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作家群新作叢書

南陽作家群新作叢書

由河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南陽作家群新作叢書》終於與大家見面了。此叢書策劃於2009年,原定兩個系列:南陽十位簽約作家的南陽青年作家文化叢書和南陽作家長篇小說工程叢書,但由於長篇小說工程中的一些作家沒有及時完成創作任務,故而最後將兩個系列合在一起,定名為《南陽作家群新作叢書》。這個叢書,基本上包括了南陽中青年作家的主要骨幹力量,大致可以代表南陽作家的現實創作水準。該叢書包括廖華歌的散文集《村子》,孫曉磊的評論集《見證風雅》,陳明遠的散文集《雲上的日子》,劉正義的散文集《沿陵河語事》,水兵的散文集《山之南水之北》,李雪峰的散文集《坐在田壟上曬太陽》,段舒航、蒙蒙的紀實文學集《生命中的大調曲子》,蘇菡玲的散文隨筆集《一個女人的夢》,孫宗信的散文隨筆集《一片扁扁的陽光》,劉黎麗的散文隨筆集《老家的故事》等,行者的長篇小說《菲斯》,廖華歌的長篇小說《白魚兒》,王俊義的長篇小說《第七個是靈魂》,宋雲奇的長篇小說《藍色寓言》,池長生、陳立紅的長篇小說《桐柏山寨》,可以說是近年來南陽文學創作成果的一個收穫和展示!

基本介紹

  • 書名:南陽作家群新作叢書
  • 出版社:河南文藝出版社
  • 頁數:3464頁
  • 開本:16
  • 作者:池長生 陳立紅
  • 出版日期:2013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80765627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由河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南陽作家群新作叢書》包括《非斯》《白魚兒》《第七個是靈魂》《藍色寓言》等五個長篇小說,及《村子》《雲上的日子》等十部散文。文壇老將行者的《非斯》再攀藝術高峰,帶領讀者在創世神話的奇境中,對宇宙和世界的存在作最根本的思考,試圖在西方哲學與中國傳統文化之間,建立橋樑。文壇常青樹廖華歌的《村子》用愛去感知疼痛,解讀村子永恆的語言。還有王俊義的《第七個是靈魂》、陳明遠的《雲上的日子》、池長生的《桐柏山寨》等大批佳作,也都受到讀者的熱烈好評。

圖書目錄

村子
雲上的日子
一個女人的夢
老家故事
山之南水之北
坐在田龔上曬太陽
生命中的大調曲子
一片扁扁的陽光
見證風雅
沿陵河語事
非斯
白魚兒
第七個是靈魂
藍色寓言
桐柏山寨

