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石渠村,位於平遙縣古城南12公里,汾屯路穿境而過,全村共310戶,1060口人,新型合作醫療參保人數為932 人,全村共有34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石渠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卜宜鄉
- 地理位置:平遙縣古城南12公里
- 人口:1060口人
村情概況,歷史名人,
村情概況
南石渠村種植業比較發達,種植種類多樣.,本村有耕地683畝,除播種糧食作物以外,還種植油料作物,蔬菜等。本村農作物播種面積為693畝,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為660畝,其中糧食以種植玉米為主,玉米種植面積為600畝,小麥種植面積為10畝,油料作物的播種面積為3畝,蔬菜的播種面積為30畝。2009年糧食總產量為315噸,小麥總產量為4噸,玉米總產量為300噸,油料總產量為2噸 ,蔬菜總產量為120噸。 另外還種植了部分果樹,乾果總產量為110噸,其中鮮果有85噸 。
我村的養殖也也比較發達,大牲畜年末存欄數5頭,豬年末存欄數為120隻,羊年末存欄數為300隻,蛋禽60000隻,禽蛋年產量600噸,肉類年產量 16噸。
南石渠村經濟總收入55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49元。
歷史名人
郭振山(1920-1993),原名師孟,南石渠村人。出身貧寒,父親務農、販氈供其讀書。民國27年(1938),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同年6月,任本村青年抗日救國會主任,8月任村犧盟會秘書,11月考入犧盟會訓練班,後分配到平遙縣四區青救會工作。民國28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以國小教師、小買賣人等身份為掩護,先後任三區、八區、二區區委書記。後任中共平遙縣委委員兼秘書長、中共平遙縣委宣傳部長。
新中國建立後,郭振山任介休縣委書記,在土改運動中,《地主富農該不該打》的講話,及時扭轉了土改中"左"的傾向,正確執行了黨的政策。1953 年3月,任中共平遙縣委書記後,積極引導農民開展互助合作運動,成績突出,受到上級表彰。1959年1月,任中共太谷縣委第一書記期間,經常深入基層,在農村開展農業"四化"(水利化、機械化、化肥化、優種化)建設,使太谷率先邁入全國"四化"達綱要縣。1964年受到國務院表彰獎勵。1965年6月,任中共晉中地委副書記,分管文化、宣傳工作。1970年9月復出後,先後任中共晉中地委、地革委生產組負責人、地委常委、地革委副主任、地委副書記。1978年5月,兼任晉中行署副專員。
1983年9月離休後,被聘為中共山西省委駐太原市整黨聯絡組組長。後又聘為省人大農業委員會顧問,並組建了晉中老年體育協會、榆次書畫函授分校。1992年,晉中老年體協榮獲全國"老有所為先進集體創新獎"。同年又組建了三晉文化研究會晉中分會。
郭振山在做好領導工作的同時,長期堅持業餘文藝創作。到1993年5月,共發表詩歌120餘首、劇作10餘部、回憶錄5篇。電影劇本有《古城女傑》、《鐵掌雄風》、《脫了軍裝還是兵》、《智擒黑貨首》等。此外寫了不少散文和報告文學。傳世詩集有《風土詩歌》。1993年5月2日病逝於榆次市。追悼會上,在場的人們無不悲痛萬分,有的農村幹部和民眾甚至痛哭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