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區水利志》是《南通市區水利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南通市區水利志
- 作者:《南通市區水利志》編纂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黃山書社
- 出版時間:1996年7月
- ISBN:7-80630-069-4
《南通市區水利志》是《南通市區水利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南通市區水利志》是《南通市區水利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內容簡介本志記述了南通市水利事業發展的歷史與現狀。包括農田水利、防汛抗災、河道整治、工程管理、科研培訓等。1作品目錄封面南通市區水利志著作權頁圖片南通市區水利工...
《南通市水利志》是南通市水利史志編委會辦公室編纂的地方志。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南通市水利事業發展的歷史與現狀。包括江海堤防、農田水利、機電排灌、灘涂圍墾、防汛抗災等。作品目錄 封面 南通市水利志 南通市水利史志編纂委員會 南通市水利史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圖片 全國工商聯常務副主席張緒武題詞 原江蘇省副省長...
南通市水利局是南通市人民政府的下設機構,內設規劃計畫處(基本建設處、監督處)等機構。機構職責 (一)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水利方面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以及省市決策部署並監督實施。擬訂全市水利發展政策。組織起草全市有關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二)負責保障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編制全市水資源規劃和區域...
張福河船閘:張福河南通洪澤湖,北入二河。為了溝通洪澤湖與京杭運河的水運及擋洪,1976年11月在碼頭鎮北建成船閘一座,閘室長100米,寬8米,通航標準為600噸,年通航能力200萬噸。工程建設 淮陰水利樞紐,除少數水利建築(淮陰老船閘、楊莊活動壩(水閘)於1936年建成),大部分是從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代至1980...
1969年秦淮河流域大洪水後,開闢新河分洪的問題被省、市人民政府提上議事日程。1974年,江蘇省水電局提交《秦淮河流域水利規劃報告》,提出“開闢新河分洪800立方米/秒,結合引江和發展航運”的構想。並制定東線、西線兩個分洪方案:東線從江寧縣上坊鄉,經麒麟鄉,接七鄉河入江,河長32千米;西線從江寧縣東山鎮,經雨花台區...
蘇北灌溉總渠由淮陰、鹽城、揚州、南通等專區負責施工。1951年11月2日開工,實到民工46.38萬人,1952年增加到72.56萬人。1952年5月10日竣工,共上工119萬人次。從開工至竣工,僅82個晴天,共做工4070.08萬工日,完成土方6321.9萬立方米,其中:淮安縣出動民工5.07萬人,完成土方582.26萬立方米。1951年8月水利部...
《嘉慶上海縣誌·水利志·支流》。“寺浜在收瀆浜東,東通西洋涇浜,西南通周涇、肇嘉浜。”《同治上海縣誌·水道上·沿江南岸諸水》:“寺浜在朱家浜東,新閘大王廟西,引江水南注閘港,通西洋涇、周涇、肇家浜。”從上述引文和《同治上海縣誌》水道圖,可知寺浜在今成都路西,石門二路東,引吳淞江水流入...
它是蘇北東部地區歷史變遷的見證者,承載著蘇北千年水利水運和厚重海鹽文化的歷史遺產。古串場河因串通蘇北沿海南、北各鹽場,轉運海鹽至全國各地而得名。根據《東台市志》(1994年7月版)記載,串場河全長180公里,南與通揚運河相交、經東台向北至阜寧入射陽河。由於1958年開挖的通榆河在東台安豐鎮的通榆村和富安...
長江口,位於上海市北部。長江口地理上的起止點,《上海通志》多處表達不一:大致有4種劃分:一、江蘇常熟市白茆塘河口至南通市海門區一線以東,橫沙島東端以西。長約86公里;二、表述為1979年起確定的概念,以徐六涇為長江河口段起點,以下流經上海市至入海口50號燈浮,全長167公里,通稱長江口,其下口從...
漳衛新河,上起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縣四女寺樞紐進洪閘,下至無棣縣埕口以東大沽河口入海。河道全長,《漳衛南運河志》《山東省志·漁業志》稱257公里,《山東省志·水利志》稱長244公里(含岔河長43.4公里),其中孟家莊至大沽河海口12公里,河道無堤防,左堤長206.87公里,右堤長243.83公里。它是河北、山東...
友誼渠是本縣歷史上第一個大型引水自流灌溉的水利工程。渠首位於五常縣紅旗鄉沿江河村和吉林省榆樹縣懷家鄉石龍山腳下。於1976年11月動工興建,1977年6月完成了第一期主體工程,6月25日舉行剪彩儀式,勝利通水。當年有單城、前進兩鄉受益,灌溉農田2萬畝,其中水田5000畝。此後,逐年按工程設計繼續施工,1979年4月...