文摘

白沙岩
這是藏在伏牛山最深處一個名叫白沙岩的小村子。這兒山高林密,偏遠閉塞,雖與外面世界相通,卻有不少地方尚未遭受污染,仍保持著古樸自然、純真寬厚的民風鄉俗。整個村子的形狀頗似一片頂尖朝下的三角形楓葉,一條鄉、村、組聯修的公路從村東穿過,村西一條河,環繞著大半個村莊,養育著一百多口人。山水樹木,花草蟲魚,蒼岩臥石,空中的飛鳥,田間的莊稼,山野里的珍禽異獸,以及生活在這兒的世世代代的山民,都無不帶有原初的天璞與純淨。.在所有的美中,唯有樸素最美。白沙岩是樸素的。
外地人來到白沙岩,只環望那么一眼,就會驚異得目瞪口呆:怎么這山岩上全是白的,什麼時候落滿了雪呢?那些長在雪上的樹木花草不僅蔥翠繁茂,還花朵盈枝。他們疑惑了,下意識地仰望著空中,太陽正透過葉隙暖洋洋地照著,雪在陽光下閃著耀眼的光澤卻一點兒也不融化,人站在雪旁邊毫無冷意還時有汗水流淌,啊啊,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這花奶牛般奇妙無比團團塊塊的白?
村裡的人笑了,笑得暢快且底氣十足:看好了,這可不是雪,是白色的沙岩石層哩,要不,這村子不是徒有虛名了嗎?這沙岩石層啊,又叫千層岩,一層層地疊起來就成了山。聽說別的地方也有,但只是那么星星點點的幾塊兒,不成氣候,只有我們這兒滿山滿坡都是哩。這種沙岩既養人又養物,要不這山上的樹木咋就長得這樣高大粗壯?
乾脆改名叫雪村多好,雪村聽起來更有詩意,而且還和川端康成的“雪國”有了遙遠的呼應。一位隨行的詩人激動地說。在他眼裡,這一層層的沙岩就是一頁頁的書,樹木將它們裝訂一起,整個的村子就是一本大書,記載著村子的歷史和文化、生命的延續與命運遭際……村人注意到,從進村子起,他就掏出筆在一個小本上一直不停地寫著什麼。
可村民們才不管它濕(詩)意乾意呢,更不去在乎那個川什麼成,他們認定只有白沙岩做村名才最為正宗,這是老祖先留給他們的地方,是他們子子孫孫的家園和根。在這個世界上,根和家園只能有一個,這一個是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都永遠不可更改的。
來人若能在村里住幾天,就會從山民們那裡聽到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和傳說。就說這白沙岩吧,村裡的老人們講起來就有幾說幾解呢。
一種說法是,相傳很久以前,這兒的山岩全是灰褐色。村裡的一個窮書生愛上了與之相鄰的王員外的女兒,兩人海誓山盟,以身相許,愛得難捨難分。王員外和家人知道後堅決反對這門婚事,就對窮書生說:你若想與我家小姐成婚,除非一夜之間雪落山岩。其時正值仲夏,書生明白王員外出此難題是要徹底斬斷他對小姐的念想。不是嗎?誰能夠使上天在一夜之間落雪呢?無計可施的書生由灰心沮喪到絕望透頂,孤燈夜下,獨坐無眠,眼看著鏡子裡的他頭髮在慢慢變白。天快亮時,他朦朧記起一個個子矮小的黑影人飛快地拔下他頭上的白髮,然後對著空中吹幾口氣,那些白髮便飄飄然了無蹤影。待書生抓扯著自己剩下的黑髮,茫然搖晃著走出門口時,竟一下子驚呆了,只見山岩上到處白花花一片,奇蹟真的出現了,天真的落雪了!他呼喊著,奔跑著,來到山坡上一處石岩旁用手輕觸那雪,卻堅硬冷涼,竟是變白了的山岩。這情景令王員外驚異不已,他暗忖天意難違,遂成全了這樁婚姻。小片的白岩,但他卻從不灰心,日日鍛雕不已。終於有一天,風雨大作,電閃雷鳴,轟隆隆一陣巨響之後,原來的灰褐色山體不見,山岩大都裸露出了白。他母親的病果然不治而愈,娘兒倆都活了一百多歲,成了村里最高壽的人。
還有一種是說,外地一個算命先生路過村頭時患了重病,村人便將他接到家裡,大家輪流著精心照護。算命先生為感恩村人,咽氣之前特意交代大伙兒將他埋在響馬坡西南邊的石獅峰下,如此十年之內,村里將出大人物。誰料一年未過,野豬卻將那墳踩了一個大窟窿,地氣全跑了,山岩氣得變成了白色。
面對白沙岩,更多的人是百感交集,默然無語。因為他們深知世界上的許多東西其實是不可以解釋的,有言便淺。他們不喜歡輕易去確定它,寧可對它想法多多,一直猜測下去……
P1-3

