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逯鄉

在山東 濰坊安丘市, 地處山東半島西南部,緊靠諸大盛鎮。轄14個行政村,約1.2萬口人,版圖面積1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萬畝。 該鄉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運輸便捷,道路四通八達,泰薛公路橫穿鎮中,柏油路縱橫交錯,距青島、濰坊、日照都不足百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逯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山東濰坊安丘市
  • 人口:1.2萬口人
地形地貌,農業生產,安丘蜜桃,工業生產,小城鎮建設,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全鎮屬半丘陵、半平原地區,地形主要由沂山山脈和渠河流域平原構成。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部有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1座,旗山海拔516米,是全市最高峰,東南部為渠河兩岸為沖積平原,占全鄉總面積的1/6。風景秀麗的沂山林場座落於鄉北部,有林業用地9004畝,有林地面8767畝。
渠河從境內北部沂山發源,由北向南流經中部沙溝水庫,向東流出境內,境內流域長度24公里,沙溝水庫屬大型水庫,集旅遊、養殖灌溉於一體,截渠河上游之水,控制流域面積163平方公里,總庫容1.4億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輻射臨浯鎮、官莊鎮、輝渠鎮等3.57萬畝,水庫可養魚水面4100畝。境內有小(二)型水庫12座。
該鄉氣候宜人,山川秀美,南逯鄉屬暖溫帶季風性氣候,年均氣溫在12℃左右,平均無霜期186天,日照2574.3小時,年降水量821mm。春暖秋爽,四季分明。山川秀美,資源豐富。境內奇山主峰海拔516米,山上有“峰山洞”、“飲酒台”、“蘑菇石”、“聖燈岩”、“閻王鼻子”等名勝古蹟。
水資源豐富,地下水質優,無污染。境內還有豐富的沸石等礦產資源。2002年全鎮總收入14億元,其中工業銷售收入6億元,實現利稅446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4041元。

農業生產

該鄉的高效農業得到了迅猛發展。該鄉以創建國家級高效農業示範區為契機,實行種植規模化,養殖標準化,大力發展現代化農業。發展起辣椒、工藝品、名優特果品、肉雞、生豬、花生、蔬菜、黃煙、食品加工等主導產業,並初步形成了以特色明顯、優勢突出的辣椒、工藝品加工為主體以高效種植和養殖為補充的新型產業結構。
南逯鄉的特色農業發展迅猛,全鄉形成了以黃煙、瓜菜、優質出口果品、淡水養殖、瘦肉豬、肉食雞為主的創匯、創稅農業。種植優質黃煙5000畝;瓜菜1.2畝,其中香菜5000畝;優質出口果品1萬畝,其中倉房早生、大珍寶赤月桃6000畝,黃金梨、綠寶石梨3000畝,年果品總產1.2萬噸。成為出口創匯果品專業鎮、香菜之鄉。5000畝黃煙也被上海捲菸廠、將軍集團列入菸葉供應基地。
充分利用緊靠雲泉水庫,澇窪地多的優勢,積極開發多種形式的淡水養殖,總面積達8000畝,其中“上林下漁”工程面積4000畝。2002年放養中華絨毛蟹、美國胭脂魚、紅加吉魚、黑魚等十幾個品種。年產值1.2億元。被譽為“淡水養殖之鄉”。陸地養殖初具規模,已建成綜合、專業養殖小區38個,牛、奶牛飼養量7000頭,生豬出欄量2.5萬頭,肉雞、肉鴨出欄245萬隻。

