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北京南苑機場位於北京市南郊豐臺區南苑地區,地處北京南四環路以南3公里,距天安門廣場正南15公里,是北京地區第一座軍民兩用的大型機場。
機場為4D等級,擁有一條4D級跑道。
北京南苑機場IATA代碼:NAY;ICAO代碼:ZBNY 。
歷史沿革
清朝
1904年(清
光緒三十年),來自
法國的兩架小飛機在南苑校閱場上進行了飛行表演,這是作為近現代科學技術象徵的飛機首次在中國土地上起降。1910年(清
宣統2年),成為了中國歷史開港最悠久的機場。1910年8月清政府籌辦航空事業,在南苑開辦飛機修造廠試製飛機,並利用南苑的毅軍操場修建了供飛機起降的簡易跑道。自此,南苑機場成為中國第一個機場。
辛亥革命後
辛亥革命後,
袁世凱採納法國顧問的建議,於1913年在
南苑創建了中國第一所正規的航空學校——
南苑航空學校,並花費30萬銀元買進10架法國“高德隆”雙翼教練機。
第二次直奉戰爭後,航空學校停辦,但它前後四期培養的100多名飛行員,在中國航空史上起了重要作用,有些人成為後來民航飛行的骨幹。
抗戰時期
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日本軍對南苑機場進行了擴建,完善了航空指揮設施,更名為南苑兵營。1945年日本投降後,南苑機場成為國民政府和
中華民國空軍的重要機場之一,
蔣介石專機在此降落,
傅作義專機在此起飛,許多國民黨軍政大員曾在南苑機場登機。
同年10月12日,南苑機場亦曾發生空難。
1948年12月,南苑機場被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1949年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個飛行中隊在南苑機場成立,並執行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的飛行任務。以後歷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閱兵,南苑機場都擔負著保障空、地受閱部隊的訓練任務。
改革後
後曾有停飛時段。
2008年,北京南苑機場經歷了一個非同尋常的增長時期。總服務旅客數增長了80.1%,達到135萬7038人次;貨物裝卸量達到13243噸,相比上一年增長65.6%。交通量也有顯著增長,達到72.2%,為12245架次。
全日本空輸曾計畫於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開行來自東京羽田的預定包機服務未果。
2018年10月,隨著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建設,南苑機場的關停搬遷工作也提上日程。
硬體設施
北京南苑機場候機樓2007年完成改擴建,增設廊橋、電梯等設施,環境和設施明顯改善。
候機樓建築面積近1萬平方米,候機樓內設立售票、值機、安檢,距離相距不遠。
北京南苑機場是中國聯合航空有限公司獨家使用的主運營基地,隨著中國民用航空市場需求增長迅速,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經常被空中管制部門實施流量控制。
機場大巴
如右圖(2015年9月5日更新),凌晨一般只有發往西單方向的大巴。
承載客流
北京南苑機場起到的分流部分旅客的作用。
北京南苑機場旅客吞吐量為年500萬人左右。
跑道長3200米。
通航城市
改造狀況
搬遷共識
2011年底,中國民航局、北京市政府、軍方簽署了一個三方協定,就南苑機場的搬遷達成共識。
2012年上半年,
首都第二機場項目獲得國務院原則批准,隨著首都第二機場興建,南苑機場將成為歷史。
2012年7月,北京市豐臺區規劃局和相關街鄉研究制定南中軸線發展規劃,規劃建議搬遷南苑機場,以打通南中軸路。中軸線從永定門南延10公里。
規劃建議
規劃建議南苑機場搬遷後將原址改建為城市航站樓。南苑機場候機樓總面積經過擴建後已達1萬6千平方米,其樓層整體設計都符合機場的登機程式。旅客可在該航站樓完成安檢、行李託運、列印登機牌等手續,然後乘坐軌道交通直往首都第二機場,經過最後一道安檢即可登機。南苑機場航站樓作為中轉,將大大減少乘客候機時間,同時,南苑機場作為城市航站樓使用,其原來的停機坪可作為停車場和軌道交通的中轉站,市民可以由此搭乘公共運輸,從而大大緩解市內交通壓力。南苑機場重新規劃和利用後,現有產業用地限高將重新進行規劃調整,釋放相對充裕的發展空間。
關閉計畫
2019年1月3日,北京市發改委在城市副中心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大興國際機場建設情況。民航計畫2019年1月開始飛行區的校驗飛行,6月30日實現主體工程竣工,驗收完成後,組織各有關方面進行綜合演練,9月30日前正式通航。新機場建成後,現址南苑機場會同時關閉,民用航空功能同時轉移到新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