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臥龍村

村莊由來 建村年代不詳。相傳在清中葉有幾戶以賣粥為業,聚居成村,因當地有土壟一條,色黑質硬,與兩邊黃土顏色分明,寬二米,長二里許,自西北向東南延伸,狀似臥龍入河吸水,因此命村。分南北,此為南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臥龍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膠州市中雲街道辦事處管轄
  • 面積:10萬平方米
地理環境,經濟狀況,村莊建設,社會事業,地圖信息,

地理環境

位於膠州商城南側,北依北臥龍村,南靠揚州路(苗家村)西鄰東辛置,東與油坊台子村相鄰,隸屬膠州市中雲街道辦事處管轄,全村368戶,總人口1130人,面積10萬平方米。2005年全村實現可支配收入390萬元,人均純收入7800元,在膠州市農村經濟綜合考核中名排前列。是青島市文明村莊,青島市計畫生育先進單位,青島市老年體育工作先進單位,膠州市創安工作五星級單位,膠州市綠葉工程先進單位。

經濟狀況

自互助組成立以來至到人民公社,由於水澆條件好,糧食產量逐年增長,社員的溫飽問題基本解決,各級參觀團多次來參觀農業、蔬菜、種植、水利設施等方面的工作。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由於黨的富民政策好,糧食畝產達到1000公斤以上,徹底解決了村民的溫飽問題,村民的生活條件、居住條件,文化娛樂、教育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向更高的層次發展。
建國初期50年代就注重抓副業,發展經濟,進入70年代,先後建成瑪鋼廠、調味廠、印刷廠、塑膠廠、木工組、鐵製品組等集體企業,為經濟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改革開放後,大力發展工業,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先後引進內資項目22個,外資企業3個,徹底解決了本村失地農民的就業安置工作,村就業人員達450餘人,2005年全村創工業總產值1.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到3000萬元以上,上交國家稅金300多萬元。
從1957年開始就成立磨坊、油坊、木工組、鐵灰爐等工副業,隨著社會的發展,又辦起了服裝、製鞋和建築隊等產業,改革開放後,全村共發展個體戶100多家,1/3的人經商,除60歲的老人外,2/3的人就工上班。

村莊建設

80年代該村就注重村鎮建設、美化環境。先後用化工渣硬化大小街道10餘條。栽風光景樹200餘棵。2001年村投資50餘萬元對主要街道實行了硬化。鋪設了排水管道,1994年建成第一期村民樓,2001年建成第二期村民樓。現在整個村莊房屋排列有序、街道環境清潔衛生、花草樹木生長旺盛、真正達到美化、綠化、亮化、為一體的文明村莊。

社會事業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的不斷提高,村民對文化知識,科技知識的需求日益巨增,為解決村民的需求80年代就建成了託兒所,村民孩子免費入托,之後又建成了文化大院。設有圖書室、娛樂室、體育活動場地。圖書室儲備各類健康書集1000餘冊供村民閱覽。05年投資20多萬元建成老年活動室和健身場地,有籃球場和十幾項健身器材供村民健身娛樂,打造文明向上安居樂業穩定發展的健康村莊。
村民的精神面貌和居住條件、生活條件、消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現在村民家中家家有電視機,戶戶有電話、機車和電動車本村達到400餘輛,家庭擁有轎車和運輸車達到50餘輛,電腦、空調安裝戶達到20%以上,村民全部用液化氣做飯,洗衣機、電冰櫃擁有盡有。全村學前兒童免費入托,村民全部參加醫療保險,村民子女考上高中、大專、本科、研究生、發放獎金5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凡年滿60歲以上的老人年發放福利補助500元。殘疾人、五保戶、困難戶、每年都給於一定的補助。村民年發放麵粉200斤。逢年過節還發放適當的福利,村民免費飲用自來水,上交政府部門的各項費用均由村集體負擔。

地圖信息

地址:膠州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