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爾濟斯[博爾濟斯、博固斯、布固斯、巴固思、伯古斯,讀音作bóěr-jìsī(ㄅㄛˊ ㄦˇ ㄐㄧˋ 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博爾濟斯姓
- 讀音作:bóěr-jìsī
- 滿語:Borgisi
- 親軍堂:以望立堂,亦稱克什克騰堂。
姓氏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蒙古博爾濟斯部,屬於以部落名稱為氏。據史籍《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載:蒙古族博爾濟斯氏,亦稱博固斯氏、布固斯氏、巴固思氏、伯古斯氏,出自大蒙古汗國初期一個驍勇善戰的軍隊所組建的克什克部中一個分支小隊,“克什克部”,是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所賜屬下軍隊的“怯薛”稱號,即克什克騰,漢義“番軍、親軍”,其成員為歷年征統蒙古各部收集的善戰勇士,因此該部族人來源繁雜。
據史籍《蒙古秘史》的記載:南宋寧宗趙擴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孛兒只斤·鐵木真當時還未成為成吉思汗,他率部親征乃蠻部之前下詔:“加強克什克騰,以作為蒙古大軍主力。”他在千戶長、百戶長、自由民的年輕子弟中選拔優秀者五百五十人,組成了一支特別軍隊,賜號“怯薛台”(輪番宿衛),成為自己帳下最強大的核心護衛軍。到了南宋開禧二年(大蒙古國成吉思汗元年,公元1206年),成為成吉思汗的孛兒只斤·鐵木真在“克什克騰”的基礎上擴建了一支萬人怯薛,成為蒙古汗國的軍事中堅,屬下親信四傑中的札剌亦兒·木華黎、遜都思·赤老溫等人都擔任過怯薛之長。從此,“克什克騰”與“察哈爾”、“喀喇沁”、“巴魯特”等一樣,成為了成吉思汗的親軍衛隊各個組成部分的稱號之一。“博爾濟斯”的漢義就是“安全帶”,是克什克騰中的一支小隊,職責是晝夜巡遊在成吉思汗大帳周圍,後成為一個部族的稱謂,引為姓氏,稱博爾濟斯氏,世代相傳。博爾濟斯氏部族是一個非常獨特的蒙古部族,在整個元朝時期,雖然其行政職能顯著衰退,族人大多從事較為單純的宮廷服侍和宿衛的本職工作,但因其具有深遠的歷史背景,又為歷代元帝最親信之人組成的,因此在內廷仍有巨大的影響力,累有干預御前決策的情況,諸如以內馭外、挾制宰相和中書省,介入宮廷政變、參與皇位更迭甚至參與弒殺帝王等,這種情形貫穿有元一朝,持續不斷,成為元朝政治中較突出的問題,就如同以後明朝時期的東、西兩廠和錦衣衛的亂政情形。到了元朝末期以及明朝初期,博爾濟斯氏部族隨著元朝政體的敗亡以及北元政權政局的紛亂,損失極為慘重,乃至被分化到蒙古各個強勢部落中。至明朝中葉以後,其部族一部分人分散遷居烏魯特(今內蒙古東南部興安盟地區)、克什克騰(今內蒙古赤峰克什克騰旗)、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山西等地部分地區)等地。明朝中葉即有女真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orgisi Hala。明思宗朱由檢崇禎七年(後金大汗愛新覺羅·皇太極天聰八年,公元1634年),博爾濟斯氏部族隨克什克騰部歸附後金政權。清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滿清政府招編克什克騰部為克什克騰旗,成為清朝時期內札薩克蒙古四十九旗中的昭烏達盟八部十二旗中的一旗。
清朝中葉以後,蒙古族、滿族博爾濟斯氏多冠漢姓為松氏、斯氏、博氏、布氏、巴氏等。
遷徙分布
