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西四城暴亂

新疆大小和卓後裔張格爾煽動的民族分裂叛亂。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張格爾利用維吾爾族人民對地方官吏的不滿,率兵侵入喀什噶爾(今喀什)境內。肆意搶掠燒殺,後為清軍擊敗。道光六年(1826)七月再次入侵,先後攻破喀什噶爾、英吉沙爾、和田葉爾羌四城。縱兵大肆劫掠殺戮,焚毀民房、衙署。英國特務給以各種援助。同年,清軍出兵討伐,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於翌年收復西四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疆西四城暴亂
  • 類型:民族分裂叛亂
  • 時間: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
  • 地點:新疆
事件前序,事件經過,

事件前序

和卓是波斯語的譯音,本是穆斯林對伊斯蘭教始祖穆罕默德後裔和伊斯蘭教學者的尊稱。新疆伊斯蘭教封建上層人物也自稱“和卓”。這裡大小和卓是指天山南路維吾爾族封建主瑪罕木特的兩個兒子羅尼都和霍集占

事件經過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大小和卓誘殺清朝將領,小和卓自立為巴圖爾汗,發動了反對清朝中央政府的叛亂。他們號召各城起兵反清,一時協從的有幾十萬人,叛軍控制了天山南路的大部分地方。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乾隆帝派清軍進入南疆(天山南路)平叛。起初,清軍出師不利。但由於大小和卓殘酷地壓迫維吾爾族人民,“兵餉、徭役繁興,供給稍遲,家立破;及出亡(兵敗逃亡),又盡其貲以行,民脂殆竭”(《平定準噶爾方略》前編卷15)。人民不堪其苦,紛紛逃亡。清軍攻克庫車後,小和卓逃到阿克蘇,守城維吾爾族人閉門不納,只得逃到烏什,同樣為烏什維族人所拒,遂退保葉爾羌。大和卓則據守喀什噶爾。大小和卓相約各守一城。兩人相為倚角,抗擊清軍。第二年,清軍兩路會師在葉爾羌城東黑水河畔擊敗叛軍,乘勝分軍,攻取喀什噶爾和葉爾羌。大小和卓見大勢已去,大掠城中財物後率部逃往帕米爾。清軍追至伊西洱庫爾淖爾,將叛軍圍在山嶺上,一面施放火器,一面大呼招降。叛軍“降者蔽山而下,聲如奔雷,小和卓木手刃之不能止也”(魏源《聖武記·乾隆勘定回疆記》)。大小和卓帶著妻孥舊仆三四百人逃奔巴達克山(今阿富汗東部)。清軍派人與巴達克當地部族交涉,不久,當地部族將他們殺死,把屍首送交清朝。(《聖武記·乾隆勘定回疆記》)在南疆人民的支持下,清軍終於粉碎這次叛亂,重新統一了新疆地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