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爾和羅[博爾和羅、博爾蘇特,讀音作bó ěr hé luó(ㄅㄛˊ ㄦˇ ㄏㄜˊ ㄌㄨㄛˊ),滿語為“Borhero”]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博爾和羅姓
- 讀音:bó ěr hé luó
- 滿語:Borhero
- 源自:滿族
姓氏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歷史名人,
姓氏淵源
在清朝中葉以後,蒙古族、滿族、達斡爾族博爾和羅氏多冠漢姓為博氏、羅氏、海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乞顏·別速台(Kiyat·Bésut)。
遷徙分布
博爾和羅氏是蒙古族、滿族、達斡爾族共有的古老姓氏,歷史悠久,今仍在稱呼使用,亦多漢化為博氏、羅氏、海氏等,分別融入各氏大家庭,多以遼西、海拉爾為郡望,後裔子孫大多分布在今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草原以及大、小興安嶺地區。
郡望堂號
郡望
遼西郡:即以今遼寧省朝陽市為中心向西北延伸的一帶地區。戰國時期燕國初設遼西郡,秦朝時期將治所設在陽樂(今遼寧義縣),其時轄域在今河北遷西、樂亭,遼寧松嶺山以東、長城以南、大凌河以西地區。西漢時期屬幽州遼西郡,轄境漸小。東漢時期屬幽州遼西郡柳城縣。魏、晉兩朝屬昌黎郡。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前燕國、前秦國、後燕國時期屬昌黎郡,治所皆在龍城(今遼寧朝陽),前燕國曾移治於令支(今河北遷安);北燕國時期屬昌黎尹龍城,曾移治於肥如(今河北盧龍),北齊時期廢入北平郡,其後治所逐漸北遷,最後仍以龍城為中心。北魏時期屬營州昌黎郡龍城(和龍城)。東魏、北齊時期屬營州。隋朝時期屬柳城郡柳城縣,即今遼寧朝陽、義縣一帶。朝陽地區古代文化源遠流長,其境內的“鴿子洞”古人類遺址證明,早在十多萬年前朝陽大地已有人類祖先繁衍生息,境內的牛河梁遺址也證明早在五千年前就存在一個具有國家雛型的原始文明社會,這一重大發現,把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多年。
海拉爾:海拉爾的名稱是因河而來的,早在清朝雍正年間是一座清政府戍邊的軍事重鎮,因坐落在呼倫貝爾草原而被稱為呼倫貝爾城,是《中俄尼布楚議界條約》簽定後大清帝國北部的重要門戶,在歷史上為捍衛一千公里長的中俄邊界發揮了巨大的歷史作用。呼倫貝爾城所處的地埋位置,使其發揮出巨大的輻射作用。建城初即建有通往齊齊哈爾、黑山頭、古北口、張家口、庫倫(今烏蘭巴托)、阿爾山、吉拉林等數條可通車馬的道路。當年草原上盛況空前的甘珠爾廟會就是依靠這些古道暢通而促成的。二十世紀初,隨著沙皇俄國對中東鐵路的修築、通車,俄、日、德、美等外國資本主義經濟的侵入,海拉爾地區進入新的商貿發展時期,在呼倫貝爾城外開闢了市場,清光緒三十三年(丁未,公元1907年)被正式闢為對外國人開放的商埠。因修築東清鐵路建立車站時,定名為“海浪”站,是海拉爾的譯音,後來新街開發,海拉爾站的知名度漸漸提高,“呼倫貝爾城”的名稱被取而代之。