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發俊

南發俊

南發俊,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 1991 年畢業於蘭州大學化學系, 1997 年於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獲理學博士學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發俊
  • 職業:研究員
  • 畢業院校:蘭州大學
  • 主要成就: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
研究方向,專家類別,科研成果,職務,科研項目情況,獲獎及榮譽,代表論著,

研究方向

運用有機化學和組合化學相結合的方法設計與合成某些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機分子及探針工具、藥物構效關係研究等。

專家類別

研究員;百人計畫;傑青

科研成果

以天然產物中存在的某些優勢結構(Privileged structures)或結構單元為基本骨架,基於多樣性導向的合成(Diversity-Oriented Synthesis, DOS)策略,設計合成了一系列類天然產物化合物庫,發現了一批藥物先導化合物,如:非核苷類抗B肝病毒化合物(J. Org. Chem. 2003,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5, ChemMedChem,2008)、雙噻唑環HDAC抑制劑(ChemMedchem, 2009; ACS Med. Chem. Lett., 2014)、c-Met抑制劑(Org. Biomol. Chem., 2014)和PTP1B抑制劑(Med. Chem. Commun., 2011, Eur. J. Med. Chem. 2013),其中非核苷類抗B肝病毒候選藥物異噻氟定已完成Ⅰ期臨床試驗,有望在2014年年底進入Ⅱ期臨床試驗;HDAC抑制劑 CF367(必噻司他)進入全面的臨床前試驗,預計2014年底遞交臨床試驗申請。
南發俊
課題組已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從類天然產物化合物庫合成→活性化合物發現→先導化合物結構最佳化→候選藥物發現的藥物發現策略。另外, 課題組也以高通量篩選發現的活性小分子 (Hit) 為研究起點,結合分子機制和結構信息,通過合理藥物設計、及系統的構效關係研究,發現了PCAT類MetAP1 抑制劑(J. Med Chem.2003)、新型異喹啉三酮caspase-3 抑制劑(J. Med Chem.2006)、新型口服有效吲哚酮類AMPK激活劑 (ACS Med. Chem. Lett. 2013)。
通過與相關生物學課題組合作,設計合成了具有GABAB受體拮抗活性的探針分子能夠特異性標記細胞膜上的GABAB受體,可用於其受體的定位研究(J. Med. Chem.2008,被SciBX選作this week in techniques)及受體介導的信號傳導過程中的動態變化過程(Biochem. J. 2012);結合毛細管電泳分析技術,可實現原代細胞中GABAB受體的單細胞定量分析(Angew. Chem. Int. Ed. 2014)。利用設計合成的植物防禦激素茉莉素活性探針,對茉莉素直接作用蛋白進行特異性標記,首次確定了COI1為茉莉素的直接作用受體(Plant Cell 2009。
上述研究工作已在J. Med Chem.,J.Bio.Chem, Org Lett., Angew. Chem.Int. Ed., Plant Cell, Biochemistry, J. Org. Chem., J. Comb. Chem., ChemBioChem, ChemMedChem and Bioorg.等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70餘篇,申請專利40餘項,授權專利26項,承擔了多項國家及中國科學院的重大重點項目,2007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吳階平醫學研究獎-保羅·楊森藥學研究二等獎等獎勵6餘項。

職務

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研究組長、國家新藥篩選中心副主任,新藥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科研項目情況

承擔和參與多項國家和上海市的重大基礎科學研究項目。2002、2005、2006、2007、2008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資助。

獲獎及榮譽

2002、2003 年分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第四完成人)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四完成人),2003 年獲“上海市優秀留學回國人才”稱號,2003 年獲第六屆 SERVIER 青年藥物化學家獎,2004 年獲得第八屆吳階平醫學研究獎 — 保羅 · 楊森藥學研究獎(二等),2006 年獲 Eli Lilly Research Excellence Award in China (ELSEA) , 2006 年獲得第一屆上海市科教系統青年科技創新人才獎,2006年度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7年獲上海市領軍人才稱號。

代表論著

(2009.1.1- )
1. Wei XY, Chen YT, Xu YY, Zhan Y, Zhang R, Wang M, Hua QH, Gu HF, Nan FJ*, Xie X* Small molecule compound induces chromatin de-condensation and facilitates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generation J Mol Cell Biol, 2014; in press
2. Xu F, Zhao H, Feng XJ, Chen LH, Chen DJ, Zhang Y, Nan FJ*, Liu JF*, and Liu BF* Single-Cell Chemical Proteomics with an Activity-Based Probe: Identification of Low-Copy Membrane Proteins on Primary Neurons Angew. Chem. Int. Ed. 2014; 53, 1-5
3. Chen F, Chai H, Su MB, Zhang YM, Li J*, Xie X*, Nan FJ* Potent and Orally Efficacious Bisthiazole-Based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 ACS Med. Chem. Lett., 2014; 5(6),628-639.
4. Yu LF, Li YY , Su MB , Zhang M, Zhang W , Zhang LN, Pang T, Zhang RT, Liu B, Li JY , Li J*, Nan FJ* Development of Novel Alkene Oxindole Derivatives As Orally Efficacious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ctivators ACS Med. Chem. Lett., 2013; 4 (5), 475–480
5. Yu LF, Hu HN, Nan FJ* Total Synthesis of Lathyranoic Acid A J. Org. Chem., 2011;76, 1448–1451.
6. Yan JB, Zhang C, Gu M, Bai ZY, Zhang WG, Qi TC, Cheng ZW, Peng W, Luo HB, Nan FJ*, Wang Z*, Xie DX* The Arabidopsis CORONATINE INSENSITIVE1 Protein Is a Jasmonate Receptor The Plant Cell, 2009; 21: 2220–223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