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亞種分化,繁殖方式,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開普敦豪豬體長63-81厘米,尾長11-20厘米,重量10-30千克。雌性體型和體重都略小於雄性。體型肥大,頭小、眼小,四肢短粗;頭骨較細小,顴弓不外擴,而鼻腔卻甚膨大;有20枚齒根很淺的牙齒。以身上有棘刺而著稱,直生而向後彎曲,背部、臀部和尾部都生有粗而直的黑色相間紡捶形棘刺,此系防禦天敵的重要器官;棘刺比較容易脫落,抵禦敵害的典型姿勢就是將身體背向對方。
頭部和頸部有細長、直生而向後彎曲的鬃毛,可以豎立成為一個波峰。體側和胸部覆蓋著扁平的棘刺。身體後背部和側面1/4和尾上的刺是圓棘刺。棘高達50厘米長,外套管長達30厘米。鼻骨寬長,長於顱全長的30%。鼻骨後部比前頜骨後緣長15毫米;眶前窩和顳窩幾乎大小相等,臼齒部分由齒根。上臼齒構造與帚尾豪豬明顯不同。有很長的可移動鬍鬚。
身體的前半部分是深褐色至黑色,背部、臀部和尾部都生有粗而直的黑棕色和白色相間紡捶形棘刺,這些刺中間是空的,由體毛特化而成,容易脫落,有的尖端還生有倒向的鉤子,像一根根利箭,非常堅硬而銳利。全身的棘刺都以3至5枚一排生在體表厚厚的“肉鱗”弧形面上,並以5枚一排的居多,刺下的皮膚上生有稀疏的長剛毛,主要為白色,中間有一條暗帶。臀部刺長而密集,四肢和腹面覆短小柔軟的刺。尾較短,隱於刺中。鼻骨長,其後緣在淚骨之後。
棲息環境
棲息於乾燥的沙漠地區,僅發現於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不包括西南地區的沿海沙漠。從海平面至海拔2000米的的大部分植被地區,更喜歡有岩石的山丘,因為它們必須在白天有棲身之所。會經常暫避洞穴或樹孔,會修建立達20米長的洞穴,其中有一個深2米的巢室。
生活習性
它以背部和臀部朝向入侵者,使全身的棘刺豎立起來並急驟地顫動,將身體倒退著向對方撞擊。有時,它還能將背部的硬刺靠肌肉彈動的力量,一枝一枝地射出來,如同開弓放箭一般,只是這些箭射出後的力量很小,沒有殺傷力,也許僅僅是嚇唬敵人而已。不過,一旦被這些棘刺扎入皮肉,就會受到嚴重的傷害。因此大多數食肉動物都深知它的厲害,輕易不來招惹它,只有在十分飢餓的情況下,或者那些無法捕捉行動敏捷的動物的衰老或傷殘的食肉動物,才不得不向它發動進攻,結果不可避免地被刺得皮肉潰爛或者眼睛失明,甚至喪命。在自然界中,只是偶爾才有經驗十分豐富的豹或獵狗,伺機將它踢翻,使其柔軟的腹部朝上,才能將其制服。
開普敦豪豬是食草動物,以各種各樣植物的根、鱗莖、水果和漿果為食。食物以植物為主:包括水果、塊根、塊莖、球莖、和樹皮。豪豬能很熟練地用前爪處理食物,使勁把食物“釘”在地上,用力把它咬碎吃掉。通常情況下,豪豬單獨覓食,儘管有時它們也三三兩兩地一起吃東西。它們偶爾也吃骨頭,會將骨頭帶到洞裡,用以磨牙或吸收裡面的磷酸鹽。
分布範圍
分布於波札那、蒲隆地、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肯亞、賴索托、馬拉威、莫三比克、納米比亞、盧安達、南非、史瓦濟蘭、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烏干達、尚比亞、辛巴威。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 學 名 | |
1. | 開普敦豪豬指名亞種 | Hystrix africaeaustralis africaeaustralis |
2. | 開普敦豪豬南非東部亞種 | Hystrix africaeaustralis zuluensis |
繁殖方式
開普敦豪豬全年可繁殖,常見於雨季。每胎產1-3仔,孕期94天左右,新生幼仔重量300-400克。野生開普敦豪豬壽命10歲,人工飼養下會活到20歲。交配行為通常由雌性首先發起,雌性會主動接近雄性,將尾巴和臀部抬起,剛毛指向雄性。然後雄性會從後面爬到雌性的背上進行交配。幼崽出生在底下洞穴系統中由草隔開的巢室里,出生時它們非常早熟;全身毛髮覆蓋良好,眼睛能夠睜開,不久之後覆蓋的硬毛能夠變成硬刺——對母豪豬來說這是比較幸運的,因為出生之後幼崽的毛才會變硬。
9-14天后可以吃固體食物。儘管它們還要由母豪豬照顧13-19周,但是出生4-6周后它們開始自己覓食。豪豬每窩產崽數量比較少,60%都是一窩生1隻,30%一窩生2隻,野生豪豬每個夏天只生1窩。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