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南站鎮位於汶上縣南部,東經116°30′、北緯35°37′,距縣城11千米。東臨
義橋鎮、西界劉樓鄉,南接康驛鄉,北與汶上城區毗連。面積95.56平方公里,人口81321人(2017)。轄54個行政村【擬將辛莊、野莊、南站北3村合併為欣欣花園社區(定名),南站南、石村、王莊、宋鋪、何樓、西王、成村、伊村8村合併為步仙花園社區(暫名),南李街、趙廟、龍集、鵝河、漕流5村合併為龍騰花園社區,後李尹、東李尹、西李尹、西尚莊、東尚莊、黃店北、黃店南7村合併為福如東海花園社區,程寺、潘村、大街、代莊、齊高、董王莊6村合併為城市人家花園社區,辛店、梁橋、張杭、關帝廟、田莊、駱莊6村合併為汶河之春生態花園社區(暫名),劉許鋪、劉黑2村合併為泉河之夏花園社區(暫名),曹堂、三官廟2村和開發區產業工人合併為曙光花園社區,路林、孔樓、李莊、任莊4村和開發區產業工人村合併為路通花園社區,橋口、鹿莊、前集、孟莊4村合併為鹿鳴山莊社區,李街、廉街、崗子3村和縣城人口合併為中都天和花園社區,李海、姬村、孫莊、樊村4村合併為虞姬花園社區】。境內地勢平坦,105國道貫穿南北。
行政區劃
鎮以駐村得名。明清時為程村站。1948年解放後屬二區,1956年屬李尹鄉、南站鄉,1958年設立南站公社,1962年析出義橋公社。1984年5月改稱南站區,1986年2月改稱南站鎮。1997年,面積50餘平方千米,人口4.6萬人,轄南站南、南站北、野莊、潘村、程寺、戴莊、大街、齊高、董王莊、鵝河、南李街、漕流、何樓、西王村、成村、伊村、石村、南辛店、黃店南、黃店北、趙廟、龍集、高胡同、宋鋪、王莊、西李尹、後李尹、東李尹、東尚莊、徐大莊、西尚莊31個行政村(16個自然村)。
遺址
東尚遺址位於南站鎮東尚莊東南角。1975年,在村民整地削高填窪時,發現石器、陶器、墓葬。遺址東西長350米,南北寬200米,文物主要有石斧、半月形雙孔石刀,鬲、銅鏃、鼎、盆、豆、罐、殘石器、板瓦墓葬等。根據出土遺物鑑定,該遺址為大汶口文化、商、周、漢代文化遺址,文化內涵豐富,堆積深、範圍大、保存完好。1986年被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廟會
土地廟子會位於程寺村土地廟前。正會日期為每年農曆二月初二起,已有千年歷史。明代時為名聞遐邇的騾馬大會,清代中期發展到鼎盛時期。會期由四天延長達十天之久。在南站一帶村莊居民,從農曆正月二十日便開始忙於收拾房屋、搭棚架槽、鍘草軋料。正月二十四日,遠路騾馬客商陸續到會,牲口即開始上市交易,隨後牛、驢類牲口上市。今南站一帶民間仍有趕不完二月二會,不算過完年的說法。
廟子會主要是騾馬交易,到會客商來自內蒙、東北及江淮一帶十幾個省區。西北客商趕來的是騾馬群,江淮客商趕來的全部是騾子。會上設賽馬場,長約1.5公里。附近鄉紳大戶、清朝宰相劉墉、曲阜衍聖公孔令懿、嘉祥縣狀元田在田、兗州鎮守使、曹州鎮守使都曾到會選購良馬、參加或觀賞賽馬比賽。
交通
南站鎮位於濟寧、汶上之間,105國道縱貫南北,2003年已基本完成村村通柏油的建設任務,為經濟發展提供了便利快捷的交通網路。
礦產
由山東裕隆集團投資的唐陽煤礦自2000年投產以來,產銷兩旺,已形成150萬噸的生產能力。煤炭運輸、煤矸石開發利用已成為日益顯現的經濟優勢。該鎮境內水、黃沙資源豐富,是山東省三大地下水富集區之一。
經濟
農貿
南站鎮市場建設興旺發達,鎮駐地是源於宋代的二月二土地廟子騾馬大會,是重要的商品流通基地。該鎮相繼建成了南閣小商品批發市場、黃牛市場和汶南建材大市場,極大的帶動了全鎮經濟的發展。桑蠶、葡萄、草莓、花卉等主導產業種植面積的逐步擴大,畜牧養殖業規模和效益的逐步提高,為實施農產品深加工、培育和拉長產業鏈條提供了資源優勢。
農業