河道上寬下狹,一般寬度70~100米,最寬600米,最窄17米,是太湖淀泖地區主要排灌調節河道。元和塘,唐元和二年(807)開成,故名。又名常熟塘。在蘇州市區和吳縣、常熟市境內。南起蘇州齊門,經吳縣陸墓、蠡口、渭涇塘、常熟市吳塔、平家塘沈兵、姚家甸達常熟南門洙草浜。南通江南運河、西連南湖盪、六里盪...
今存之虬江支流,只有浣沙浜與虬江東西向並行。原河溝枝蔓較多,現西段已填沒,僅剩東段。豐產浜東接虬江。隨塘河原南端接虬江的一段,現已填沒,只剩嫩江路至閘北發電廠一段。護塘河原北接虬處今已填沒。橫浜原南通虬江的出口處,今改設涵洞,仍通潮汐。東走馬塘,位於楊浦區北部。西起政修路,往南穿越...
詔天寶年間,陸南金出任鄮縣令,於天寶三年(公元744年)相度地勢開而廣之,將湖西北部幾個山間缺口,築堤連線,形成了人工湖泊,據李墩《修東錢湖議》記載,當時共廢田121213畝(《甬上水利志》稱,廢田21213),築八塘四堰,蓄水三河半,灌七鄉十餘萬傾之田,廢去湖田的賦稅分攤給受益田畝,每畝加米0.376...
淀浦河西船閘於1978年12月由市農田基本建設指揮部組織有關部門領導,技術人員進行驗收。船閘建成後由市水利局負責管理運行。到1983年2月移交青浦區(原青浦縣)水利局管理。老淀浦河西閘投運40多年,因當時設計標準較低和設施設備年久老化等原因,現狀建築物防汛能力不足,外觀整體陳舊、設施簡陋,結構老化破損明顯...
當時游水南通淮河,北可入海,南北流向無定。金代黃河奪占了泗、淮下遊河道,沭河入泗口逐漸下移。1537~1620年(明嘉靖、萬曆年間)為保障運河漕運安全,開始在黃河左岸建減壩,傾泄黃河洪水於沭河地區,此後沭河不但入泗之路受阻,連其本身也逐漸向東北方向退讓,造成水系紊亂的格局。沭河古代治理工程始為郯城縣...
該閘由上海市水利局規劃設計室設計,本縣水利橋樑工程公司施工。1983年11月10日開工,1985年10月竣工。附屬工程有:淨寬4.5米,長830米的進閘公路,載重等級為汽-10、寬4.5米長15米的公路橋一座和建築面積為350平方米的管理用房:工程總投資643萬元。航道航運 嘉定區境內,橫瀝原為南北主要航道。1958年上海...
河道縱貫青松低洼地區中心,是青松水利大控制片的骨幹河道,承泄青松大控制片內的澇水,自排效果較好,對青浦、松江兩區72萬畝低洼易澇地的除澇降漬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上海西部地區南北向五級航道,溝通黃浦江上游淀浦河、吳淞江、薀藻浜等4條東西骨幹航道,形成300噸級航道環線,減輕了黃浦江市區段航道的壓力。還...
地跨江蘇省高郵市、寶應縣、金湖縣和安徽省天長市。湖泊長48公里,最大寬度28公里。湖底一般高程4.5米。在水位6米時,水面積700平方公里;水位5.70米時,面積650平方公里;水位9米時,水面積780平方公里。高郵市水利部門記為總面積760.67平方公里。天長境內水域約為70平方公里,高郵市境內431.5平方公里,占55....
由牡丹江地區水利局設計,穆稜縣組織全縣力量施工。原按五十年一遇洪水設計,五百年一遇洪水校核,後改為百年一遇洪水設計,可能最大洪水校核,總庫容1.25億立方米。納入基本建設項目後,國家共投資1102萬元,於1983年10月竣工。共完成土石方93.1萬立方米,混凝土方1.2萬立方米。水庫設計灌溉面積12萬畝,1982年補償...
紅水港,又名五號橋港,北起六灶港,經周南公路五號橋, 南至五灶港,全長1850米,河面寬24米,底寬6米。此港在周南公路通車後,五號橋下河道不直接往南通往五灶港。1972年12月,瓦屑人民公社為方便紅橋、水門、 陸弄大隊水路通往上海市區,組織拓浚紅水港,完成土方10.64萬立方米。治理開發 五灶港,於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