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薩哈林斯克
- 外文名稱:Южно-Сахалинск
- 行政區類別:市
- 所屬地區:俄羅斯薩哈林州
- 下轄地區:列寧區、十月區
- 電話區號:+7 4242
- 地理位置:俄羅斯遠東地區
- 面積:164 км2
- 人口:198 973(2018年)
- 方言:俄語
- 氣候條件: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65
氣候,歷史,交通,工業,教育,友好都市,
氣候
南薩哈林斯克屬溫帶季風氣候區,因位於島上,瀕臨大海,又具有海洋性氣候的特徵,使氣溫年較差比中國東北的溫帶季風氣候區小很多,年內降水分配也較均勻,且雨季比中國東北溫帶季風氣候區偏晚。1月份平均氣溫在-6℃,8月份19℃,年降雨量800毫米。
月份 | 平均低溫(℃) | 平均高溫(℃) | 平均降水量(mm) | 平均降水天數 |
一月 | -19.1 | -8.7 | 48 | 9 |
二月 | -19.0 | -7.1 | 44 | 7 |
三月 | -12.2 | -0.3 | 42 | 7 |
四月 | -2.0 | 6.8 | 58 | 8 |
五月 | 2.4 | 13.0 | 70 | 8 |
六月 | 6.8 | 17.4 | 54 | 7 |
七月 | 11.7 | 21.0 | 87 | 8 |
八月 | 13.0 | 22.1 | 105 | 9 |
九月 | 7.8 | 18.6 | 107 | 10 |
十月 | 1.6 | 11.8 | 98 | 10 |
十一月 | -6.6 | 3.0 | 81 | 10 |
十二月 | -14.0 | -3.4 | 63 | 11 |
歷史
1882年在今南薩哈林斯克所在地出現了一個名為“弗拉季米羅夫卡”的小村落。據曾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講,弗拉季米羅夫卡形成之初就十分整潔美麗:新建的木屋寬敞明亮,外邊幾乎都釘有薄板裝飾。很多新舍旁接修了供家務用的偏房。木屋周圍開闢的菜園修有籬笆牆。雖然很多地方還沒有完工,但村落里處處都體現著人們是在精心開拓家業。1883年第一批婦女被遣送到弗拉季米羅夫卡定居。在此之前科爾薩科夫監獄長特發布命令:“立即從安置到弗拉季米羅夫卡的流放人員是挑選出7名最適合婚配的,命其修善房舍田園,並進一步端正品行。”
弗拉季米羅夫卡對開發薩哈林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這裡土地肥沃,草場豐茂,建築用木材隨手可得,這些都促進了村落的發展。到1895年初村里已有155座房舍及生產用房,42塊開墾田,居住有130人,其中2名苦役,43名強制移民,47名兒童。
1894- 1895年期間弗拉季米羅夫卡與彼得羅帕夫洛夫斯科耶和柳托加兩村間連通了道路。通過募捐建起了一座圖書館,出現了第一所被稱為“識字校”的學校。學校里教授語法、拼寫、算術和上帝約律。為了讓孩子們將來能掙錢餬口,還開設了各種工藝課。不過,在近十年的時間裡,弗拉季米羅夫卡一直沒能擁有自己的醫院。得了病得到位於科爾薩科夫僅有33個床位的診所就醫。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弗拉季米羅夫卡是一座典型的俄羅斯村莊,有小鋪、學校、郵局、磨坊等,唯一的一條街道兩側是有刻花板裝飾的美觀的木屋。
1905年7月日本人在離科爾薩科夫防衛崗不遠處登入,占領了樺太島。7月29日薩哈林州長利亞普諾夫率部下投降,8月沙俄政府與日本簽訂《波爾特斯穆條約》,南樺太歸屬日本。
主要的工業企業是煤礦、幾個食品加工廠(其中生產日本白酒的就有三家)、修船作坊、紙漿紙張製造廠,還有家具廠、膠鞋廠、乾餅香腸加工廠、洋蠟廠、印刷廠和其他一些手工作坊。幾乎所有的商貿都集中在兩家日本公司手中,一家經營工業產品和食品,一家主營穀物。市里開辦了有六個年級的國小,兩年制高小,中學和專業技校。日本人還按自己的傳統推行了男女分制教育。 在日本人統治下弗拉季米羅夫卡的醫療設施並沒有發生什麼好轉。其實這也不足為奇,要知道當時醫療衛生竟是歸警察局管理。擁有4萬6千多人口的城市只有醫生24名,而且由於醫生極缺,甚至沒有學過醫的人也發給了行醫證書。僅有20%的病人能得到床位,大多數病人只能睡在地上,所以一張鐵床就已經是很大的奢侈,而且病人住院必須自帶被褥、餐具和食品。
1945年8月11日開始了八月風暴行動。8月25日攻克了日本在大泊(今科爾薩科夫)的海軍基地,同日蘇軍進駐豐原(弗拉季米羅夫卡)。
1946年弗拉季米羅夫卡更名為南薩哈林斯克。
1946年冬日元停止流通。1946 -1948年期間原居住在南薩哈林和千島的日本居民被遣送回國。
交通
南薩哈林斯克是通往科爾薩科夫、霍爾姆斯克、波羅奈斯克的鐵路樞紐站。該市可以通過鐵路至島西岸的霍爾姆斯克,經那裡的鐵路輪渡至瓦尼諾與貝阿幹線相連,鐵路還通往北部地區。南薩哈林斯克與莫斯科、哈巴羅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有直達航班。
工業
南薩哈林斯克是州的工業中心,它與新亞歷山德羅夫斯克、錫涅戈爾斯克、特羅伊茨科耶等地構成了一個工業樞紐。這個樞紐區加工業特別發達,主要是紙漿造紙和海產品加工業,其次是輕工業和食品工業。建有機械廠、內燃機車車輛廠、汽車修理廠、採礦設備維修廠、魚產品加工廠和住宅建築、家具聯合加工廠等105個企業和生產組織。1997年工業總產值為2.193萬億盧布。
教育
市內設有俄羅斯科學院薩哈林綜合研究所、太平洋漁業經濟和海洋志研究所薩哈林分所和師範學院、商業學校、林業學校、師範學校、音樂學校。截止1997年,有全日制普通學校38所,在校學生2.85萬人。還有方誌博物館和契訶夫劇院等文化、教育、娛樂機構。
友好都市
日本北海道函館市(1997年9月27日)
日本北海道稚內市(2001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