博爾濟斯氏是蒙古族、滿族的共有姓氏,歷史悠久,今仍在稱呼使用,亦多漢化為松氏、斯氏、博氏、布氏、巴氏等,分別融入各氏大家庭,多以克什克騰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克什克騰:克什克騰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赤峰市西北部,地處內蒙古高原與大興安嶺南端山地和燕山余脈七老圖山的交匯地帶。克什克騰旗歷史悠久,出土文物多屬“紅山文化”與“夏家店文化”。夏與前商時期是商族先民的聚居地,先後有東胡、烏桓、鮮卑、契丹、蒙古、漢等民族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創造了北方發達的古代文明。夏與前商時期,為商族居地。在典籍《荀子·成相篇》中記載:“契玄王生昭明,居於砥石遷於商,十有四世乃有天是成湯。”砥石,即今克旗境南白岔河源頭之豁特必勒(城池)。商族南遷後,嬗為山戎、東胡之地直至秦朝末期。西漢高祖元年(乙未,公元前206年),匈奴敗東胡,其境歸屬匈奴左地;西漢中後期,其境南部屬於烏桓,北部屬於鮮卑。東漢建武二十五年(己酉,公元49年),烏桓部南遷,嬗為鮮卑,初期屬於遼西鮮卑,後屬於鮮卑宇文部,到東晉末期則歸屬鮮卑慕容部。十六國時期,南部屬於庫莫奚族,北部屬於契丹族。到南北朝時期全境皆屬於庫莫奚族。到隋朝時期則屬於契丹族。唐貞觀二十五年(戊申,公元648年),契丹首領大賀丹耶律·哥窟舉族歸附唐朝,唐朝將克什克騰劃歸河北道,並設定羈縻府,克什克騰歸屬於松漠都督府。安史之亂後,唐朝對契丹失控,直至五代時期,克什克騰皆屬於契丹。遼國時期,屬上京道,道以下設定州縣,克什克騰東南部屬於饒州,轄有臨河、安民兩縣;南部為儀坤州,轄有來遠、廣義兩縣;遼統和十三年(乙未,公元995年),來遠併入廣義,饒、義兩州戶民皆從渤海遷入。金國時期,在金天眷元年(戊午,公元1138年)改上京道為北京路,轄喲克什克騰,金承安三年(辛酉,公元1199年),設立全州(今烏丹),克什克騰歸屬於全州。“克什克”,系蒙古族部落名稱,蒙古元太祖九年(甲戌,公元1214年),成吉思汗將克什克騰西部與北部賜予特薛禪的長子按陳,東北部分封給特薛禪的次子阿忽台,中南部分封給特薛禪的三子冊,克什克騰的全境成為蒙古弘吉剌氏的私蕃。元朝至元七(庚午,公元1270年),弘吉剌氏萬戶斡羅陳在答兒海子(今達里湖)建應昌城,元至元二十二年(乙酉,公元1285年)升為路,轄領應昌縣。明朝時期,克什克騰起初為北元政權占據,明洪武二十一年(戊辰,公元1388年),明軍大將藍玉攻克應昌城,更名為清平鎮,由大寧都司應昌衛管轄,後歸屬於兀良哈三衛之朵顏衛。明正德元年(丙寅,公元1506年),韃靼部首領巴圖孟克(達延汗)征服兀良哈三衛,在漠南建立左右兩翼三萬戶,克什克騰屬兀良哈萬戶。明嘉靖二十二年(癸卯,公元1543年),兀良哈萬戶分裂。明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公元1550年),蒙古大汗達賚遜庫登汗率部東遷,克什克騰歸屬於察哈爾蒙古。後金天聰八年(甲戌,公元1634年),克什克騰部歸附後金政權。清順治九年(壬辰,公元1652年),清廷招編克什克騰部為克什克騰旗。民國二年(壬子,公元1912年),撤消白貧司,建立經棚設治局。民國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設立經棚縣,隸屬熱河特別區熱河道。民國二十二年(偽滿大同二年,癸酉,公元1933年),日寇占領經棚縣,民國二十三年(偽滿康德元年,甲戌,公元1934年)1月,撤消經棚縣,併入克什克騰旗,隸屬於偽滿興安西省(開魯)。民國三十二年(偽滿康德十年,癸未,公元1943年),撤消偽滿興安西省,併入興安總省(海拉爾,今內蒙古呼倫貝爾盟)。民國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8月16日光復,在蘇聯紅軍的干預下,經棚成立維持會,12月1日,克什克騰旗、經棚縣同時成立人民政府,隸屬於熱河省北行署。民國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撤消經棚縣,統歸克什克騰旗,隸屬於內蒙古昭烏達盟。1949年5月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管轄。1969年7月27日,昭烏達盟劃歸遼寧省,克什克騰旗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1983年,中央人民政府撤消昭烏達盟,設立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歸屬於赤峰市。
堂號
親軍堂:以望立堂,亦稱克什克騰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