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詔古道

南詔古道

資料上說這條四五百年的古道全長八九百米,是古驛道進入縣城的主要部分,也是明清至民國初期詔安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兩側有三百多戶居民,沿途老宅、古廟、牌坊、官署等接踵排列,被人們譽稱為“五十步一寺廟、一百步一牌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詔古道
遺址現狀
這條四五百年的古道全長八九百米,是古驛道進入縣城的主要部分,也是明清至民國初期詔安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兩側有三百多戶居民,沿途老宅、古廟、牌坊、官署等接踵排列,被人們譽稱為“五十步一寺廟、一百步一牌坊”。
在翻新過的縣城尋找這樣的所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口罩沿大路向前,誤打誤撞來到一座“武廟”前,正殿端坐的關公與小說和戲曲中的形象非常接近,丹眼紅面、三綹長髯。此地門牌為西門街,應該是設縣置同時期建的關帝廟。廟內右側存重修石刻十方,是從明嘉靖年間至今的重修記錄。問了廟內的一個老伯,得知古街的大致方向,或許是離廣東很近的緣故,老伯的方言中似乎帶著一種廣東話韻味,但口罩知道這是自己的一個錯覺,詔安人即使不講閩南話,也應該講客家話的。待看到有一座古香古色的廟宇呈現眼前時,口罩找了個地方停下車來。那是詔安實驗國小的正門口,是原縣體育場改建的,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主席台尚在,那個裝飾著“忠”字的巨大五角星和依稀可辨的“毛主席萬歲”字樣一定讓今天五十歲以上的人記憶猶新。
轉回來參觀那座廟宇,匾額上寫的是“城隍廟”,正門兩側的黑白無常看上去很詭異,這也是明朝嘉靖年間建縣同時的建築。廟坐北朝南,占地約一千二百平方米,由門樓、前廳、拜亭、大殿組成。大殿面闊三間,進深九米,為單檐歇山枯,十三檁前走廊,舉架較高,一斗三升式斗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