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水龍村位於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楊村鎮,並且井水龍古村建築均為客家圍屋建築模式,這裡碉樓林立,巧奪天工、古色古香的朱氏祖屋—雲記豪宅、泉記豪宅及水圍碉樓等古建築共10座,占地面積60畝,其中建築面積30畝,地塘和魚塘30畝。楊村鎮井水龍古村面朝象頭山,背靠羅浮山北麓,有海拔500米的錫山頂山脈為屏障,該古村占地面積為60畝,有著近200年的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博羅縣井水龍古村
- 地理位置: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楊村鎮
- 氣候類型: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60畝
- 景點級別:縣級
- 著名景點:雲記豪宅,泉記豪宅,水圍碉樓
地理位置,人口概況,歷史狀況,
地理位置
該村海拔34米,東經114°26'47.9'',北緯23°29'27.9'',屬於博羅縣東北部,北回歸線貫穿該村,上游有國家小二型的寶溪水庫,水庫之水從村中緩緩流過,灌溉便利,土地肥沃,歷來該村村民都能豐衣足食。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常綠植被、林木為顯著特點,年降雨量1816mm,平均溫度為21.8度,平均濕度為80度。礦產資源主要有錫、銅、瓷泥等10多種。由於該村位於楊村鎮的上游,該村的農田屬農保區村,生態環境保護完好。
人口概況
井水龍村現有人口1640人,水田775.77畝,旱地893.23畝,林地2133畝。據統計,朱氏後人現遠居在香港的人口約370人,台胞約20人,國外華僑80人,國內其他地方180人。靠近廣河高速、S244省道、縣道X218貫穿全村,村內道路暢通,交通便利。
歷史狀況
建村歷史
明朝嘉靖年間(約公元1522年)朱氏先祖朱時瑛(第九世)自惠州水北遷入博羅楊村井水龍始歷經近500年繁衍生息,現擁有8個自然村,分別是:昌利、井二、井一、真記、裕龍、泉記、水圍、對門。
井水龍古村建築均為客家圍屋建築模式,這裡碉樓林立,那巧奪天工、古色古香的朱氏祖屋—雲記豪宅、泉記豪宅及水圍碉樓等古建築共10座,占地面積60畝,其中建築面積30畝,地塘和魚塘30畝。
井水龍古村建築均為客家圍屋建築模式,這裡碉樓林立,那巧奪天工、古色古香的朱氏祖屋—雲記豪宅、泉記豪宅及水圍碉樓等古建築共10座,占地面積60畝,其中建築面積30畝,地塘和魚塘30畝。
雲記豪宅建築風格
公元1829年,朱氏第20世孫朱萃瑛(號雲記)從京城回井水龍興建雲記豪宅。雲記豪宅工程啟動時,招募各地建築精英及民工近千人,按各項施工程式需要分工調配。其中青磚打磨工人達300人之眾。青磚打磨是一項十分細膩的操作工序,嚴格規定每人每天只能磨磚三塊,不得超多。磚塊長、寬、高及底面尺度統一,平面光滑齊整。300民工每天磨磚不止,整整花了3年時間才完成。雲記豪宅大門棟樑上的兩座木雕獅子,亦用了3年的時間才雕刻完畢.雲記豪宅為當地客家圍屋建築模式。其占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採用“九廳十八井”客家布局建築,分前、中、後三進而建,共五座十五棟,計有大廳、閒廳、襯屋以中軸線為界各31間房共62間。每進之間各有天井,其中前廳左右側房有兩眼袖珍天井,風格獨異。兩眼小天井為正方形,四邊長度僅1米有餘。
在雲記豪宅中,所有棟樑、木柱、屏風等均用各地名貴木材製作。尤其是祖屋兩扇厚約20餘公分的大門板,是採用越南木材王製作的。此大門堅韌無比,火燒不爛,刀槍不入。早在七十年代,省博物館曾來人提出用1萬元人民幣收購此門,因村人不肯才得以保留至今。雲記豪宅的大廳、閒廳上所有的橫樑、板檐及屏風均有手雕工藝精湛的人物類、五穀類及獅子,亦有鳥獸蟲魚、山水風景、花草樹木等,可謂五花八門。所有木雕均塗金水,一幅幅色彩斑斕、栩栩如生。現存閒廳壁畫《太白醉酒圖》畫面清晰,左右襯屋小天井牆壁上的山水浮雕保留完好。
在雲記豪宅周邊,至今還保留著5座碉樓與4棟樓宇。其中泉記祖屋為朱萃瑛之侄朱蔚然宅居。朱氏祖屋占地面積之廣,動用民工之眾,建築時間之長,技術之精,工程之巨,實為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