海拉爾河在《遼史》中記載為“海勒兒”,在《元史》中稱“海喇兒河”,後來也漢譯“海蘭兒河”、“合泐里”等,其含義眾說紛紜,長期以來有多種說法:最流行的是“野韭菜”的意思,考證者還用《蒙漢辭典》來作證,說“哈利亞爾”是野韭菜生長的地方,因此其河也就叫海拉爾;另有說法是“流下來的水”之意,持這一觀點的人用翦伯贊的《內蒙訪古》一文為依據,看來也有一定的道理;還有一種說法是“黑色”之意,但其解釋是海拉爾河兩岸牧草繁茂,呈深綠色,遠遠望去,與藍天、白雲、綠地之間有如黑綠色飄帶,所以也稱之為墨色之意。海拉爾河的名稱早在一千多年前就見於史冊,發源於大興安嶺,全長七百多公里,流入額爾古納河,注入黑龍江,是黑龍江的主要源頭之一。海拉爾河牙克石以上地形起伏較大,植被良好,水流較急,河水較清;當河水進入呼倫貝爾草原以後,開始放慢了流速,平坦的大草原使河道迂迴曲折,河水漫溢擴散,滲透增加,旁蝕力增強。尤其到與伊敏河匯合處以下今海拉爾市區後,地勢開闊平坦,河草茂密深綠,蘆葦盪片片相連,河水連起一串串水泡、湖泊,河道流速每秒鐘只能走幾公分的距離,常年泡在水中的葦根水草、腐殖物把水染的更黑,就連生長在這裡的鮎魚、鯽魚都是黑色的。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原始蒙古人,見到這條黑如墨的水,自然“海拉爾”的河名就產生了。海拉爾河是條母親河,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二、三萬年以前就有古人類活動。當時在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生活的古人類被考古界稱為“扎賚諾爾人”。自民國二十三年(甲戌,公元1934年)以來,在扎賚諾爾煤礦先後發現古人類化石已有二十多個。雖然目前在海拉爾市境內尚未出土古人類化石,但扎賚諾爾人在這裡活動是無疑的。不僅是因為海拉爾河與達賚湖相連,按著人類生活規律應同屬一個活動範圍,而且也有考古證據能說明,當時的人類社會處於舊石器晚期,生活在這裡的古人類與沒有滅絕的猛獁象、披毛犀、東北野牛等古生物共存,而且人類以此為捕獵對象。在海拉爾地區,無論是北山、東山取土場,都發現大量的此類古生物化石。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黑龍江博物館徵集發掘了大批古生物化石,現在黑龍江博物館展出的猛獁象、披毛犀、東北野牛化石很多是海拉爾地區出土的。1985年,在東山取土場,又發現零散的猛獁象化石,考古人員就曾在一塊化石上發現人類砍砸的痕跡,充分證明這裡在舊石器時期就是古人類活動的地方。進入距今一萬年左右的全新世紀,海拉爾地區氣候、地貌與生物群同現在基本相似,人類也走進了新的發展時期。在考古學中,從舊石器向新石器過渡期間,有一個中石器時代,目前考古界都把海拉爾西山(松山)細石器作為中石器時代的代表,也就是在距今六千~一萬年間,在海拉爾活動著一支使用細石器、走向文明時代的原始人類。他們手持石制工具,同大自然進行頑強的拚博,過著原始氏族社會生活,創造出中石器文化。當中原進入新石器時代,生活在海拉爾的原始人也步入了新的歷史時期,創造了輝煌的哈克文化,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禮器玉器出現了,生產力發展了,先進技術推廣了,複合工具套用了,將細石器發展到了頂峰。進入歷史時期以來,海拉爾市同呼倫貝爾一樣,是中國北方遊牧民族的歷史搖籃。在歷史發展到春秋戰國之際,海拉爾地區的狩獵、遊牧民族已見於史籍,他們的名稱就是東胡民族。