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響尾蛇

南美響尾蛇

南美響尾蛇(Crotalus durissus)是一種分布在南美洲的響尾蛇。它們是屬內分布最廣的物種,且引發多種治療的問題。其下已發現了8個亞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南美響尾蛇
  • 別稱:新熱帶響尾蛇
  • 二名法:Crotalus duriss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爬行綱
  • :有鱗目
  • :Viperidae蝰蛇科
  • :響尾蛇屬
  • :南美響尾蛇
  • 分布區域:除了厄瓜多及智利,南美響尾蛇分布在南美洲的所有國家
  • 命名人、時間:Linnaeus, 1758
  • IUCN保護:LC
特徵,分布,棲息地,毒素,亞種,分類,科學分類,

特徵

南美響尾蛇可以長達1.8米。頸部到頭部有兩道明顯的黑線(其實視脊椎骨的突起痕跡)

分布

除了厄瓜多及智利,南美響尾蛇分布在南美洲的所有國家。不過,它們的分布地卻是斷斷續續的,在北部的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及巴西北部有一些孤立的群落。它們出沒於哥倫比亞及巴西東部至秘魯東南部、玻利維亞烏拉圭巴拉圭及阿根廷北部。它們也在加勒比海的一些島上生活,包括塔瑪林多及阿魯巴

棲息地

南美響尾蛇喜歡大草原、卡丁加群落及喜拉多。它們也曾在委內瑞拉西北部的海岸叢林出沒。在巴拉圭格蘭查科,它們棲息在較乾旱及多沙的地方。

毒素

南美響尾蛇的毒素猶如在玩俄羅斯輪盤,成年響尾蛇的毒素效果只會破壞血液細胞和組織,但年幼響尾蛇還沒有響還能發出警告,因此他們的毒素還會讓肌肉彎曲攀莖,並攻擊呼吸系統,導致呼吸衰竭。效果較強的毒素可擬補年幼響尾蛇無法發出警告的缺陷。

亞種

亞種
命名者
俗稱
分布
C. d. cumanensis
Humboldt, 1833
委內瑞拉響尾蛇
C. d. durissus
Linnaeus, 1758
南美響尾蛇(指名亞種)
C. d. marajoensis
Hoge, 1966
C. d. maricelae
García Pérez, 1995
C. d. ruruima
Hoge, 1966
分布在委內瑞拉羅賴馬山;在巴西也有發現一些標本。
C. d. terrificus
(Laurenti, 1768)
分布在巴西的卡斯卡韋爾。
C. d. trigonicus
Harris & Simmons, 1978
C. d. unicolor
Lidth de Jeude, 1887
阿魯巴響尾蛇
分布在委內瑞拉對出的阿魯巴島上。
C. d. vegrandis
Klauber, 1941
烏拉崗響尾蛇
分布在委內瑞拉的摩納加斯。

分類

蓋亞那響尾蛇原先被命名為C. d. dryinus,現已被認為是指名亞種的異名。正確來說,以往南美響尾蛇的指名亞種後來成為了C. simus的指名亞種,而蓋亞那響尾蛇則改為南美響尾蛇的指名亞種。C. d. collilineatusC. d. cascavella都被認為是C. d. terrificus的異名。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綱:
爬行綱 Reptilia
目:
有鱗目 Squamata
科:
蝰蛇科 Viperidae
屬:
響尾蛇屬Crotalus
種:
南美響尾蛇 C. durissus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