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紅頭側頸龜

南美紅頭側頸龜

南美紅頭側頸龜分布自奧里諾科河上游,至委內瑞拉南部的亞馬遜盆地,西達哥倫比亞東部,南到巴西北部。南美紅頭側頸龜有兩條下頜須,成年前背甲有明顯的中央脊棱,背甲棕色或黃褐色,較黃斑側頸龜甲色淺淡;腹甲淡黃色並帶有肉色,無斑。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南美紅頭側頸龜
  • 拉丁學名:Podocnemis erythrocephala
  • 別稱:紅頭側頸龜
  • :動物界
基本資料,體形特徵,生活習性,物種食性,物種護理,

基本資料

中 文 名 南美紅頭側頸龜
南美紅頭側頸龜南美紅頭側頸龜
英 文 名 Red-headed river turtle、Red-headed Amazon side-necked turtle
繁殖方式 卵生

體形特徵

通長甲長在25-27厘米間,但有記錄的最大甲長達30多厘米。幼年期頭部有鮮艷的紅色覆蓋整個頭頂,成年後褪色而轉為棕色,雌性個體尤為明顯。幼年至亞成體期是作為寵物的最佳階段,因而這一年齡的個體會不時的出現在歐美和日本的寵物市場上,但售價相當昂貴,單只報價在700-1500美元之間,折合人民幣約6000-12000元,若真到達中國市場恐怕會更貴。

生活習性

最廣的澤龜類。屬於小型的半水棲性龜類。通常生活在積水的水塘中。在乾季時會鑽入底泥中夏眠以渡過乾旱。所以它們對於環境和食物的變化耐受力很高,群居性強,是十分強健好養的水龜。不過多數進口的都是野生個體,比較常見脫水或龜甲損傷的情形。側頸龜與另一屬的東非側頸龜(Pelusioscastaneus)在外型或習性上都十分類似,有時候容易混淆。基本上沼澤側頸龜的體型都比東非側頸龜小。而東非側頸龜屬有十五個種類,都可以長到30-50公分大。飼養方式都類似。一般來說,沼澤側頸龜是雜食性龜類,索食性很強,食量也很大,以一般魚蝦貝類為主食,昆蟲蚯蚓也是受歡迎的食物,它們甚至會群起合作將小型的鳥類或爬蟲類拖入水中分食,飼養時以一般水龜飼料或魚飼料就可以養得很好。偶爾也可以餵點蔬菜。對低溫的承受力高於一般熱帶龜類。當受到驚嚇時它們也會和麝香龜類一樣排出麝香味的液體。但是經過馴養後這種本能多會消失。雌雄辨別容易,雄性體型較小,尾巴粗大,雌龜體型大,尾巴較細小。沼澤側頸龜是多產的龜類,雌龜每年可以產下數窩蛋,每窩平均有10-15顆蛋。雌龜在產卵時挖的土坑很深幾乎與龜甲長度相等,這樣可以避免強烈日曬造成的高溫。

物種食性

植物動物為食。生活在淺水中,偶爾爬上陸地。到乾旱季節,便躲在池塘的泥里休眠,直到雨季的來臨。吃掉大量蚊子的幼蟲,因而對人們是非常有用的動物。偏好肉食,主要是魚類,隨年齡增大,植物成份會增加,野外會攝食落入水中的果食,根莖,鮮少攝食枝葉。人養下,會食人工飼料,蔬菜。

物種護理

因其產地諸河流都流經繁茂的雨林,河水中沉積了大量落葉,產生大量有機酸,因而河水多呈弱酸性,因降水量大,河水硬度也很低,為軟水,不過仍有某些支流和個別河段是鹼性硬水。針對於此,套用中性或偏酸的軟水飼養,用飼養南美小型燈魚和短鯛的水質就很和適,龜比魚的耐受力更強些,適應後,自來水即可。飼料則以配合飼料為主,輔以小魚及蔬菜。本種與其它親緣種都強烈需要日光浴,以調節生理活動,食入植物越多越需要,配備UVB燈和曬太陽是必須的。飼育水溫25-30攝氏度。
國內於2018年10月9日被核准為2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僅限野外種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