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窖水峪中幡

南窖水峪中幡

南窖水峪中幡即水峪中幡。水峪中幡是傳統民俗活動中的表演項目,在當地有“眾會之首”的說法。幡高8米左右,幡頂有傘蓋、小旗,幡桿上下懸掛紗或布制的長幅,幡頂掛鈴鐺作為裝飾。通常幡重為50斤(男)和30斤(女)。表演時舞動8面或10面幡,再配10面直徑1.2米的大鼓。中幡表演的套路動作約有60餘種,如“站肩烏龍絞柱”、“左右大盤肘”等。鼓聲是表演的前奏和指揮,先由男幡遊走開場,隨後女幡登台亮相,表演者或頂幡上額,或伸臂托塔,驚險動作連連不斷,但始終幡不離身,桿不落地。

起源傳承,文化保護,

起源傳承

南窖水峪中幡南窖水峪中幡
水峪村為房山區南窖鄉下屬的行政村之一,建村歷史可追溯到元末明初,村中五大姓氏,祖源來自山西移民。水峪中幡是地區廟會等民俗活動中的表演項目,在當地有“眾會之首”的說法。相傳始於明初,盛於清鹹豐年間,民國時出現女子中幡,先由馮、邢二姓耍幡藝人相傳,後又相繼傳與楊、崔、王等姓人家。
水峪中幡以北京西北山區為背景,其傳承過程與人民民眾的傳統勞作息息相關。特別是女子中幡更是獨具特色,它打破了男子耍幡的單一性,使表演更具觀賞性和驚險性。水峪中幡作為傳統民俗文化的有效載體,是當地百姓農閒時節、節日慶典的重要娛樂形式,也是當地百姓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文化保護

水峪中幡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和民俗價值,它真實的記錄和反映了當地的民俗、民風,是研究北京地區民俗文化興衰的活態資料,其變化多端、極具藝術感染力的動作套路,至今仍有鮮活的藝術生命力。但隨著老藝人年事已高等問題,急需進行搶救和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