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學大學生科學技術協會(以下簡稱:“校大學生科協”)是在南通大學黨政領導下,由校團委和校科協具體指導的學生學術科技團體,是該校學生倡導創新理念、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的學生組織。校大學生科協立足該校,面向社會,負責該校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的組織管理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通大學大學生科學技術協會
- 外文名:Student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tong University
- 簡稱:校大學生科協
- 性質:校級學生學術科技組織
- 成立時間:2005年
總體,簡介,精品活動,對未來的展望,歷任主席,組織機制,協會制度,協會新聞,
總體
校大學生科協圍繞黨和國家教育方針,以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為目標,以課外學術科技活動為中心,積極開展豐富多彩、靈活多樣的學術性、知識性、實踐性強的科技創新活動,營造校園學生科研氛圍,為學生創新、創業搭建平台,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形成優良的校風、學風做出貢獻。
校大學生科協以“活躍大學生科技學術氣氛,增強科技創新意識,提高大學生科技實踐能力,培養科技創新人才”為指導思想,結合該校辦學特點,廣泛深入地開展具有學術性、知識性、實踐性的課外科技學術活動,調動全校同學參與的積極性,具體承辦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的立項工作,舉辦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大學生創業計畫大賽並組織作品參加省市和國家級的比賽。
簡介
校大學生科協圍繞黨和國家教育方針,以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為目標,以課外學術科技活動為中心,積極開展豐富多彩、靈活多樣的學術性、知識性、實踐性強的科技創新活動,營造校園學生科研氛圍,為學生創新、創業搭建平台,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形成優良的校風、學風做出貢獻。
校大學生科協以“活躍大學生科技學術氣氛,增強科技創新意識,提高大學生科技實踐能力,培養科技創新人才”為指導思想,結合該校辦學特點,廣泛深入地開展具有學術性、知識性、實踐性的課外科技學術活動,調動全校同學參與的積極性,具體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的立項工作,舉辦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大學生創業計畫大賽並組織作品參加省市和國家級的比賽。
近年來,校大學生科協在培養廣大學生的科研意識和創新精神等方面開展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工作,打造了“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青年創業論壇”、“科普宣傳周”、“ 校園精英挑戰賽”等品牌活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精品活動
校大學生科協在培養廣大學生的科研意識和創新精神等方面開展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打造了
“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
“青年創業論壇”
“科普宣傳周”
“ 校園精英挑戰賽”
等品牌活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對未來的展望
爭取成為全國知名的大學生組織,並帶領一大批有志向有作為的新青年為祖國的美好未來發展做更多的貢獻!
歷任主席
09級:丁慶超
10級:劉玉濱
11級:徐宜澤
12級:秘美娜
13級:邱旭
14級:林昊
15級:孫羽
組織機制
(一)主席團
1、負責整個協會事務的統籌安排;
2、規劃好一年的工作與活動時間;
3、引導科協的主體工作方向,推動科協的轉型。
(二)辦公室
1、協會資金保管、活動經費的及時報銷和辦公日常用品的採購;
2、負責處理科協的文案工作,包括各部門開會內容的記錄與考核,材料整理,活動人員表格製作,素質拓展活動的安排;
3、負責制定、完善協會制度和管理規範,草擬和修訂科協總制度和各部門的規章制度;
4、制定內部成員考核制度,負責幹事的監督和考核,收繳檢查幹事會議記錄本、核實成員各項活動參與度和值班情況,評定“每月之星”。
(三)公共關係部(原外聯部)
1、負責與外界商家洽談,做好大學生科協活動的各類贊助工作,與贊助商形成雙贏,與商家建立長期友好的合作關係;
2、負責與社會溝通,與各高校交流,維護科協在外界的形象;
3、對內部人員進行禮儀培訓,並且在今年加強對成員口才的鍛鍊,為科協的大型活動培養主持人;
4、將往年的青年創業論壇整改為小而精的名人圖書館模式。
(四)學會部
1、加強與院科協的聯繫,負責院科協的管理和考核,開展學院交流會,與為各院科協合作活動舉辦提供橋樑的職能;
2、負責素質培養計畫,統籌各部門內部成員素質培養活動;
3、加強與科技類社團交流與管理。
(五)宣傳部
1、主要負責新媒體平台的運營,包括科協的微信公眾號、qq動態的更新和推送、Pu的編輯和發布和“青年之聲”的相關工作;
