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渤海)是《山海經》中記載的海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海(渤海)
- 出處:《山海經》
南海(渤海)是《山海經》中記載的海洋。
南海(渤海)是《山海經》中記載的海洋。原文又東五百里,曰發爽之山,無草木,多水,多白猿。汎(fàn)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渤海。出處《山海經》...
渤海(Bohai Sea),是中國最北的近海,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海,同時也屬於內水範疇。海岸線全長約3800公里。東西寬約346公里,南北長約550公里。面積約8萬平方公里,平均深度18米。渤海是一個近封閉的內海,東面以遼東半島的老鐵山岬經廟島至山東半島北端的蓬萊岬的聯線與黃海分界。其它三面環陸,北,西,南...
小泰山”的正宗泰山石,上書“南海”二字,石色純正雅致,外觀古樸穩重,鎮壓一方水土;坐落於南海中高達14.76米的觀音立像,已經成為拜佛祈福、焚香許願的佛家勝地;南海南北部各有一座湖心島,島上草本叢生、人跡難至,成為水鳥栖息的天堂,群島在南海上空翩翩翻飛、鳴聲響徹,成為濱州一景;渤海十八路貫穿南海景區,...
《渤海、東海、南海區漁業資源增殖保護費徵收使用暫行辦法》於1989年10月27日以農業部、國家物價局令第9號公布;根據2011年12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令2011年第4號公布的《農業部關於修訂部分規章和規範性檔案的決定》第3次修訂。該《辦法》共14條,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南海又叫南中國海,是中國最大的外海。南海的面積約為350萬平方公里,約等於中國的渤海、黃海和東海總面積的3倍,僅次於南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印度洋的阿拉伯海,居世界第三位。南海的平均深度是1212米,但最深處卻有5567米。如果把座南嶽衡山疊起來放到南海里,最上面的山頭離水面還有近700米的距離。南海是中國南部...
南海北部大陸架區 “南海北部大陸架區”,全國海島分區。2016年10月10日,《全國生態島礁工程“十三五”規劃》經國家海洋局批准正式頒布實施。《規劃》明確了分區、分類實施的具體要求,將全國海島分為渤海區、北黃海區、南黃海區、東海大陸架區、台灣海峽西岸區、南海北部大陸架區、海南島區和三沙區等8個分區。
威海南海新區位於山東半島最東端,東與韓國、日本隔海相望,是山東環渤海經濟圈中心區域,是國務院批覆的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重點建設的海洋經濟新區,核心起步區160平方公里,東部依託南海新港,建設臨港產業區;西部依託生態資源,建設旅遊度假區;中部兩河環抱,建設綜合商務區,著力建設富有特色的現代化、生態化、國際化...
《南海》主要講述了中國四大海洋中的南海的海洋知識及歷史發展脈絡,包括嶺南海岸篇和三沙篇,既描繪了我國南海壯麗的海洋風景,又詳細介紹了我嶺南沿海居民從事海洋活動、維護海洋權益的歷史故事。圖書目錄 渤海 黃海 渤海頌 中華庭院裡的 池塘 ……… 012 海上闖關東 ……… 017 中國的 北冰洋 ……… 020 營口發跡...
中國海以台灣海峽為點而劃分為東中國海與南中國海,中間是台灣海峽。南中國海區域相當於一般說的南海,東中國海區域包括渤海(中國的內海)、黃海(中國和朝鮮、韓國共有)、廣義東海(周圍多國)。地理位置 泛指中國周圍瀕臨的海(有的是領海),東海和南海的總稱。環布亞洲大陸東南部。北面和西面瀕臨中國大陸、...
南海府 南海府,渤海國五京之一,其治所為沃州。本沃沮地,下轄沃州(南海府治所)、椒州(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平安南道東北部孟山郡東山城裡)、晴州。遼國滅渤海國,將南海府沃州遷到今中國遼寧省海城市,改稱海州南海軍。故縣六:沃沮、鷲岩、龍山、濱海、昇平、靈泉。統州二、縣一:臨溟縣。
(1989年10月27日農業部、國家物價局令第9號公布,根據1997年12月25日農業部令第39號第一次修訂,根據2001年12月10日《農業部關於修改〈黃渤海、東海、南海區漁業資源增殖保護費徵收使用暫行辦法〉的決定》第二次修訂,根據2011年12月31日《農業部關於修訂部分規章和規範性檔案的決定》第三次修訂)...
