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三沙海域魚類單殖吸蟲的分類學研究》是依託華南師範大學,由丁雪娟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海三沙海域魚類單殖吸蟲的分類學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丁雪娟
- 依託單位:華南師範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單殖吸蟲是動物寄生蟲的一個重要類群,主要寄生於魚類的鰓和體表,具有豐富的物種多樣性和高度的宿主特異性,亦是養殖魚類的重要病原生物之一。我國南海三沙海域島礁眾多、魚類資源豐富,但三沙魚類單殖吸蟲研究記錄空缺,其種類組成與感染狀況等基礎性資料亟待補充。本項目擬通過標本的採集製備及顯微觀察測量對單殖吸蟲進行分類學研究,以查清我國三沙海域魚類寄生單殖吸蟲的種類、宿主分布和區系特點;同時測定所獲單殖吸蟲的核基因ITS、18S與28S rDNA及線粒體基因COI的序列,為形態存疑種的區分提供分子依據、為我國單殖吸蟲分子條形碼資料庫的建立積累資料;並基於分子數據構建系統樹、探討部分單殖吸蟲的親緣關係及其與宿主魚的共進化關係。研究結果將填補我國南海三沙海域魚類寄生單殖吸蟲區系分類研究之空缺,推動我國魚類寄生單殖吸蟲物種多樣性和系統發育研究,並為三沙魚類資源的保護及相關病害的防控提供科學依據。
結題摘要
單殖吸蟲主要寄生於魚類的鰓和體表,全球已記錄6000多種、我國約1000種,其中部分蟲種已對魚類養殖業造成嚴重危害。鑒於我國南海三沙海域魚類寄生單殖吸蟲研究的空缺,2015年12月至2019年9月,我們搭乘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的漁業資源調查船7赴三沙,對渚碧礁、永暑礁等及西沙群島附近海域的魚類寄生單殖吸蟲進行了調查採樣,共檢測魚類162種2495尾,其中寄生有單殖吸蟲的宿主魚達80種;採獲單殖吸蟲標本一批,已初步鑑定出14科30屬46種單殖吸蟲,其中1屬7種擬定為新屬新種、15種為中國新記錄種;同時測定了36種蟲的28S rDNA 5’端部分序列及27種蟲的ITS1序列,探討了部分蟲種的系統分類地位。研究結果填補了我國南海三沙海域魚類寄生單殖吸蟲區系分類研究之空缺,豐富了我國單殖吸蟲的種類組成,同時為單殖吸蟲分子資料庫的建設積累了寶貴的基礎性資料。