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碗廠鄉博什瓦黑山南麓。博什瓦黑,彝語為“神像畫下的岩洞”之意。唐代南詔時(748-937年)刻繪。岩畫刻在16塊岩壁上,共17組27幅,總面積1440平方米。陰刻畫面,有釋迦牟尼、觀音、如來佛、四大金剛諸佛及麒麟、獅、龜、象等動物圖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博什瓦黒岩畫
- 類型:岩畫
- 時間:唐代南詔時
- 面積:1440平方米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具有深厚帝王氣質的《南詔王出巡圖》。博什瓦黑岩畫群中在較突出的岩石上有這樣一幅構圖嚴謹、形象逼真、準確生動的陰刻手法描繪的出巡圖,畫中有6人騎馬出巡場面,錯落有致,疏密得當有序的安排畫面主體,特別是騎馬人比例準確而生動,嫻熟的陰刻造“線”運用得輕鬆自如,鑿兆捆故刻了姿態不同的馬糠抹和特徵各異的騎馬人;還有兩隻跟著馬隊腳下跑的獵狗一前一後之間既有向前行跑的速度,又有相互呼應的生動性,而且從狗的造型上分析是涼山彝族人特有的“土獵狗”。這件作品是博什瓦黑岩畫群中精彩的作品之一;無論從審美的角度,還是從南詔國史料研究角度,都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4)武士文化。在博什瓦黑岩畫群南區有一件被專家們認為是鑿刻的“四大天王”的作品,但在筆者看來他們更像是勇猛無比的南詔國武士,他們個個赤著胳膊和腳,手持弓箭瞪著大眼,有所向無敵這氣勢,線條簡煉而不失張力,作者以滿腔的熱忱,粗獷中帶細膩的手法表現了南詔國時的尚武精神。南詔時期,彝族統治以武富國強兵的法寶,“四大天王”就是這方面例證。
(5)圖騰文化。圖騰崇拜是我國眾多岩畫中一個永恆的題材,無論是北方岩畫還是南方的原始岩畫中都出現了很多“圖騰文化”方面的內容;在博什瓦黑岩畫中也出現了“龍”、“鷹”、“魚”、“麒麟”等諸多圖騰造像,更加豐富了岩畫的內容和形式。“鷹”是彝族崇拜的圖騰之一,彝族民間關於“鷹”的傳說很多,鷹與濮嫫娌也的故事,彝族畢摩與“鷹文化”的傳承等等榆尋再,已經成為中外彝學界的探究的重要內容。
縱觀以上岩畫內容和鑿刻技法,證實了這樣一個結論。“博什瓦黑岩畫”是彝漢文化交融的“活化石”,是多元文化架構的烙印。“多元一體”的文化格局已經在唐南詔國形成。各族人民在共同經歷了西南大地所發生的一切戰亂與不幸的同時鞏端請,也共同孕育了中華民族共擁有的一切幸福與輝煌。彝漢各族的文化之間既有各具特色、形態各異的不同趨向,又有血脈相通,水乳共融的共通性。因此,南詔文化中在保留和繼承了彝文化的基礎上同時也吸納了中原漢族的文化養料。這在“博什瓦黑”岩畫中已經是一個不容辯駁的實證。“多元一體”、“文化混血”的歷史是源遠流長的,在中國歷史上“民族大融合”,“文化大混血”的歷史事實不計其數,“博什瓦黑”岩畫是這方面典型的實例,她是南詔國的統治者在不斷完善自己的政治經濟文化過程中給後人留下的很有價值一筆財富,是西南彝區古代歷史上彝漢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團結友愛、和平共處的歷史豐碑,特別是在涼山彝區發紙祖頁罪現如此規模龐大的岩畫群,對進一步了解研究當地歷史,各民族文化,民族關係提供了難得的史料,也對地方史、民族史、宗教史、彝族茅驗葛記藝術史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該論文系四川省社科重大委託項目子課題“四川省民族民婚鴉民間文化搶救、保護與開發研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