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焦石牌坊

南焦石牌坊

在臨渭區信義鄉南焦村,聳立著一個高大雄偉、雕花精美、異常考究的石牌坊。人們稱之為南焦石牌坊。該牌坊為三層疊檐挑角式石雕建築,高約9米,正面向東。最上層疊檐之上,有一小頂閣,內豎刻“聖旨”二字。緊下邊為一橫匾,刻“鳳誥榮頒”四字。再下是一長行橫刻字:“皇清誥授中憲大夫煥卿焦公德配恭人節孝坊。”再下是一副短柱聯:“貞松不老 皓月長明”。最下面是基座大門,門聯豎刻為:“冰霜自勵千秋志 鐵石常懷一片心”。石牌坊背面,除有同樣精美的雕花外,其豎刻大門聯為:“聖操不讓象峰古 清節遙追渭水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焦石牌坊
  • 外文名:Southern suburbs stone arc
基本內容
第一次看到這個石牌坊時,就被它的氣派和風姿所震撼。作為旌表功績忠義孝道節操的牌坊,各種材質的都有,但在全市類似這等規格和做工的石質牌坊卻很少,更何況它在村野鄉間的風雨中佇立了這么多年,依然完好地保持著昔日的威儀和皇家風範。
牌坊俗名牌樓,是一種中國特有的門洞式建築。據有關專家介紹,就其建造目的來說,牌坊可分為三類:一類為標誌坊;二類為功德坊;三類是標誌科舉成就的。或者又可分為:表彰宦績政聲,旌表孝子義士,旌表節婦烈女,作為里、院、墓道的門房等。就結構而言,牌坊的原始雛形名為“衡門”,是一種由兩根柱子架一根橫樑構成的最簡單最原始的門,在春秋中葉就已經出現。
從春秋戰國至唐代,我國城市居民區都採用里坊制,坊與坊之間有牆相隔,坊牆中央設有門,稱為坊門。起先,這種坊門就像“衡門”那樣,由兩根立柱架一根橫木構成的,只是柱側安裝了可開合的門扇。後來,一些坊門由只剩下了華表柱和作為額枋的橫樑,因其華表柱遠遠高出額枋,呈沖天狀,後來便逐漸發展成沖天牌坊,成為牌坊最主要的形制。宋代中葉以後,封閉式的里坊制逐漸被開放式的街巷制所取代,原先坊與坊之間的隔牆紛紛被拆除,而坊門因具有地名標誌的作用被保留了下來,成為無牆體相連的跨街獨立、自成一體的建築。明清時期,牌坊的發展達到了鼎盛,出現了大量多柱、多間、多樓牌坊。
清代的牌坊不僅建築結構自成一格,別具風采,而且集雕刻、繪畫、匾聯文辭和書法等多種藝術形式於一身,融古人的社會生活理念、傳統道德觀念、民風民俗於一爐,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和豐富而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南焦石牌坊的建築風格集中體現了清代牌坊建造和石刻藝術的基本特點,運用了線雕、浮雕、平雕等多種手法,人物情態各異,栩栩如生。表現的故事情節生動,造型逼真。兩側對聯刻工細膩,字字筆畫飽滿,書寫流暢。是研究清代雕刻、書法、建築等文化藝術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
據清光緒《新續渭南縣誌》記載:此南焦村之石牌坊,是清代光緒年間為州同銜焦耀棟繼妻杜氏而建。這也是史料中關於該建築的僅有的文字記載。渭南原本有11座用於旌表節婦的牌坊,但完好保存下來的,僅此一座,其餘的都在風雨侵蝕和政治風雲變換中煙消雲散了。
旌表類牌坊是傳統社會中特有的表揚性建築,目的在藉以教化人心,所以多建在熱鬧的大街或受表揚者的住宅前。凡有優良事跡者,由社會上具有公信力的人推薦,經過官家查證確認,即可奉旨設立牌坊。那么,這個杜氏夫人有何德能,竟得到大清皇帝如此隆重的旌表?在《新續渭南縣誌》“節婦”一章中有這樣的記載:杜氏,四品封職直隸州同銜焦耀棟繼妻,讀書頗識大義,年十五,歸焦時翁姑雖歿,猶設龕朝夕祀之如生,夫病,常禱神,願以身代。及卒,欲身殉,親族責,以撫孤大義,乃止。延師教子,興林讀皆一時宿學。人望曰:“非此不足以養家端品。子歿,撫侄孫永炎為嗣。尤樂施好義,如捐倉、助餉、助賑,捐修貢院、縣城池、橋樑、衙署、廟宇,倡建省城試館,各善舉所費不下數萬金,毫無吝嗇。論者謂:有丈夫風。邑令張國鈞上聞,旌表。”
石頭象徵著永恆,牌坊鐫刻著功德,這座靜默無語的建築,使杜氏夫人的品行德操、功績聲名穿越了時空隧道,久遠流芳。杜氏身為焦公繼妻,是封建社會一個地位並不高的女性,但她能衝破“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禁錮,讀書識字,具備了良好的文化素養和道德品質,時時處處體現了大家閨秀的風範,這是當時多數傳統女性的本分,也是幾千年儒文化浸潤的結果。
但是僅憑這一點,杜氏夫人是不會出類拔萃、脫穎而出的。她的獨特在於其知政事、通大義,關心社會公益事業,捐資捐物,助學修路,以小女子身軀行大丈夫之舉,這等氣度就是在女性社會地位空前提高的現代文明中,亦十分鮮見。石牌坊的三重門樓,疊加的是杜夫人的高風亮節,它矗立在低矮的民居群落中,宛如一座豐碑,是女性追求社會價值的成功典範。有人說,封建時代的每一座牌坊,都是一曲女性忍辱負重的悲歌。透過在秋日朝陽下泛起層層白光的斑駁青石,似乎也能聽到杜夫人孤燈下沉重的嘆息,隱約看到暗夜裡她輾轉難眠的寂寞身影。這些是不是催生她丈夫氣概的原始動力呢?但它彰顯出的女性挑戰自我,實現人生價值的精神卻愈久彌珍,精美的雕刻紋飾、代表性的建築藝術等,亦會在時間的窖藏中馥郁飄香。
將要離開時,回望石牌坊,我仿佛聽到一聲淺唱一聲低吟,杜氏夫人的倩影在秦腔的婉約中若隱若現,風韻繚繞,飄然若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