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南非地穿山甲是一種體型較大的
穿山甲。頭體長34-61厘米,尾長31-50厘米,體重7-18千克。具有長尾,適於抓握,雄性略大於雌性。身體覆蓋著大的重疊的鱗片,深棕色。背部覆蓋9-13排鱗片,除了臉、喉嚨、腹部、內臂和腿以外有鱗片。像其他穿山甲一樣,具有強壯的彎曲爪,專門用於挖掘蟻巢。頭部有一個管狀小而無牙的嘴,具有突出的驚人的長粘舌;有一雙視力差的小眼睛,但具有尖銳的嗅覺和非常好的聽力,儘管沒有外耳朵。
地穿山甲與其他
哺乳動物的角質鱗片保護層相區別。它長而流線型的身體,小的錐形頭,厚厚的尾巴上覆蓋著重疊的黃褐色鱗片,由毛髮在鱗片間組成融合,形狀像
朝鮮薊葉。穿山甲的底部和四肢的內表面是身體的唯一沒有鱗片保護的部分,但是當受到威脅時,穿山甲可以滾成幾乎堅不可摧的球,將肌肉尾巴纏繞在身體上,只留下尖銳的鱗片面對掠食者。地穿山甲強壯的前肢具有長而堅固的爪子,能夠挖掘地面並撕裂螞蟻和白蟻巢穴。作為吃螞蟻和白蟻的專家,這種無牙的穿山甲對這種飲食有很多其他的適應性,包括用來沾起獵物的長而圓錐形的舌頭,它們靠敏銳的嗅覺來定位自己的食物,並用厚厚的眼瞼保護眼睛免受蟻蟲的叮咬。
棲息環境
南非地穿山甲穿越稀樹草原和林地,避開沙漠或森林。它們是令人驚訝的游泳運動員,經常發現生活在水源附近。
生活習性
穿山甲是一種孤獨的夜行動物,雖然在冬天它們常常會在傍晚時候就冒出來。通常緩慢行走,其頭部從一側搖擺到另一側,儘管它也們能夠用兩條腿上跑步和行走,但尾部拖在地面上。在尋找食物時,它們經常用自己的後腿行走,不斷地捕食獵物,鼻子靠近地面,它的前腿和尾巴偶爾接觸地面以獲得平衡。當一個螞蟻或白蟻巢被定位時,地穿山甲使用它的前爪打開一個洞,伸進它的長舌頭,進入蟻穴內部將螞蟻舔出來。舌頭可以延伸超過穿山甲嘴唇10-15厘米,並且在不使用時縮回到喉嚨里的小袋中。它還會在地面上挖掘淺孔,小心翼翼地移動土壤,因為它的舌頭從螞蟻巢的通道中滑出。任何與螞蟻一起吞下的沙子都有助於穿山甲肌肉的研磨和軟化食物。
雖然能夠自己挖掘洞穴,但地穿山甲更喜歡住在由食蟻獸或春天野兔挖出的洞穴里,它們睡覺時蜷縮起來。雖然鱗片不能提供良好的絕緣或防止外部寄生蟲,但它們可以防止洞穴壁上尖銳的岩石劃傷自己或捕食者的攻擊,起到有效的屏障作用。穿山甲的交配季節被認為是從夏末到初秋,在妊娠期約139天后的冬季分娩。雌性每年生一個幼仔,會扒在母親背部隨雌性一起四處遊走。
分布範圍
原產地:波札那、中非共和國、查德、肯亞、馬拉威、莫三比克、納米比亞、盧安達、南非、南蘇丹、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烏干達、尚比亞和辛巴威。
可能滅絕:史瓦濟蘭。
繁殖方式
南非地穿山甲是胎生動物,交配季節被認為是從夏末到初秋,發情期雌雄同居,交配後便分開,妊娠期約139天,分娩期為冬季,一般是12月至翌年1月。每年產1胎。穿山甲初生仔閉眼,無鱗,色淺白色,半月齡開眼;1個月以後增重200-500克,鱗片漸次角化,多為黑褐色;2個月後可隨母穿山甲外出覓食;外出時,幼獸伏於母獸背尾部。6個月仔獸體重可達1500-2000克,可離開母獸獨立生活。
亞種分化
單型種,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南非地穿山甲儘管在其分布範圍內設立了許多保護區,並且受到大多數國家的法律保護,但由於國際市場的需求以及森林肉類食用、藥用和迷信所造成的價值,其數量正在下降( 2013)。用於醫藥用途的過度開發正在南非進行,並且越來越多地滲透到核心保護區(1991)。
自2010年以來,Temminck的南非地穿山甲被非法貿易中攫取的數量急劇增加。儘管這些數據的最終市場未知,但許多南非地穿山甲在港口和高端郊區被沒收,這表明這些南非地穿山甲中至少有一些可能會被國外市場或外國人當地消費。
在亞洲(或前往亞洲)途中,非洲穿山甲或其身體部位的一些緝獲量證明了非洲穿山甲對亞洲的洲際貿易(2012)。穿山甲產品在亞洲的需求和價格正在上漲,而亞洲品種的供應正在減少。隨著從非洲到亞洲走私穿山甲(和犀牛角及象牙)的集團變得越來越複雜,極有可能非洲穿山甲物種將成為亞洲市場的源頭物種。
南非地穿山甲經常在南非的電線柵欄上被電擊(2013),但也貫穿其電氣柵欄普遍存在的範圍內。南非地穿山甲的死亡率估計為每年總數的2-13%。南非的道路死亡率也可能對物種產生負面影響。在南非和納米比亞,還有為其他物種設定杜松子酒陷阱的意外兼捕;而在辛巴威,由於過去15年土地利用系統的變化導致大量棲息地的改變和保護區的喪失,可能會進一步影響物種數量(2013)。在非洲其他地方,當地和國際貿易和棲息地喪失是主要威脅,盧安達也收到了意外觸電的報導。
保護級別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4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易危(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