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門大橋

南門大橋

全國多地使用“南門大橋”作為橋名,如成都南門大橋、宜賓南門大橋、蘭溪南門大橋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門大橋
  • 類別:橋名
  • 成都南門大橋:俗稱老南門大橋
  • 全寬:16m
成都南門大橋成都,宜賓南門大橋,蘭溪南門大橋,

成都南門大橋成都

南門大橋俗稱老南門大橋。
成都人所熟知的老南門大橋所在的位置,就是七橋中的長星橋的位置。長星橋因為三國時諸葛亮在此送別出使東吳的費禕時說過“萬里之路,始於此橋”,故而長期被稱作萬里橋,是當代成都古橋中位置可考的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名橋。老南門大橋是一座石橋,重修於清康熙五年。由於南大街擴建的需要,已經在1995年拆掉了,在原址修成了一座寬闊的混凝土大橋,2003年在大橋的上空又建成了一道更為雄偉的高架橋。
成都市老南門高架橋工程位於成都市中心組團西南方向,全長1023.6米,是成都市中心往南的一條重要的放射性道路,為成都市“井字+放射環”型暢通工程布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南門高架橋是目前成都市建成的暢通工程中,長度最大、投資最多、施工最複雜的一座城市高架橋。
高架橋橋面全寬16m,道路等級為城市主幹道Ⅱ級,設計荷載等級為城—A級。
高架橋引橋上部結構採用25m跨的A類部分預應力混凝土斜腹板連續箱梁。綜合考慮美觀及地面交通要求,橋墩選用了花瓶式矩形薄壁墩。
主橋跨越南河和既有老南門大橋,受現有老南門大橋以及內環平交口的控制,並且考慮到北岸橋墩利用原預埋基礎以節省投資,主橋採用了(46.5+56+90.5+56.5)m的變高度斜腹板連續箱梁。上部結構採用三向預應力,為全預應力結構。受地面道路淨空控制,90.5m大跨根部梁高僅4.1m,與跨徑之比為1/22;跨中梁高2.1m。
高架橋位於市中心交通繁忙區域,又是在既有橋樑上架橋,為了保證安全,避免對老橋產生不利影響,設計主橋施工方案時,採用了掛籃懸臂施工。在城市交通繁忙的既有橋上採用掛籃施工,同時梁體採用了斜腹板箱梁,對於設計和施工的要求很高。由於工期要求緊,老南門大橋創造了冬季懸灌施工平均6天一個節段的驚人速度。
通過老南門高架橋的修建以及底層道路合理的交通組織設計,使得直通交通快捷方便,區域內底層交通有序通暢的目的,大大的改善了該區域的交通現狀。
整個老南門高架橋線形簡潔明快、橋型輕盈美觀、高架橋下視野通透,得到了省市領導及有關專家的高度評價,受到成都市各界人士的普遍好評,成為南河上獨特的橋上橋景觀,為成都市府南河增添了又一道風景。

宜賓南門大橋

宜賓南門大橋位於宜賓城內的長江(長江上游也稱金沙江)上,是一座提籃式跨江大橋。連引橋在內,大橋全長約1000米左右,主橋橫跨度500餘米,橋型為中承式鋼筋砼箱型肋拱橋,全長387.35米,單孔最大跨徑240米,上部結構為中承式鋼筋砼箱型助拱,跨中用吊桿懸掛橋面系統。該橋修建時,跨徑在同類拱式結構中居亞洲前列。
宜賓南門大橋從1986年開工,1990年7月竣工通車,投資1807萬元。曾是連線宜賓主城區與南岸區的惟一一座公路橋樑,也是川南出入雲南的交通要道,每天有幾萬輛機動車通過此橋。為宜賓經濟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 作用。
2001年,南門大橋曾發生斷裂事故 。
目前,南門大橋已用限高的方式限制大型車輛通行,貨車走中壩大橋,公交走戎州大橋

蘭溪南門大橋

在浙江省蘭谿市金華江(婺江)與蘭江相匯處有兩座大橋,分別是老南門大橋和新南門大橋。老南門大橋是蘭谿市區交通主框架的交通樞紐,是蘭溪城內連線婺江兩岸的惟一橋樑。老橋自1981年竣工通車以來,為方便民眾的生產生活起了很大的作用,但隨著城鄉交通的發展,原設計通行能力已遠遠不能滿足現行要求。為此,蘭谿市於1999年9月23日開工建設新南門大橋。   投資1256萬元的新南門大橋長454.94米,寬12米。該大橋系我省首次採用先簡支後連續的方式建造,橋體造型美觀,在日前的竣工驗收中被評為優良工程。該橋開通後將主要用於機動車通行,非機動車和人行由老橋承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