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候鳥保護區

南澳候鳥保護區

南澳候鳥省級自然保護區於1990年1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屬省級自然保護區,是廣東省唯一的海候鳥自然保護區。南澳候鳥自然保護區,其範圍主要分布於主島周圍的22個島嶼,現有總面積3842畝(256平方公里),海岸線長度24公里,以勒門列島的烏嶼、平嶼、白涵、卉嶼4個島嶼為核心區,總面積282畝(0188平方公里)。還有以南澎列島等島嶼為主的實驗區和緩衝區。南澳候鳥自然保護區被譽為\"鳥類天堂\",一年四季在保護區停留的各種候鳥、旅鳥,繁殖鳥、留鳥等鳥類90多種,每年6—9月份為海候旺季,烏嶼島上萬鳥雲集成為南澳海上一大奇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澳候鳥保護區
  • 建造時間:1990年1月
  • 總面積:3842畝
  • 海岸線長度:24公里
簡介,瀕危鳥類,保護措施,

簡介

南澳候鳥保護區
在粵東海島縣南澳主島東南方三點九公里至八點四公里處,既是日本、俄羅斯、朝鮮、澳大利亞等國候鳥遷徒長途線路上的重要中轉站,是中國三大候鳥遷徙路線之一,又是褐翅燕鷗、粉紅燕鷗全球最北沿的繁殖地和棲息地。

瀕危鳥類

岩鷺為中型涉禽,通常只在岩岸出現,常停立於海邊岩石上或飛躍於浪花間,是典型的海岸鳥類,其數量十分稀少。據《北京科普之窗——動物保護》等書籍記載,1990年和1992年國際水禽研究局組織過隆冬水鳥調查,1990年在我國僅見到3隻岩鷺,其中1隻在台灣,1992年則僅發現10隻,此外岩鷺在東南亞數量也很稀少,被海內外專家學者確認為世界瀕危鳥類;早在1988年,我國就把岩鷺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繼而又把它列入《中國瀕危物種紅皮書》。
據實地考證的鳥類專家介紹,世界瀕危鳥類岩鷺,有黑色和白色兩種色型的個體,這次發現的全是黑色型岩鷺。

保護措施

近幾年,廣東南澳候鳥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一方面加強宣傳力度,提高人們的愛鳥護鳥的意識;另一方面,加快保護區核心區——勒門列島生態環境的保護、改造、建設步伐。加強管理巡護,杜絕了上島捕鳥、拾卵、毀巢、伐木、挖土、收集鳥糞、炸魚、毒魚等破壞自然生態的行為;堅持不懈地栽植樹木、做好植被恢復保護、構築人工鳥穴,使這裡的諸嶼成為擁有一百餘種植物的海上獨特“小草原”。加之赤嶼、烏嶼四周儘是懸崖峭壁,附近海域礁岩星羅棋布,終年群聚著豐富小型魚、蝦、蟹類水產資源,為岩鷺的棲息、繁殖、覓食提供了一個優良的環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