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名稱由來,企業概況,製作工序,判斷板鴨質量好壞,最佳食用方法,
名稱由來
企業概況
由於板鴨的生產嚴重受季節的限制,一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十一二月生產,所以板鴨的生產規模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正因為此,使得板鴨有了區別於其它食品的特殊點,物以稀為貴,板鴨之所以廣受老百姓的喜好和稱讚,除了它自身的腊味上乘之外,這也是原因之一。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對它的需求量也在不斷提高,市場還遠未飽和,發展的空間相當大。 目前,“南祥板鴨”領導人仍在積極擴大規模,拓展銷路,加強管理,爭取把企業做強、做大,為邁出國門,打開國際市場做進一步準備。
製作工序
南祥板鴨廠在沿用傳統製作工藝的基礎上,大膽引用現代生產技術,從孵化到鴨成品,都乘用傳統和現代相結合的方法,尤其是宰殺脫毛,清洗內臟再到洗淨,晾曬成品,包裝等,共有十二道工序,在此給讀者講述的是板鴨製作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幾步。
選鴨:健康無病,肌肉豐滿,脂肪均勻適度,胸骨不顯露,體重1.5~2.5千克的肥嫩新鴨,宰殺前20小時將鴨停食,僅餵清水。
屠宰:採用口腔宰殺法。先將鴨的翅膀反剪,然後用左手分開鴨嘴,右手將尖刀刺入鴨子口腔的耳後方位,至前胸部分,右手隨即提起鴨子雙腳,血即從口腔流出,這種方法較頸部宰殺法易除羽毛。
燙鴨:鴨宰殺後,立即用70~80℃(老鴨用80~90℃)熱水浸燙,並用棍棒攪動幾分鐘,使鴨體全部浸透,隨即拔淨羽毛和除去皮膚污物,切斷腕關節和腳爪,在右翅下方開一個長6~7厘米的切口,從切口拉出氣管,再用食指和中指挖出內臟,剜去肛門,用清水洗淨後放在冷水中浸泡4~5小時,漂去體內血液,用鉤掛下齶,瀝乾水分。
壓扁鴨體:把瀝乾水的屠體放在桌上背朝下,頭朝懷裡,雙掌疊起放在胸骨部用刀下壓,壓扁胸部前面的人字骨,使鴨體呈長方形即成鴨坯。
醃製:按鴨體重逐只配以上好的食鹽。先以3/4的鹽料從左翅下開口處放入體內,充分塗抹,使其在胸腹腔散布均勻,其餘1/4的鹽均勻揉搓在皮膚上,並在切口和嘴裡撒些鹽,擦鹽後將鴨依次疊入缸中,經12小時進行翻缸一次。按照實際經驗,為保證板鴨有一定的存儲期和足夠的臘香味,半成品鴨最少需要醃製48小時,但也不宜過長,否者會因太鹹會影響口感,一般72小時為上限。
這一步驟的技術含量最高,是決定一隻板鴨好壞的最為關鍵的一步。
洗淨:將醃製過的半成品鴨取出,放進60度的溫水中浸泡40到50分鐘。過後,再將其取出,放在潔淨的平板上,拗斷其腿部和翅下的骨頭。最後,再進行細節上的處理,如去除血漬,剔除胸部過長的骨刺。
這道工序完成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最終板鴨外表的美觀與否。“板鴨”二字中“板”韻味即是在這一步體現出來的。
晾乾:用清潔布擦淨鴨身,再次按平胸部,掛在有陽光直射,乾燥通風處曬乾,然後移入通風室掛晾,最後包裝成品。
判斷板鴨質量好壞
判斷板鴨質量好壞的標準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它的乾濕度,一般來講下半年,在天氣晴朗的情況下,好的板鴨要曬到七至九天,直到頸部出現了七至九個節環,業內稱之為七九原則;
第二是它的色澤,一般來說,天然放養的鴨子做出來的板鴨的顏色是金黃色,而不是白色或紅黃色;
第三是它的外形,好的板鴨外形呈扁圓形狀,腿部發硬,周身乾燥,皮面光滑無皺紋,呈白色或乳白色,腹腔內壁乾燥,附有外霜, 胸骨與胸部凸起,頸椎露出。肌肉收縮,切面緊密光潤,呈玫瑰紅色,具有板鴨固有的氣味;
第四是它的香味,正宗的板鴨在出爐前十五分鐘就有股股的臘香。 水煮時,沸後肉湯芳香, 液面有大片脂肪,肉嫩味鮮,有口勁。質量差的板鴨體表呈 淡紅或淡黃色,有少量油脂滲出,腹腔濕潤,可見霉點。肌肉切面呈暗紅色,切面稀鬆,沒有光澤,皮下及腹內脂肪帶 哈喇味,腹腔有腥味或霉味。水煮後,肉湯鮮味較差,並有 輕度哈喇味。如果板鴨通身呈暗紅或紫色,則多是病鴨、死鴨加工而成的,吃起來色、香、味極差,不宜食用。
最佳食用方法
板鴨製作的工序複雜,講究的門道頗多,蒸煮板鴨方法也不例外。煮前,用溫水洗淨表麵皮層,下溫水浸泡3小時以上,以減輕鹹度,使鴨肉回軟。煮製時,用茴香一粒、蔥一根、姜三片,再味素適量,也可根據個人愛好需要添加蒜頭,乾椒,豆豉,等配料。從鴨翅下開口處塞入肚內。再用一根長約6厘米空心管,插入鴨肛門半截,使湯汁在煮時內外對流。要先將鍋中冷水燒開,停火後將鴨放入鍋內,使水浸過鴨體,從開口處充分灌入鴨肚內。鴨在水中要保溫,蓋嚴鍋蓋,在85℃左右水中燜40分鐘,並將肚內湯更換一次,把鴨翻身。這時將水燒至95℃(即小沸),停火再燜10至20分鐘,即起鍋。煮熟鴨子,須待完全冷卻後方可改刀,以免流失油鹵,影響口味。如將生板鴨切下一塊,再切成薄片放在板鍋內蒸熟,這樣吃,香脆美味,營養豐富,令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