序言

南陽曆來文風昌盛,人才輩出。當代南陽作家群更以其群體大、品位高、風格多樣而享譽全國,不僅是文學豫軍的主要力量,而且在中國文壇亦占有重要一席。其獨具地域特色的思想意蘊,在塑造南陽人的精神氣質、營造濃郁文化氛圍、引領南陽文化不斷向前發展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成為南陽最為亮麗的文化風景。當然,作為南陽文化建設的標誌性品牌,南陽作家群理應壯大隊伍、增強實力、多出精品力作,持續不斷地提升南陽作家群的品牌價值。為此,市文聯實施了文化南陽寫作計畫,遴選了十餘名有一定生活積累和創作經驗的中青年作家,組織創作了一批表現絢麗多姿現實生活和時代風貌的文學新作,並整體性地以南陽作家群新作叢書的形式推出這些作品。
該套叢書將要出版的15部作品中,行者的《非斯》,帶領讀者在奇妙的遠古神話中,重新建立個人與世界之間的關係。在充分開放感官、感知世界和自我身體的基礎上,伏羲和女媧不斷地創造、命名、記載和總結,從而創造了恢弘壯麗的華夏文明,是一部演繹愛欲與文明的東方《創世紀》。尤其是作家精心塑造的那位對萬物本質、社會形式乃至生命體驗進行瘋狂探索的非斯,是文學畫廊中不曾有過的“這一個”。作家試圖通過伏羲女媧的個人生命史,形象揭示華夏文明誕生之謎,深層解讀中國傳統文化密碼。廖華歌的《村子》,以獨特的視角和審美向度,對偏遠封閉小山村中的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以及村人的生存狀態、生活方式、人性善惡進行多角度的審視和文化觀照,尤其側重他們不同命運遭際、價值取向、生存欲求的探微及追問。她的小說《白魚兒》則講述了一個具有魔幻色彩的故事,一個女人在愛的圈套中死而生、生而死,執著捍衛愛的尊嚴,道出女人在愛情中的全部掙扎與痛楚,隱藏著作家對女性命運的深切關注和思考:在男性的欲望大網籠罩下,她們將如何突圍,才能在男權社會裡得到真正的救贖?王俊義的《第七個是靈魂》,讓一個人的命運和一個家族命運的神秘莫測媾和在一起,表現人類內心的善良和軟弱;讓殘忍與良知的搏鬥、職守與陰謀的穿刺、善良和愚昧的交接、軟弱與堅韌的對弈,都掩藏在濃厚的鄉俗和古老的民謠後邊;飄忽的意識流、黑色的荒誕以及時間的超越、人與野獸的對話等,共同構成一幅具有歷史厚度的地域風情畫。陳明遠的《雲上的日子》,有意迴避傳統散文的寫作元素,將小說創作方法糅人其間,帶有強烈的風格化傾向,用以第一人稱敘述但又不參與故事的獨特性,來凸顯文本的空間張力和真實感。劉正義的《沿陵河語事》,以沿陵河地方的方言為索引,演繹出了一個個有著鮮活人物而又底色厚重、質感強烈、充滿濃郁生活氣息的動人故事。宋雲奇的《藍色寓言》,採用實虛結合、互換穿插和荒誕、魔幻、象徵等超現實主義創作手法,使權力爭鬥顯得光怪陸離和深不可測,更表現了瘋狂的男女性愛的詩情畫意和音樂美感,特別是在小說結尾設定的作者與人物間的直接衝突,使整部作品的創生與寂滅的前後照應顯得有機統一。孫曉磊的《見證風雅》,採取述評筆法、紀實風格,深入地探討了盆地文化對南陽作家的人格塑造及創作理念的影響,折射出現代、後現代語境下言說方式和敘事模式的變化,以語言本體論來觀照當代文學現象,展現作家文本與生存命運、藝術創新與語言探索、民族傳統與地域文化的內在聯繫。李雪峰的《坐在田壟上曬太陽》,通過對鄉村文化的描寫,再現並深刻有力地質疑、探究了漸去漸遠的農耕文化是怎樣被淡化和消解的,表現出村莊與民俗、與自然、與遊子、與風物間的那種濃郁的鄉土氣息。水兵的《山之南水之北》,以靈動的語言和獨特的藝術視角,勾勒出南陽厚重的歷史人文積澱和文脈相傳的精神核心,其生命體驗和詩意隋懷,為當下底層人物的描摹和文化散文的寫作提供更多的創作可能。蘇菡玲的《一個女人的夢》,通過對夢這種潛意識的記錄,折射出社會體制、文化塑造帶給一個女人心智、人格和道德觀念的變化,同時也度量著一個職業女性的精神構成。孫宗信的《一片扁扁的陽光》,用鄉土文化的土腥味和充滿哲思風格的凝練古色,來鋪陳和描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社會轉型帶來的農民思想觀念的嬗變,作品視角別致,行文著意淺顯,文筆間的平易透出作者滿腔的真情。蒙福全、段舒航的《生命中的大調曲子》,採用散文化寫作方式,通過對從大調曲子到曲劇傳承脈胳的釐清和曲劇人物戲劇人生探究、名戲名段溯源、演出過程蹤尋等,深入淺出地挖掘出這一藝術形式的深刻文化內涵,進一步探索、展示和張揚了南陽文化的根源、活力和價值。池長生、陳立紅的《桐柏山寨》,再現了“從農民到土匪”、“從義軍到紅軍”的覺悟、蛻化與嬗變過程,熔史志、傳奇、風物於一爐,以紀實手法、史詩品格,全景式展現20世紀上半葉桐柏山區的風雲歷史。劉黎麗的《老家故事》,以筆記體散文的白描手法,委婉曲折地表達出作者厚重的鄉村情感……
這些作品,有的寫得率性飛揚,洋溢著青春的激情;有的寫得飄逸空靈,透著厚重思想的底色;有的時尚新穎,使形式的變化打上時代的烙印;有的追求文體的糅合,更顯現復調寫作的意味。總之,作家們無論如何都在有意識地使自己的寫作求新求變,努力改變自我的風格模式,從而呈現更為複雜多變的創作態勢,這與世界發展的規律一致,變是世界的根本,是藝術的本質,唯有變才有可能超越自己和他人,唯有變才可能有藝術的瑰麗多姿。
其實,世界本就如此。儘管堅守寫作的道義應是寫作的不變圭臬,但多變的文體意識依然透出創新的文學本質,南陽的作家大都秉持這種理念,這是南陽文壇之幸事,亦是“文章千古事”之必需。
河南文藝出版社一次推出15部作品,這在南陽過往並不多見,這或許會給人選者一種激勵。我希望這種激勵,能夠成為更大的創作動力,熱切地期盼大家能夠在藝術創新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走出一片專屬於自己的更為亮麗的風景。
南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姚進忠
2012年7月11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