那時,在中國北方草原有個強大的遊牧民族,被中原稱為匈奴,史書簡稱其為“胡”。而其北,在大、小興安嶺,乃至外興安嶺,存在一個比匈奴還強大的狩獵、遊牧民族,因在匈奴東,被稱作為“東胡”。秦、漢之際,北方草原戰火紛飛,匈奴不僅和漢朝兵戎相見,也和東鄰的東胡刀槍相擊,而東胡民族被匈奴打散的一支鮮卑族在呼倫貝爾草原的孕育下形成、發展、強大,占據了匈奴故地,建立了強大的鮮卑部落聯盟。海拉爾地區就留下鮮卑人的遺蹟——謝爾塔拉鮮卑古墓群。東漢末年,鮮卑人經過南征北戰,吞併五胡十六國,統一了黃河流域,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以少數民族為主體的中央政權北魏王朝。鮮卑南遷的留守部隊,再去中原晉見雖然是本族的,但已是中國的天子時,就以“室韋”的名稱被記入史冊。“室韋”與“鮮卑”是同音異釋之音,都屬蒙古語,是“森林中的人”之意,與“喜桂”、“喜桂圖”等譯音一致。今天,在額爾古納市的原始森林中,也有“室韋”的地名。在北魏、隋、唐之際,中原就把居住在大興安嶺和呼倫貝爾草原的狩獵、遊牧民族都稱作為“室韋”。最近文物考古工作者在謝爾塔拉發現了室韋古墓群,就雄辯地說明室韋及其後裔蒙古,都曾是海拉爾地區的主人。後梁貞明二年(丙子,公元916年),契丹族人在中國北方建立了遼政權,海拉爾地區全部為遼國占據,設烏古敵烈統軍司,契丹族人在海拉爾河流域建立了邊防城池,成為契丹族人統治下北方遊牧民族駐牧的地方,考古工作者在海拉爾東山、謝爾塔拉鎮、哈克鎮等許多遺址都發現遼代遺蹟。南宋嘉泰二年(壬戌,公元1202年)秋天,蒙古族英雄鐵木真打敗了塔塔爾人,盡掠其部眾,占領了海拉爾河流域,統一了呼倫貝爾草原,並以此為休養生息據點,僅用四年時間就完成了從東到西統一蒙古高原的大業,被各部族擁立為成吉思汗。從此,北方草原上形成了一個具有共同語言、地域和文化的,並在心理素質和經濟生活上也有共同特點的民族蒙古族。他們南征北戰,服了歐亞大陸,建立了四大汗國,隨後又統一了中國。元朝滅亡後,戰亂使呼倫貝爾草原的遊牧民族又過著動盪不定的原始遊牧生活。至後金興起,這裡的蒙古各部陸續臣屬清朝,女真人為利用蒙古人對明朝的反抗情緒,先後把居住在這裡的勇敢善戰的蒙古人遷到烏蘭察布草原。這期間呼倫貝爾地區僅有為數不多的巴爾虎、布里亞特蒙古族和達斡爾族、鄂溫克等遊牧和狩獵者活動的區域。就在這時,沙皇俄國侵略魔爪伸向呼倫貝爾地區。清朝雍正年間,針對沙俄的侵略行徑,清政府開始注重邊防建設,在呼倫貝爾境內設十二處卡倫(哨所),並遷大興安嶺東麓布特哈八旗索倫(今鄂溫克、達斡爾、鄂倫春)和巴爾虎,到嶺西呼倫貝爾地區戍邊。從此,呼倫貝爾地區進入了人丁日益增多的歷史新時期,在今海拉爾市正陽街一帶修築了“呼倫貝爾城”。從此,現在的海拉爾市成為呼倫貝爾的商貿、交通、政治、文化的中心,被譽為“草原明珠”。二十世紀初,俄國人修築中東鐵路,在呼倫貝爾旁建一車站,因臨海拉爾河而定名“海浪”站,即海拉爾的譯音,靠近車站處為新街,隨著商埠的開發,海拉爾的知名度提高,舊街“呼倫貝爾城”被新街“海拉爾”取而代之。2001年10月10日,海拉爾市隨著呼倫貝爾撤盟設市,相應撤銷了海拉爾市,改設呼倫貝爾市的海拉爾區。
堂號
遼西堂:以望立堂。
海拉爾堂:以望立堂。
歷史名人
博爾和羅·海三岱:(生卒年待考),滿族。著名清朝三等輕車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