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南潯碑刻
- 創作年代:嘉靖十九年(1540年)
- 作品出處:《辭金記》與《兩橋記》
- 文學體裁:篆刻
- 作者:文徵明
南潯碑刻,收藏地點,梅花仙館藏真,地圖信息,
南潯碑刻
文徵明書碑刻,為明代著名書畫家文徵明(1470—1559)於嘉靖十九年(1540)71歲高齡時的作品。
碑刻《辭金記》與《兩橋記》均系明嘉靖年間進士、長興知縣楊上林撰文,記工部尚書劉麟隱居長興知南坦時事。
收藏地點
兩碑現藏浙江湖州市南海鎮嘉業藏書樓,均高112厘米,寬55厘米。《辭金記》篆刻三字額, 正文連款20行,滿行34字,共621字,楷書直寫。《兩橋記》篆書三字額,正文連款17行,滿行29字,共456字,行書直寫。兩碑字跡清晰,蒼潤秀雅,現保存完好,是史料與書法價值兼具的藝術珍品。
《梅花仙館藏真》石刻、《紫藤花館藏帖》現存南潯鎮小蓮莊長廊壁間,石刻共45方,皆名家翰墨。其中《紫藤花館藏帖》4卷,系清翰林待詔徐達源(江蘇黎里人)與20多位文人雅士往來互贈的詩文、信函,其中有袁枚和日本詩人熊坂的手跡。《藏帖》以手札居多,文采清麗,清嘉慶十六年(1811)勒石,石刻真、草、隸、篆各體皆備,共31方。同治十一年(1872)南潯絲商周昌富從黎里重價購得,置於鵬鴿溪南之恰園內。昌富晚年,恰園及此石刻叫劉錦藻。光緒二十一年(1895),此石刻嵌置於小蓮莊長廊壁間。其嘉慶拓本曾流傳至日本,被珍藏於肥州孔聖廟中。日本書道家熊阪秀稱之謂:“滿紙龍蛇,行霏煙霧,中華文物之盛,不大可見乎!”
梅花仙館藏真
《梅花仙館藏真》石刻共14方,系摹秦琅琊台篆書之刻石。秦琅琊石刻世無完本,嘉慶十三(1808)八月,嚴可均按《史記》全文,仿家藏琅琊台舊拓本式樣摹寫,字形大小悉依真跡。 同治十一(1872)秋,周昌富聘人鉤勒上石。藝苑真賞社曾出影印本。 《新建風山靈德王廟記》 碑古防風氏之國在武康(今德清縣)三合鄉的封、禺二山之間,元和《郡縣誌》、《寰宇記》、《余英志》均載:汪芒氏之封國在封禺。殘存的防風古文化遺蹟包括防風神像、防風問、防風古碑、防風古洞。現德清縣正在對防風古文化、古建築進行系統整理和修復。 五代時,吳越國王錢鏐所立的《新建風山靈德王廟記》碑,原立於封山南麓防風祠內,今藏德清縣博物館。碑額與碑身長222厘米,寬97厘米,厚24.5厘米。清阮元《兩浙金石志》、陸心源《吳興金石記》及道光《武康縣誌》均有著錄。 附:《新建風山靈德王廟記》 蓋聞天地氤氳,運寒暑而滋品匯。幽靈盼響,司土地血福格生民。人神理在於相須,顯晦期臻於感契。雖先聖著難明之說,而禮經垂嚴祀之文。愛自五運相承,百王理化,或以勞定國,或盡力勤王,或利濟及於丞民,或勛烈光於史策,並皆立嚴詞於境上,享廟食天春秋。而況江浙古區,魚鹽奧壤,曆象則區分牛斗,封維乃表里江山;昔年霸越強吳,今日又封列國;曠代之靈蹤不少,前賢之廟貌實多。 寡人自定亂平妖,勤王布命,五十年撫綏軍庶,數千里開泰土疆。四朝疊受冊封,九帝拱扶宗社。改家為國,興霸江南。一方偃息兵戈,四境粗安耕織,上荷元穹睠佑,次翳神理護持。統內凡有往帝前王,忠臣義士,遺詞列像,古蹟靈壇,悉皆褒崇,重峻於深嚴,把典常精於豐潔,冀承靈貺,同保軍民。 其有風山靈德王廟,本像屬城,近歸畿甸。考諸舊記,即先是武康縣風山。又按《史記》云:“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今屬吳興武康縣。稽立廟之初,則年華渺邈,詳圖牒之說,則詞理異同。唯有元和年再構檐楹,見存碑記。彼既已具敘述,此固不復殫論,聊書制置之由,直述旌崇之意。 丙戌年春,寡人以玉冊疊膺於典禮,清宮未展於嚴禋,遂輟萬機,暫歸錦里。尋,屬節當炎暑,猶未卻回都城。此時陸仁璋,佐國精忠,事君竭孝。心懸扈從,遍祝靈機。以風山靈德王,昔年因舉兵師,曾陳禱祝,無虧回響,顯有感通。遂懇悃告虔,許崇堂殿。 洎清秋卻歸都城,披覩奏陳,既忠誠感動神明,行褒贈先酬靈貺,次乃親分指畫,委仗腹心。按山川展拓基垌,順岡阜增添爽塏。形勝並皆換舊,規模一概從新。居中而殿宇崇嚴,四面而軒廊 顯敞。周回戶牖,甃砌階墀,構之以杞梓梗楠,飾之以玄黃丹漆。外則浚川源之澄澈,內則添竹樹之青蒼。至於廣廈神儀,崇軒侍衛,車輿僕從,帳幄簾櫳,鼎飪庖廚,籩簦器皿,請福祈恩之所,獻牲納幣之筵,並極鮮華,事無不備。丙戌年八月二十四日起首,至其年十—月畢功,土木皆是精新,禋嘗嚴豐潔。仍展牲牢蕭鼓,慶樂迎神,耀威靈而萬古傳芳,杯懿號而千秋不朽。一則酬忠臣之啟願,二則答陰騭之匡扶。唯冀口口口明神永安締構,稟元化而同垂恩福,鎮土疆而蔭護軍民,保四時風雨順調,口口山河口口,永絕大炎地沴,常歡俗阜時康。巍乎,煥乎!美矣!盛矣!今則功用既就,良願已酬,因勒貞珉,聊書摭實。所貴後來賢產,知予精敬神明,不假繁小,粗記年月。時寶正六年重光單閼歲,為相之月,二十有三日記。天下都元帥、吳越國王。
地圖信息
地址:湖州市南潯區南潯鎮南西街124號小蓮莊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