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南鄉太守碑〈泰始四年〉】
右《南鄉太守碑》,不著書撰人名氏,題曰《宣威將軍南鄉太守司馬府君紀德頌碑》。雲“君諱整,字孔修,太宰安平王之孫、太尉義陽王之子”。按《晉書》,宣帝弟曰安平獻王孚,孚次子曰義陽成王望,望第三子隨穆王整。整先望卒,後武帝分義陽之隨縣封整為王,謚曰穆。整以太始三年自南鄉太守徙南陽,而南鄉人共立此碑,今在光化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鄉太守碑
- 朝代:晉
- 性質:文學
- 類別:碑文
晉南鄉太守碑,南鄉太守碑陰,
晉南鄉太守碑
【晉南鄉太守碑〈泰始四年〉】
右《南鄉太守碑》,不著書撰人名氏,題曰《宣威將軍南鄉太守司馬府君紀德頌碑》。雲“君諱整,字孔修,太宰安平王之孫、太尉義陽王之子”。按《晉書》,宣帝弟曰安平獻王孚,孚次子曰義陽成王望,望第三子隨穆王整。整先望卒,後武帝分義陽之隨縣封整為王,謚曰穆。整以太始三年自南鄉太守徙南陽,而南鄉人共立此碑,今在光化軍。軍即襄州穀城縣之陰城鎮。按《晉志》不列南鄉郡,據此碑所載縣令名氏,有武陵、筑陽、丹水、陰城、順陽、析六縣,此蓋南鄉郡所治也。《晉志》但云南鄉魏時屬荊州,武帝平吳,改為順陽郡,而不著順陽治所、興廢、屬縣之名,而獨此碑可見也。又整《傳》但云整歷南中郎將,封青泉侯,薨贈冠軍將軍,亦不言其為宣威將軍、南鄉南陽二郡守,皆其所漏略也。
南鄉太守碑陰
【南鄉太守碑陰】
右南鄉太守將吏三百五十人,分為二卷,其摩滅者猶有二十餘人。人皆有邑姓名字,而無次序。其名號有令,有長,有南閣祭酒、門下督、主簿、部督郵、監汀督郵、部勸農、五官掾、文學掾、營軍掾、軍謀掾、府門亭長、主記史、待事掾、待事史、部曲將、部曲督,又有賊曹、功曹、議曹、戶曹、金曹、水曹、科曹、倉曹、鎧曹、左右兵曹,曹皆有掾,又有祭酒,有史,有書佐,有修行,有從掾位,有從史位,有史,有小史等。魏、晉之際,太守官屬之制蓋如此,他書或時見一二,不能如此之備也。
晉明威將軍南鄉太守郛林碑 西晉泰始六年(270年)
右晉南鄉太審郛休碑,翟文泉《隸篇再績》、張少薇《金石聚》,汪硯山《十二硯齋金石過眼錄》、端午橋《陶齋藏石記》普著釋文,互有異同,今以數本對校,並參考諸書,詳加審定,書於眉端,其稍涉疑似、不能確定者乃缺之,通計缺字不過余。文章爾雅,書法朴藏,與吳谷朗碑同時,故字型亦相類。張少薇以郛姓不見於姓氏諸書,碑有出自虢叔之語,疑為郭字之假借,未免臆斷。安知郛、郭二姓非同出自虢為叔耶?碑為故駑羨等所立,駑姓亦不見於姓氏書,若謂其假借必求一音義相近之字以實之,不穿鑿太甚乎?姓氏諸書雖穹搜博採,亦不能無遺漏,當據此碑以補諸書之缺。石藏陶齋,陸君廉夫曾見之。石理縱橫,黃色而粗質,字跡日就模糊,極不易拓,故世無精拓本。甲寅季秋馬衡記。
晉南陽王泰磚 泰始七年(271年)
泰始磚藏端方處。文曰:“泰始七年南陽王泰”八大字,右有“字文平”三小字。按晉武帝、宋明帝皆以泰始紀年,且皆有七年,是晉、是宋疑莫能定,以字型論之,似是晉磚。馬衡識。
晉頌德隆熙頌 西晉鹹守四年(278年)
此碑於民國十二、三年間出洛陽故城南朱圪當村,即漢魏晉太學故址。酈道元《水經·水篇》注載漢石經北有晉辟雍行禮碑,雲是太始二年立,其碑中折,今此碑文字完整,初無缺損,且是鹹寧四年十月堪日立,上距太始二年凡十二年,當是別碑,而酈氏失載者。余於十四年夏親至出土之地,摩挲洗滌,命工精拓數本,此其一也。吾友余季豫君曾著《晉辟雍碑考證》,詳明精闢,得未曾有。此冊裝成已逾廿載,中更變亂,倖免動灰,愛記其始末於此。一九五二年七月九日七十二叟馬衡。
余君記出土年為辛未六月當不誤,則摩挲傳拓是二十一年事,甚矣,余之健忘也。越日二又識。
西晉韓君墓神道闕
此刻孫氏碑錄標題為神道碑,下注仁和趙氏拓本,汪硯山過眼錄定為碑額,蓋亦僅見拓本,未知石所出也。繆筱珊《藝風堂金石目》標題為神道厥,注云考為永寧元年。石在河南洛陽存古閣,是繆氏著錄較為確鑿矣。
當利里社碑 西晉
晉當利是社碑,谷稱后土碑,十年前出於洛陽,後歸周季木君,移運時石裂為四,兩面各損數字,此為初出土拓本。十二年游洛時得之,今以貽忱學長,幸珍藏之。廿年七月馬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