"老鐵山頭入海深,黃海渤海自此分;西去急流如雲海,南來薄霧應風生。"這首詩形象地描繪出了它的壯觀景象。大連作家鄧剛曾在他的小說《龍兵過》中形象而生動地描寫過這條兩海分界的水線。據說,當年玉皇大帝分封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四龍王海疆領域時,東海、南海兩位龍王一直相安無事,而且互嫁龍女,成為兒女親家...
中國近海由渤海、黃海、東海、南海以及台灣東側太平洋海區5個部分組成,總面積約470萬平方千米,南海350萬平方千米。它們南北相連,屬北太平洋西部陸緣海。中國近海是由於鄰近我國大陸而得名,並非全部是我國的領海和管轄區(就像日本海不是日本的一樣)。我國主張歸我管轄的內水、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等海域總面積...
中國近海包括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中國的近海位於北太平洋的西部邊緣。東西橫跨約32個經度,南北縱貫44個緯度,總面積470多萬平方公里。各海區地理概況渤、黃兩海以老鐵山角經廟島群島至山東蓬萊角的連線為界;黃海與東海以長江口北角至韓國濟州島西南角的連線為界;對東海與南海的界線說法不一,較為公認的是以...
南海是中國的最大外海,南海的平均深度是1212米,但最深處卻有5567米。如果把4座南嶽衡山疊起來放到南海里,最上面的山頭離水面還有近400米的距離。南海有四個群島,分別是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南海面積356萬平方公里,約等於中國的渤海、黃海和東海總面積的3倍,僅次於南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印度...
海霧的集中出現 在4~7月,霧區從南海、東海到黃海自南向北增大,時間連續推遲。從黃海北部進人渤海,海霧顯著減少。渤海西岸從萊州灣以北到秦皇島的廣大海區基本沒有海霧。簡介 南海的海霧只限於中國沿岸附近,霧區比較集中於瓊州海峽和雷州半島沿岸,2~3月霧頻率最大。東海海霧始於3月,終於6月。本區有兩個多...
我國位於亞洲大陸東部,東臨浩瀚無邊的太平洋。我國大陸東部邊緣,從北向南依次分布著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四個邊緣海。翻開中國地圖,你便會看到一條使海陸分隔的長長曲線。它自遼寧的鴨綠江口朝西南向逶迤而下,繞過遼東半島,經河北,過天津,向東到達山東;而後它經過山東半島,沿江蘇、上海、浙江、福建東界,一...
中國東海和南海均屬邊緣海。渤海和黃海雖然不是邊緣海,但與東海相通,其沉積作用與東海相似。中國邊緣海在橫向上與海岸帶緊鄰,具有一系列重要的特點:中國邊緣海地處東亞大陸和西太平洋島弧之間,西有陸源物質,東有島源物質,上有生源物質,是一個多源的沉積物捕集器。由於島弧的阻擋,邊緣海與大洋之間只能通過峽口...
2013年,中國沿海海平面變化區域特徵明顯。與常年相比,海平面變化呈現南北高中間低的特徵,渤海和南海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均超過100毫米,黃海和東海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均低於90毫米。與2012年相比,中國沿海海平面總體降低,其中東海沿海海平面降低45毫米,渤海沿海海平面基本持平,黃海和南海沿海海平面均降低約20毫米。20...
我國四大邊緣海區為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1.渤海:渤海古稱滄海,是我國的內海。它位於北緯37°11′~41°,東經117°30一122°20′,海面面積約770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為26米。海面被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呈拱形包圍著。渤海由北部的遼東灣、西部的渤海灣、南部的萊州灣以及中部的中央盆地四部分組成,東以遼寧...
種群狀態:由於捕撈強度過大,生態環境失衡(漁業水域環境污染、拖網、有害漁具等)等影響,出現了單產下降,資源種群變化,使南海包括海鰻為首的15種經濟魚類1992-1993年的總漁獲率較1962年下降為35%。保護措施:中國渤海(1988)、黃海(1995)和南海(1999)相繼制訂了休漁制度,伏季休漁是為保護中國海洋漁業資源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