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魂

《南都魂》由著名編劇南陽市鴨河工區電視台台長李顯珊以河南著名人民教育家彭和卿先生為原型創作。彭和卿先生是南陽著名民主人士、民間教育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都魂》
  • 原型:河南著名人民教育家彭和卿先生
  • 類別:電視劇
  • 開機時間:2010年4月10日
背景,劇組,民眾演員,拓展閱讀,

背景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彭和卿先生胸懷救國志向,傾其家財、歷經坎坷,創辦私立學校南都中學,在中共南陽地下黨的支持下,將南都中學辦成培育革命和建設人才的搖籃,先後培養出袁寶華、趙延年等著名人物,在豫西南大地上,豎起了一個憂國憂民人民教育家的豐碑。
這部電視劇以寫實的手法謳歌了一位民間教育家在艱難環境下不屈不撓追求教書育人、教育救國的高遠情懷,再現了那段波瀾壯闊的鬥爭歲月。該劇由河南影視集團、南陽星辰影視傳媒公司聯合拍攝,計畫於今年8月開拍,年底拍攝結束,將於2010年初在中央電視台黃金時間播出。

劇組

2010年4月10日,二十二集電視連續劇《南都魂》劇組成立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我市舉行。市人大主任李天岑出席新聞發布會。 2010年11月28日至12月8日,由河南影視製作集團、河南東石投資公司聯合拍攝的故事片《南都魂》將會在南陽市社旗開始取景拍攝。央視拍攝的取景點主要有山陝會館、清代一條街、厘金局、票號、鏢局、福建會館。據悉,電影擬定在2011年年初登上央視六套螢屏並在全國發行。

民眾演員

社旗3000多名各界人士義務當電影《南都魂》演員
2010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河南省社旗縣3000多名幹部、職工、青少年學生義務當電影《南都魂》演員。
電影《南都魂》是反映河南著名教育家彭和卿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傾其家財、歷經坎坷在南陽創辦南都中學動人故事,影片需要大量的學生、士兵、民眾演員,社旗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以縣委副書記黃玉傑、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李明漢、副縣長梁玉振、公安局局長孫憲斌、縣旅遊局長李東方任副組長的領導小組,相關部門宣傳部、城建局、教體局、電業局、工商局、賒店鎮等相關部門為成員,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李明漢組織召開各部門配合電影《南都魂》攝製組拍攝協調會,安排部署了各部門的工作任務。
縣教體局組織2000多名教職員工義務為《南都魂》當演員,其中縣進修學校50多名教師犧牲休息時間兩次到劇組義務擔任演員;縣二高1000多名中學生利用雙休日義務為劇組擔任演員,其中有20多名中學生配合劇組拍攝到凌晨兩點;縣一國中300多名中學生連續配合攝製組拍攝了開學典禮、畢業典禮、課堂教學,雖是嚴冬時節演員們冒著凜冽寒風,身著民國時期的長袍,學生裝、士兵裝、一絲不苟的配合劇組拍攝,有時一個鏡頭能連續拍攝10多次;縣鎮中30多名教師在扮演民眾演員時,身著單衣一直配合到深夜12點,受到劇組的讚揚。縣蔚港中學300多名中學生連續3次義務為劇組當青年學生演員,26人利用雙休日義務為劇組當演員,扮演的角色惟妙惟肖;賒店鎮40多名機關幹部職工義務到劇組當民眾演員,根據導演的要求不厭其煩的表演;賒店鎮20多名今年應徵入伍的青年聽說劇組需要民眾演員,主動請纓為劇組義務扮演士兵、民眾演員;賒店鎮的100多名集市上的中老年商戶聽說需要民眾演員立刻換上清代服裝義務為劇組扮演演員;同福客棧的經理及工作人員也主動到劇組擔當民眾演員;拍攝期間各類民眾演員隨叫隨到,確保了攝製組民眾演員隊伍源源不斷。
據悉,電影《南都魂》編劇為李顯珊,導演馬會雷,主人公彭和卿有著名演員仝凡擔任,影片預計2011年初在中央電視台六套播出,並發行全國。

拓展閱讀

社旗山陝會館
社旗山陝會館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經嘉慶道光鹹豐同治、至光緒十八年(1892年)竣工,共歷六帝136年。會館居於賒旗鎮鬧市中心,座北朝南,南對當年最繁華的磁器街,北靠五魁場街,東鄰永慶街,西伴綠布場街。主體建築呈前窄後寬之勢,東西最寬62米,南北長156米(現存),總占地面積12885. 29平方米,建築面積6235.196平方米。整體建築分前、中、後三進院落。位於中軸線上的建築有:琉璃照壁、懸鑒樓、石牌坊、大拜殿、春秋樓。兩側相陪建築有木旗桿、鐵旗桿、東西轅門、東西馬廄、鐘、鼓樓、東、西長廊、腰樓、藥王殿、馬王殿、道坊院等。其中春秋樓及其附屬建築於鹹豐七年為捻軍所焚,現存建築152間。
社旗山陝會館系當年寓居此地的山陝二省商人集資興建的同鄉會館,因館內敬奉關公,為此又名關公祠、山陝廟,是一座商業會館類建築與關帝廟建築完美結合的古建築群。其建築之時正處於中國古建築發展史上最後一個高潮期。加之會館這一建築類型本身就是資本萌芽商業繁盛之產物,客居各地的富商大賈聚斂的大量錢財,為會館建築藝術之創造提供了強大的財力支持。據有關碑文記載,社旗山陝會館僅興建春秋樓及附屬建築就花費白銀707844兩,興建大拜殿及附屬建築花費白銀 88788兩。如此龐大的資金來源,加之各地商人為樹立本籍的商業形象,相互攀比,使社旗山陝會館建築之時得以“運巨材於楚北,訪名匠於天下”。其選材範圍之廣、材質之優,延聘工匠之多,為斯時斯地建築工程之冠。各地的能工巧匠齊集於此,各展絕技,從而使社旗山陝會館的建築藝術達到了其時的巔峰狀態。其建築集宮殿、廟宇、商館、民居、園林建築之大成,既雄偉壯觀、雍容華貴,又玲瓏秀麗、典雅有致;既渲染了宮殿的氣勢和廟宇的靜穆,又充滿著柔美色彩和詩情畫意,給人以藝術整體美的強大震撼力。特別是其裝飾藝術,如木雕、石雕、磚雕、琉璃、彩畫、宮燈、剌繡品等,其鏤雕之精巧、內容之豐富、色彩之華麗,堪稱絕品。會館之整體建築布局嚴謹,排列有序,裝飾富麗氣派,誠為國內罕見的具有重要歷史、科學、藝術研究價值的古建築群。多位全國著名古建築權威專家對社旗山陝會館精湛的建築裝飾藝術及豐富的商業文化內涵均給予高度評價。原國家文物局長呂濟民題詞贊為 “藝術輝煌,絕無僅有”,己故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單士元題詞贊為“輝煌壯麗,天下第一”,國家建設部顧問、著名古建築專家羅哲文、鄭孝燮題詞贊為:“高樓傑閣,巧奪天工,精雕細琢,錦繡裝成,公輸匠藝,壯哉斯館”。
正是由於以上所述之絕對優勢,社旗山陝會館在全國現存80 余座同類建築中,首家於1988年元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業內專家公認為“中國第一會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