有所異議,但我仍然覺得這個書名大體符合故事的情節。
所謂“漂流”,其詞義就是“在海上遇險”,主人公被海浪掀進水裡後也真的漂流了一陣,最後被潮水衝到岸邊,流落在小島上。當然,如果林先生當時按中國人通常隨父姓的習慣,把書名譯成《克羅索海上遇險記》,或者按外國人姓名的習慣譯成《寶布·克羅索海上遇險記》(因為小說有兩次用了主人公的名 “寶布”),或者乾脆意譯成《荒島英雄》之類也許更符合原文,更有味道,更經得起歷史的考驗和後人的評說。從這個書名的翻譯也可以看出,“信”而後“達”“雅”。翻譯必須首先忠實原作的內容,正確使用“直譯”與“意譯”結合的方法。這裡又自然地回到翻譯方法上來了,決無苛求前輩們的意思。事實上,我仍然主張沿用這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好書名——《魯濱孫漂流記》。

現在簡要地介紹一下小說的內容。故事的人物和情節非常簡單。主人公魯濱孫·克羅索名叫“寶布”,出生在英國約克市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他從小一心夢想出海航行,漫遊天下。十八歲那年,他不顧父母苦口婆心的勸阻和父親語重心長的教誨,毅然決然離家出走。主人公在海外冒險的過程中,經過拚死的掙扎和搏鬥,流落在一個不知名的荒島,從此他開始了二十八年的孤獨、淒涼、艱苦、離奇的荒島生活。
小說採用主人公自述的形式,夾敘夾議是它的一個顯著特點。主人公在自述自己親身經歷和描寫事情演變過程的同時,常常對心理和事理做細緻透徹的分析。當然,全書特別是“夾議”這部分,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間接、或明顯或隱蔽地折射出作者笛福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主人公本來是一個宗教意識淡薄的青年,由於海上遇難、死裡逃生、流落荒島,在絕望的情況下開始誦讀《聖經》,祈禱上帝,信仰上天。這是合乎情理的,也是真實可信的,特別是二三百年前的人物。但不管怎樣,主人公在一切行動中始終以“理智”為指導,只是在絕望時感到是上天或上帝對自己“原罪”的懲罰,取得成功時卻又把一切歸功於上天或上帝對自己的拯救。
譯完小說後,譯者不由得聯想起一句中國成語:“盡人事,聽天命。”主人公是真正盡人事的。他不怕困難、自強不息、艱苦奮鬥、重視理智。這樣一個藝術形象生動活潑地顯現在讀者眼前,這樣一種人生哲學包含在小說的字裡行間,使那些“聽天由命”的語言和人生觀黯然失色。總之,有理智地實踐——這種思想像一條紅線,貫穿於全書的始終,無疑會使小說增加了思想性和教育作用。一些西方經濟學家在承認“自私”是人的本性的同時,強調“理性”的重要,這和小說作者的思想觀點也許是不謀而合吧。

作者丹尼爾·笛福(1660—1731)出生在倫敦一個商人家庭。他的個人經歷非常豐富,他經商、從政、辦報,寫過時論,晚年才寫小說。他商海溺水,仕途受阻,卷進過政治和宗教鬥爭的旋渦,甚至為此入獄。但他在耳順之年寫的這部小說一鳴驚人,自己也一舉成名。
當然,不同的時代和社會,不同讀者對此書的評價和喜好必定不同。比如年輕的讀者喜歡其中曲折的故事情節,成年人特別是老年人願意讀其中富有人生哲理和經驗智慧的議論部分。對宗教部分的內容,評價肯定也會大相逕庭。不管怎樣,歷史已經證明:此書經受住了歷史風雲的考驗,成了一部傳世的文學名著。像任何一部經典的、現實主義的作品一樣,此書一定會經久不衰,百讀不厭,常讀常新。
譯者中學時在英語教材中讀過本書的片斷,大學時候泛讀過名家譯本,73歲的我這次翻譯它實際上是一次認真、全面、細心地精讀,對它有不少新的感受。當然,無論作家還是作品,以及他筆下的主人公,都不可避免地要帶上時代的局限性,但只要作家寫出了傳世之作,只要他筆下的主人公為不同時代、不同年齡、不同階級、不同階層的讀者所喜歡(雖然喜歡的程度和角度可以不同),那么書中一定有超越時代的、長久的好東西。這裡只是隨便談了一些譯後感,並不是對它做全面的書評,就此打住吧!
曾沖明
2004年7月於長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