特色農業已初具規模。南站鎮以培植主導產業為重點,大力發展具有區域特色的創利創稅農業,初步形成了以桑蠶、葡萄、草莓、花卉為主導品種的種植格局。全鎮植桑面積達6000多畝,大棚草莓—洋香瓜間作套種技術已取得長足發展,積累了一定經驗,使單棚效益均在6000元以上。通過採取抓大戶,上規模,強化服務等措施,促進了畜牧養殖業的快速發展。該鎮具有飼養魯西南黃牛的傳統經驗,豬、雞、兔的養殖也發展到一定規模,波爾山羊、藍狐、孔雀等特種養殖已悄然興起。全鎮規模養殖場已達 16處,養殖專業村5個,養殖小區4 處,畜牧養殖業正逐步成為富民強鎮的支柱產業。在農業結構調整中,該鎮強化土地招商、做大做強“農”字號企業。在105國道沿線投資1000餘萬元建設兩處集休閒、娛樂於一體的生態農業觀光區,實現了農業的綜合協調發展。
招商引資
2010年左右,南站鎮把大力招商引資、發展民營經濟作為實現地方經濟跨越式、超常規發展的戰略任務來抓。一手抓資金投入,一手抓重點項目,集中力量抓環境治理,使民營經濟迸發出競相發展的強大活力。截止到2005年,全鎮投資100萬元以上的民營企業達17家,其中投資1000萬以上的3家;2002年固定資產投資突破4000萬元;2003年全鎮契約引資3800萬元,到位2700萬元。民營經濟成為名副其實的“半壁江山”,並以前所未有的活力在迅猛發展。總投資5000萬元的濟寧新大環保公司已完成6000平方米的廠房建設,現正進行設備安裝調試,2004年初可投產運營;由江蘇客商投資創辦的東聯棉紡公司,盤活了鎮紡紗廠閒置資產,已達到1萬紗綻的生產規模,年內可發展到2萬紗綻;恆通偉業潤滑油項目、雙龍橡膠製品公司、紅旗金屬製品有限公司等項目相繼開工建設,更為該鎮的經濟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城鎮建設
按照“設施完善、布局合理、環境優美、輻射功能強”的總體規劃,南站鎮形成了“三個中心一個園區”的基本建設輪廓,以全鎮累計投入資金2000餘萬元,完成了唐陽礦區的開發建設和105國道兩側的綠化、美化、淨化工作,成立了保潔隊,極大改善了鎮容鎮貌。同時,在該鎮建設的汶上縣110千伏輸變電站已投入運營,可為入園企業提供充沛的電力資源。
國內產值
到2005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8億元,年均增長30 %;地方財政收入達到1530萬元,年均增長30.1%;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500元。工作舉措中重點實施四大戰略:一是握緊招商引資、民營經濟這一生命線不放鬆。堅持全民招商與專業招商並舉,不斷拓寬招商渠道,整合招商資源,實行一個項目一套班子,全程服務。集中精力把在談項目抓到手,簽約項目抓建設,在建項目抓投產,力爭抓一個成一個,確保把已有項目做強,優勢項目做大。一手抓鋪天蓋地,一手抓頂天立地,不斷膨脹民營經濟總量,提高民營經濟運行質量,調動各方力量,挖掘各種潛力,激活民間資本,再掀民營經濟發展的新高潮。二是堅持以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為重點,實現經濟發展載體建設的新飛躍。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大力營造民企外商放膽經營、放手發展、放心大幹的良好投資環境。不斷提升城鎮化水平,完善基礎設施,徹底實現鎮駐地的“綠、亮、清”。三是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標準化、現代化進程,實現農民增收的新突破。四是把勞務輸出作為一項產業來經營,努力培植壯大這一新的經濟成長點。成立專門組織,配備專職人員,逐步實現由“勞力型”向“技能型”、“智慧型型”、“管理型”的轉變,由“回鄉務農型”向“回鄉創業型”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