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文叢:中國六大古典小說識要》是2013年8月1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錦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博雅文叢:中國六大古典小說識要
-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 頁數:593 頁
- 開本:32 開
- 作者:張錦池
-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02010013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博雅文叢:中國六大古典小說識要》作者張錦池多年治學成果之大成,從傳統文化的新視角,考察了中國古典六大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儒林外史》、《紅樓夢》,對其作家和作品深層次的創作思想及其藝術表現,進行了獨到而全面的探索,自成體系、自成一家,是一部慎學而多思、博大而精深的學術專著。
圖書目錄
序言
前言
第一章一部打開了的民眾心史——說《三國志通俗演義》“擁劉反曹”思想的文化意蘊
一個值得注意的歷史現象
二一部打開了的民眾心史
三一種深沉的失落感
第二章一曲“三本”思想的讚歌——說《三國志通俗演義》的創作本旨
一說給有志王天下者聽的英雄史詩
二“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民心為立國之本
三“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人才為興邦之本
四“漢界楚河,唯智勝也”:戰略為成敗之本
第三章一部中國式的古典主義傑作——論《三國志通俗演義》的創作方法
一引言
二創作原則:俯仰史冊,激揚理性
三題材選煉:緣史通志,譜寫史詩
四人物塑造:博採雅俗,因材成型
五謀篇布局:網狀形態,傳記組合
六結論和餘論
第四章智勇仁千古一賢——從“失空斬”解讀諸葛亮藝術形象
一引言
二從“街亭之失”說諸葛亮的用人
三從“空城之計”說諸葛亮的知人
四從“馬謖之斬”說諸葛亮的為人
五簡短的結論
第五章亂世忠義的悲歌——論《水滸傳》的創作本旨
一問題的提出
二“嘯聚”不忘“廊廟”
三“順天”出於“護國”
四“頌聖”亦是“誚聖”
五以“忠義人”的襟懷寫“忠義人”
第六章“群山萬壑赴荊門”——說《水滸傳》的結構形態
一小引
二說“群山”:一百零八將的行蹤
三說“主脈”:宋江其人的人生道路
四說“荊門”:前為梁山泊,後為蓼兒窪
第七章論《水滸傳》的神道設教問題——說《水滸傳》的文化底蘊
一引言
二說英雄人物的神性與魔性問題
三說“神諭”和“聖諭”亦即作者的自諭
四說神道設教在敘事結構中的作用
五結論和餘論
第八章千古蓼窪埋玉地落花啼鳥總關愁——論宋江的人生道路
一勢成鼎足的三說
二宋江是怎么“落草為寇”的
三宋江是怎么“把寨為頭”的
四宋江是怎么“接受招安”的
五宋江接受招安後的結局如何
六簡短的結論
第九章宗教光環下的塵俗治平求索——論世本《西遊記》的文化特徵
一引言
二朝聖宗旨與價值觀念的蛻化
三負債意識與感恩情結的易位
四公義觀念和立身之道的嬗變
五靈山就在孫悟空的金箍棒上
第十章天下治亂繫於用人——論《西遊記》的創作本旨
一明清以來幾種具有代表性的說法
二玉帝、老君、佛祖對美猴王的態度
三觀音對美猴王的態度
四天下治亂,繫於用人
第十一章以個性心靈解放為基礎的文藝開山之作——說《西遊記》的藝術構思
一“附辭會義,務總綱領”
二橫雲斷嶺式的三層構架
三金線貫珠式的結構形態
四彩線亦金線的美學效應
五形象體系構成的立新場
六人物刻畫方法的開生面
七臘梅之美其所以為美
第十二章論孫悟空的血統及其演化——說美猴王的原型是“修煉猿”
一問題的追溯與成果的反思
二說孫悟空的形象孕育於道教猿猴故事的凝聚
三說孫悟空的形象發展於釋道二教思想的爭雄
四說孫悟空的形象定型於個性解放思潮的崛起
五孫悟空和賈寶玉比較研究識小
第十三章論《金瓶梅》的結構形態與創作思想——從小說的命名說開去
一小引
二說以“金”興
三說以“瓶”盛
四說以“梅”衰
五結論
第十四章論《金瓶梅》的藝術構思與人倫哲理觀念——從小說的以“悌”起、以“孝”結說開去
一小引
二說以“悌”起、以“孝”結的由來
三說蘭陵笑笑生對“君子之邦”的呼喚
四說蘭陵笑笑生對“小人之肆”的鄙夷
五小結
第十五章艷歌當哭意主諷世——《金瓶梅》真義考
一小引
二說西門慶獲蔡京之庇而興
三說西門慶得蔡京之寵而盛
四說西門慶和蔡京同運而亡
五結論和餘論
……
第十七章論吳敬梓筆端的一代人不如一代人現象——說《儒林外史》的創作本旨與文化反思
第十八章論吳敬梓心目中的“理想國”——說《儒林外史》的思想性質及其文化沿革
第十九章以紀為經,以傳為緯——論《儒林外史》的紀傳性結構形態
第二十章論《儒林外史》的思想性質——是苦痛地求索未來,還是悲愴地緬懷三代
第二十一章論《紅樓夢》與啟蒙主義人性思潮——說《紅樓夢》時代精神與“人”的發現
第二十二章論《紅樓夢》的三世生命說與兩種聲音——說曹雪芹筆端的神道設教
第二十三章借得山川秀添來景物新——論《紅樓夢》的均衡美及其數理文化
第二十四章“今古未有之一人”——說賈寶玉的叛逆思想
附錄1曹雪芹生年考
附錄2《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成書年代考論
原本識要以實為新——《中國六大古典小說識要》讀後感(代跋)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