2、負責科協所有活動手繪海報的製做,活動前期線上線下宣傳方式的規劃;
3、同公共關係部共議商家贊助宣傳形式的具體內容,並且預計在第二學期承擔一次全校型的科技類線上攝影作品比賽;
4、對科協的檔案材料進行收集、整理、保存,科協百度雲網盤的材料上傳匯總和及時更新。
(六)技術部
1、電子海報的製作,所有活動的技術型支持如微信牆,線上投票,線上答題等等;
2、繼續負責技能培訓,並且新計畫在下學期十一月份線上進行一次小型的技術性比賽或線下進行(類似於網頁製作。
(七)活動部
1、負責相信未來講座,科技節開幕式,科普進國小,思維比賽(原記憶力大賽)的策劃,場地規劃,器材調試;
2、負責各部門在活動中的職能銜接。
(八)賽事中心
1、賽事中心成員參與挑戰杯或創青春比賽,負責競賽的籌備與組織,通過舉辦科研能力訓練、創業計畫培訓等課程,塑造一批在學術科研方面有潛力的人才;
2、負責挑戰杯創青春的賽事服務,成員對學校的項目的跟蹤與學習,並且參與進去。
協會制度
南通大學大學生科協例會制度
南通大學大學生科協職能部門職責
南通大學大學生科協職能部門職責
南通大學大學生科協(新校區)值班制度
等8項制度
協會新聞
第一屆節能創意設計大賽-將資源利用到底決賽
2010-12-12 15:05:20 來源:南通大學校科協 瀏覽:562次 激發創意 節能設計
----- 記節能創意設計大賽
12月4日下午2點30分,由南通大學校大學生科協主辦的“科普宣傳周”系列活動之“節能創意設計大賽”於9號201室隆重開幕。校大學生科協主席丁慶超及副主席秦韋唯等特邀嘉賓出席了此次大賽。
為了全面推近學校環境教育,增強青年學子的環保意識和動手能力,培養創新新型人才,校大學生科協傾力舉辦了此次活動。活動以“節約資源,從我做起”為主體,主要圍繞“PPT作品展示介紹”展開。活動中,各選手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各自結合自己的PPT動畫生動的展示了各自的精美作品。設計大膽的“老爺車”,引的大家嘖嘖稱讚。飲料盒製作的紅色車身,其上七十年代的車門,皮鞋盒捲成的圓弧火車頭裝車頭,巧妙的連綴在一起,使得“老爺車”雖是廢棄物製成卻不減奢華,不禁令人叫絕!清幽淡雅的“鄉村小屋”確別具一格,一改浮華。純天然的木質設計,從頭至尾皆由筷子構成,中間一條由畫筆勾勒出的青青小道,賦予了它曲折不盡的情致,使人不覺神情氣爽,仿佛置身幽鳴山泉之中。本次大賽最終產生十名“最佳創意獎”。其中“環保之盒”和“潘多拉之盒”分別獲得“最佳環保獎”和“最佳巧手獎”的殊榮。
本次創意節能大賽不僅增強了青年學子們的資源創新利用意識,並且還進一步深化了“節能,低碳”理念,為推廣節能化,低碳化做出了寶貴的貢獻。(陳萬 張東文)
第十五屆大學生挑戰杯
2016.06.08 地點:南通大學
“挑戰杯”全國競賽江蘇省選拔賽決賽在南通大學圓滿落幕。此次大賽由校大學生科協成員擔任主要志願者。
2016.06.08 地點:南通大學
“挑戰杯”全國競賽江蘇省選拔賽決賽在南通大學圓滿落幕。此次大賽由校大學生科協成員擔任主要志願者。
第十二屆科技節開幕式
2016.10.20 地點:大學生活動中心
展示了各學院最新的實驗室成果和最前沿的科技展品。
2016.10.20 地點:大學生活動中心
展示了各學院最新的實驗室成果和最前沿的科技展品。
艾力講座
2016.11.11 地點:東操體育館
艾力老師來到南通大學,送給同學關於“相信未來”的講座,這次講座圍繞著專注、合作、自信、堅持四大主題,在光棍節為各位同學送來了獨特而貼心的指導和啟發。
2016.11.11 地點:東操體育館
艾力老師來到南通大學,送給同學關於“相信未來”的講座,這次講座圍繞著專注、合作、自信、堅持四大主題,在光棍節為各位同學送來了獨特而貼心的指導和啟發。
科普知識競賽
2016.11.12 地點:大學生活動中心
“科普宣傳周”系列活動之一。通過巧妙的競賽環節,用答題競賽的方式,將那些常見而又會被忽視的趣味科普知識在大學生中傳播,從而以歡樂的形式達到科普效果。
2016.11.12 地點:大學生活動中心
“科普宣傳周”系列活動之一。通過巧妙的競賽環節,用答題競賽的方式,將那些常見而又會被忽視的趣味科普知識在大學生中傳播,從而以歡樂的形式達到科普效果。
廢物利用創新大賽
2016.12.10 地點:8號教學樓202
秉著綠色、環保、創新、大膽的原則,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變廢為寶、創新實踐、化腐朽為神奇。
2016.12.10 地點:8號教學樓202
秉著綠色、環保、創新、大膽的原則,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變廢為寶、創新實踐、化腐朽為神奇。
南通大學第二屆記憶挑戰賽
2017.4.8 地點:大學生活動中心
一起學習和分享記憶的方法,發揮腦力,開出一朵朵智慧之花。
2017.4.8 地點:大學生活動中心
一起學習和分享記憶的方法,發揮腦力,開出一朵朵智慧之花。
科普進中學
2017.4.12 地點:觀河中學
以“創新放飛夢想,科技引領未來”為主題,培養中學生敢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精神與實踐能力,導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讓學科學、懂科學、用科學的理念滲透到中學生的日常生活中。
2017.4.12 地點:觀河中學
以“創新放飛夢想,科技引領未來”為主題,培養中學生敢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精神與實踐能力,導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讓學科學、懂科學、用科學的理念滲透到中學生的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