安丘蜜桃

“安丘蜜桃”是科技人員在宿家埠園藝場,從1976年開始,經十年時間,從鄉土品種“九月菊”中,選育出的優質晚熟桃新品種,具有豐產、優質抗性強等特點,一般在國慶節前後成熟,耐貯藏運輸,適宜於淡季市場和遠距離供應銷售。安丘蜜桃果實呈圓形,果面底色黃綠,陽面帶有紅暈,外形美觀,果質細嫩,外層綠白,內層鮮紅,清脆離核,香甜多汁,品質極佳。平均單果重180克,最大的達到350克,成熟果平均含糖量17.5度,最高的達到21度。1986年經山東省農業廳、省果樹研究所、山東農業大學等單位聯合鑑定,正式命名“安丘蜜桃”,並列為山東晚熟桃稀有品種。
1987年被國家農牧漁業部指定為名、優、稀、特果品,1994年榮獲全國林業名、特、優博覽會銀獎,第十一屆濰坊國際風箏會農副產品博覽會金獎。1996年,安丘市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蜜桃之鄉”。自1988年以來,安丘蜜桃作為名優精品,年年向中央特供,並連續四年作為國宴用品,送上天安門觀禮台。 1987年,國家農牧漁業部決定在安丘縣建立“安丘蜜桃”生產基地,大力開發這一稀有品種。同年始,先後投資325萬元,在石堆、擔山、南逯、賈戈等10多處鄉鎮建設安丘蜜桃基地3萬畝。
市委、市政府先後在北京、上海、濟南等地召開了新聞發布會,組織參加了農業部名優產品展銷會、華東六省一市農貿產品展銷會和國際風箏會農貿產品博覽會等,大力宣傳、推銷安丘蜜桃。同時,還充分利用電視、報刊等宣傳媒介,全方位介紹安丘蜜桃,使安丘蜜桃享有較高的知名度。目前,安丘蜜桃除在本省銷售外,已銷往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深圳、瀋陽、大連等大中城市,並打入國際市場,銷往日本、韓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深受中外消費者的歡迎。

工業生產

工業基礎雄厚,全鎮企業發展到280多家,已初步形成機械加工、木器加工、石料加工、食品加工、服裝、製鞋業及工藝品加工等10多個主導產業,全鎮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現有2家,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對外貿易持續增長。2002年全鎮完成出口創匯3600萬元。招商引資步伐加快,利用外資卓有成效。吸引外資額達5.4億元,美國、香港、瑞典等國家和地區先後在我鎮投資辦廠。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先後投資600萬元,配套建設了道路、排水、供水、供電、通訊等基礎設施,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平台 南逯鄉是全省聞名的手工布鞋生產基地。
南逯鄉的布鞋生產方式為傳統手工藝,產品以布麵塑料底、布面膠底為主。全鄉從事布鞋生產、銷售及相關行業的人員達到3000多人,全鄉共有製鞋企業47家,這些企業的日加工能力都在5000-10000雙以上,其覆蓋的零散加工戶則多達數百戶,帶動合布、制底、紙塑包裝、運輸等相關行業發展。產品以樣式新、價格低、質量好行銷各地,布鞋銷售市場達到整個華北、東北地區及華中、華南部分市場。

小城鎮建設

南逯鄉堅持高起點規劃構建小城鎮發展的新格局,制定超前性、科學性、可行性的發展規劃,曾邀請山東省城鄉規劃設計院及濰坊市計畫局、建設局的建築、設計專家,制定了《南逯鄉總體規劃》、《南逯鄉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以及與之相關配套的防震減災、消防、環保等專項規劃。同時堅持高標準建設,不斷提高基礎設施及綜合配套水平。
本著立足實際、適應超前、突出特色的原則,大力實施城鎮建設,不斷推進城鎮化進程。投資200萬元進行了下關路改造、政府街拓寬改造、打通學校街、仿古一條街開發等城建項目,完成路面硬化8萬平方米;投資400萬元對路兩側商業帶進行了開發建設,建成商住樓10萬平方米;投資100萬元建成大型公路立交橋一座;投資100萬元,建成了占地20畝的南逯鄉文化廣場;鎮區各主要街道安裝了路燈300盞,廣告牌匾200塊;鎮區綠化面積5萬平方米;鋪設熱力管道2.5公里、天然氣管道12公里;程控電話交換機達到2萬門。另外,還開通了小靈通業務和有線電視業務。南逯鄉先後獲得濰坊市“十佳”文化建設示範小城鎮,安丘市小城鎮改革發展重點鎮、省村鎮建設先進單位、安丘市小城鎮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鎮等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